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俞敏洪:我整整自卑了10年,曾经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每天进步百分一 2020-09-19

我曾经很羡慕那些自信的人,他们春风满面,少年得志,眼里有光,好像人生没有什么能难倒他们的事情。

而我总喜欢蜷缩在角落,不敢和别人对视,唯唯诺诺,连自己都不喜欢自己的人又怎么能让别人喜欢上呢?

那种来自与别人比较中产生的自卑,是深入骨髓的。这种体验,俞敏洪说他也曾经经历过。

俞敏洪出身农村,可到了北大之后,他发现周围同学都是老师的女儿、政府领导的儿子,别人的起跑线可能已经是自己的天花板。

用俞敏洪自己的话说:在北大这几年,除了读书,一无是处。

他没有参加任何学生会活动,也没有谈恋爱,怕失败怕被拒绝,那索性就不要去做,不追求别人。

“我的自卑延续了整整 10 年,直到我从北大出来,做了新东方有了钱,最后发现,我居然有能耐把徐小平和王强从美国非常好的岗位上拉回来,一起创业的时候,我才开始对自己有了内心的认可。有了徐小平和王强的鼓励,我才从自卑中摆脱出来。”

我们或多或少都经历过自卑的感觉,有些人能够从中走出来,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被自卑的阴影笼罩。

1.勇敢走出第一步

恐惧会给人一种“退缩”的心理暗示。自卑的人害怕失败,害怕别人的评价和目光,总觉得那些是嘲讽和敌意。

因为无法承受这种情绪,他们蜷缩在自己的世界力,畏首畏尾,不敢尝试。但是如果你能勇敢走出第一步,至少还有成功的可能,而且在尝试的这个过程中,总有些东西早就融进你的血液,让你强大起来。

不去尝试,连一点点可能性都没有。

那时对于一个马上要在北大成为教授的人来说,辞职是一件很有勇气的事。

刚开始俞敏洪连去北大贴小广告内心都是恐惧的,害怕遇到熟悉的学生,害怕来自别人嘲笑的目光。

但是后来他发现,学生们不会用一种贬低的眼神看他,反而热心帮助他。摆脱恐惧,摆脱他人评价对自己造成的影响,这是自卑者改变的第一步。

你要先走出去,改变才有可能发生。

2.不要和别人比,和自己比

很多时候,我们自卑是因为和别人比较,但这个世界上总会有比你强的人,正所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总是和别人比,是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的,我们应该和昨天的自己比。

当你比昨天的自己好一点的时候,比昨天的自己更懂得坚持和努力的意义,那么你就会因此更加强大。

3.勇敢展现自己,培养发光的能力

温柔和顺从,有的时候不是美德,你想要什么,要大声说出来,你的观点是什么,要把它清楚地表达出来。

不要相信什么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酒香也要靠营销。把自己的优点展现出来,敢于发光和行动才能展现出你的人格魅力,而这样喜欢你特质的人会慢慢靠近你,不论友情还是爱情,都是如此。

4.在某些领域反复体验成功

自信要依托于自己确信自己的能力,而这些需要在日常中,在工作中,靠点点滴滴累积起来,靠一次次微小的成功经验。

比如说:我一开始写文章是没什么自信的,经常怀疑自己,觉得别人写得很好,自己不行,但是写着写着,有文章就爆了,很多人点赞评论,这种正向反馈让我觉得,自己好像可以,后来又有别的文章数据也很好,就是这种反复体验“我能行”的感觉,让你发现自己擅长某件事,以此建立了某个自信点。

以后遇到其他的人生困境的时候,你也有了相信自己的能力,不会轻言放弃。

从自卑到自信,俞敏洪用了10年的时间改变,凡事都有个过程。相信自己,人是可以改变的,当你觉得自卑的时候,勇敢一点,摆脱恐惧,先迈出那一步,看看自己能走到哪里,能做成什么。

自信的人,是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明白自己可能在很多领域仍然做得不好,但是可以在另外一些领域发光发热的,全身心地接受自己,变得宁静坦然。

愿我们都能变得自信,拥抱更多的可能性。

你们曾因为什么而自卑,又是怎样走出来的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