1938年10月底,驻涞源的日军对晋察冀一分区展开大“扫荡”。以游击战为主的八路军为粉碎日军“扫荡”,决定“釜底抽薪”,切断日军后勤补给线。晋察冀一分区司令员杨成武和八路军120师359旅旅长王震决定,在日军走涞易公路频遭伏击的情况下,抽调主力717团切断另一条必经之路涞(源)蔚(县)公路。接到命令后,717团团长刘转连派副团长周俭廉、参谋长左齐实地勘察,初步选定在涞蔚公路的必经之地飞狐峪明铺村作为伏击地点。飞狐峪是太行“八陉”之一,位于蔚县以南13公里,当地人称“北口峪”,飞狐峪南北长约20公里,所以也叫“四十里峪”和“黑风峪”。飞狐峪宽约70米到100米,最窄处不到10米,两侧奇峰耸立、悬崖峭壁如刀劈斧削,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刘邦曾在此击败项羽,曹操之子曹彰在此大战乌桓,明代瓦剌大军也是从此经过包围京城,所以717团也将这一古战场选作伏击杀敌的好地方。1938年12月15日,359旅得到消息:蔚县日军要向涞源运送弹药和物资。王震马上命令,团长刘转连、政委晏福生率717团马上连夜出发赶赴伏击地点。为配合717团作战,邱会魁察南游击支队2个团也奉命赶赴明铺,配合717团伏击日军辎重车队。第二天拂晓,717团在刺骨的寒风中赶到歇心庵一带,马上在游击队配合下切断公路、埋设地雷,为了保密,飞狐峪只许进不许出。按照得到的情报,3个团伏击日军不足200余人,兵力十比一。眼看到了中午,717团和察南游击支队2个团早已进入伏击阵地,等了半晌,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登日军辎重部队送上门来。可是,焦急的刘转连没有等来日军,却听到前方传来一声巨响。很快,侦察人员前来报告,老乡的一头毛驴踩上了预埋的地雷!爆炸地点不偏不斜恰好在飞狐峪的出口、明铺村的村北,侦察员还说,地上被炸出了一个大坑,大坑周围满是毛驴的尸体碎块,好在旁边没有人的尸体,估计那位老乡早就吓走回家了。刘转连听完侦察员汇报,转头对政委晏福生说:“老伙计,要坏事。”果不其然,不大会儿,一架日军侦察机飞到了头顶,在飞狐峪沟口外久久徘徊。又过了一阵子,359旅旅长王震打来电话:伏击行动可能已经暴露,日军要么会取消运送辎重的行动,要么会派主力部队前来“合围”,因此要求所有参战部队立即撤出伏击圈。眼看天色已晚,717团和察南游击支队2个团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撤退了。可是走着走着,刘转连的脚步慢了下来,走到最后索性停住了,他向政委晏福生、参谋长左齐招招手,坐在山坡上。原来,他要开一个火线“诸葛亮会”:既然埋伏日军看见,这么多人撤离日军也能看得见,倒不如杀日军一个“回马枪”,重新埋伏待机。晏福生觉得有道理,刘转连继续说:“如果今天晚上日军不来包围我们,明天他们的运输车队还会从飞狐峪通过。”参谋长左齐也点点头,又摇摇头:“团长,不过咱们的人可是真不多啊。”刘转连也明白,717团只来了两个营和不到百人的侦察队,总数不到700人。可是关键时刻,察南游击支队2个团由于没有电台无法联系。如果再派人去,有点来不及了,如果继续设伏,717团2个营和日军兵力对比,就从原来十比一变成了三比一。而日军辎重部队的押运火力非常强,平型关115师兵力四比一依然付出不少的伤亡。开弓没有回头箭,刘转连决心啃下田原辎重队和长冈五信队这块“硬骨头”。因为兵力不足,刘转连、晏福生和左齐仔细做了战前分工:飞狐峪到涞源方向明铺村地势平坦是此战成败关键,团长刘转连亲自指挥1连阻击;1营营长何家产带领2连切断日军回撤蔚县道路;参谋长左齐在西侧峰顶指挥,包括唯一的重机枪和几位神枪手。政委晏福生在红军时期两次“光荣牺牲”,第二次跳崖死里逃生,却错过治疗断去右臂,所以负责预备队。3营和团部由副团长周俭廉指挥外围阻援,团直属连借助地形警戒蔚县、广灵的日军。12月17日上午7点,刘转连的耐心终于得到了回报:日军来了!当然,刘转连没有想到,日军的向导,居然就是驴子被炸的“老乡”。只不过,这个“老乡”是投靠日本人的汉奸,头一天赶着驴子进飞狐峪,结果在谷口踩了地雷。这一次卷土重来,这个汉奸“向导”和日军辎重部队都更加小心谨慎。左齐身边的重机枪手和几位神枪手有些按捺不住,可是参谋长左齐很沉得住气,日军第一辆汽车被炸响以后,团长刘转连和1连首先开火,然后山上的轻重武器一起开火。日军的推进磨磨蹭蹭,不是不急,而是因为道路崎岖,满是砾石,日军的辎重车队走得不快,指挥官田原少佐走在中间,前头的三宅少尉到了炸死毛驴的大坑旁,还用望远镜侦察了一阵。三宅少尉派伍长武田正一带着5个尖兵到明铺村侦察,结果踩了地雷,六个人炸死五个,剩下一个也被炸断右腿昏死过去。田原少佐一见中了埋伏,继续向涞源方向突围,埋伏在明铺村的刘转连、1连和提前给日军准备的六挺轻机枪火力全开。【3位独臂战将合影,从右到左:晏福生、左齐、彭清云】日军汽车一边向前冲,歪把子机枪一边朝刘转连和1连疯狂扫射,田原少佐指挥日军蜂拥而上。与此同时,1营长何家产带着2连从山坡上猛扑下来截断日军退路,双方一碰面,就是惨烈的白刃战。参谋长左齐发现日军不止200多人,命令3连和2营不要吝惜子弹大量杀伤敌人。同时,左齐命令神枪手寻找日军的机枪、迫击炮和指挥官。山下日军也不是吃素的,田原迅速组织向山上发起反冲锋,一时间,双方刺刀见红、机枪互射、神枪手和狙击手对狙。山上八路军的机枪手一个接一个倒下,日军迫击炮3发炮弹全部击中堵截的2连,造成二十几人死伤,1营长何家产双腿被炸断,坐在箩筐里继续指挥战斗。关键时刻,八路军神枪手一枪击毙日军迫击炮手,可是717团唯一的重机枪突然哑火,参谋长左齐亲自抢修,刚修好机枪,直起身来就被2颗子弹打中右臂摔倒在地,日军2名狙击手也被八路军神枪手一枪命中。2营营长和教导员双双重伤,独臂政委晏福生指挥2营发起总攻。战斗最惨烈的1营2连,1营长何家产箩筐周边只剩下8个战士。危急时刻,717团近百人的侦察队在队长盛科、教导员刘芳芝带领下杀了过来,在付出了两人重伤、侦察队伤亡过半的代价下,死死卡死了日军飞狐峪蔚县方向的唯一退路。盐见少尉见势不妙,慌忙抛下大队人马,带着剩下的四辆卡车11个人落荒而逃,到蔚县求援去了。战斗中,日军侦察机一直在天空盘旋,但因为双方缠在一起,始终无法射击。最终,明铺伏击战除十几名日军逃入山中,剩余200余人全部被击毙,日军指挥官田原少佐眼见突围无望,在山下切腹自杀。而717团虽然缴获大量过冬物资,但也伤亡200余人。参谋长左齐因为伤口感染,在白求恩大夫的手术下,截去了右臂。明铺伏击战被日军作为游击战研究案例,而飞狐峪也因为717团这一经典战斗,被载入人民军队的军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