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举主考官协同作弊被判死刑,行刑前:放心地等我回来,我不会死

 昵称71055254 2020-09-19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宋真宗赵恒的名句,说的是科举可以对人们的社会地位带来重大的变化,所以“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想要实现人生理想,就好好研读经典,只要能够考中科举,自然就能够实现社会地位的全面跃升,获得财富与如意伴侣。

科举主考官协同作弊被判死刑,行刑前:放心地等我回来,我不会死

这就让很多的老百姓都纷纷将科举视为唯一的出路,要知道那个年代,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是非常辛苦的,能够参加科举成为官员,那完全就是天上地下的区别,所以很多人都全力以赴地去参加科举,像范进同学就是到五十岁依然到科举念念不忘。

科举主考官协同作弊被判死刑,行刑前:放心地等我回来,我不会死

这样一来,科举本身也就成了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方式,毕竟大家都研读四书五经去了,自然也就没有什么人将精力放到其它地方了。这种对科举的重视,一直延续到清朝,科举考试是为底层百姓提供阶层流动的通道,自然就非常注重公平,一旦破坏了这种公平,那么自然就会付出严重的代价。

科举主考官协同作弊被判死刑,行刑前:放心地等我回来,我不会死

柏葰(jun),本身是通过科举考试得以入朝为官的,他在道光六年考中进士,后来凭借着自己的才能与人品逐步升迁。等到咸丰皇帝登基的时候,他已经是举足轻重的军机大臣,成为了文渊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是咸丰皇帝极为信任倚重的心腹,很多重要事项都交给他去做。

咸丰八年,柏葰以文渊阁大学士的身份主持顺天乡试,担任了科举主考官,负责顺天当年的举人录用问题。这其实是一种很明显的栽培,因为古代有种“门生”的说法,凡是在那一年考中的举人,都要认本届主考官为老师,这是古代官员非常重要的一种人脉关系,像穆彰阿就是担任过曾国藩的主考官,退下去以后也一直被曾国藩保护。

科举主考官协同作弊被判死刑,行刑前:放心地等我回来,我不会死

然而柏葰在这次主持科举的过程中,却并没有显得非常重视,甚至于可以说得上是犯下了让人吃惊的错误。

科举主考官协同作弊被判死刑,行刑前:放心地等我回来,我不会死

柏葰有个心腹家丁叫做靳祥,这个靳祥胆子很大,受了人家的委托来将柏葰选中某个考生,并且表示事情以后可以得到16两银子,要知道当时的柏葰每年收入至少上万两,区区16两自然不放在眼里,但大概是对靳祥确实特别爱护,于是同意了,将一个本来没有实力的罗鸿绎选为举人。

按说这个事情要是做得神不知鬼不觉,那可能也就这么过去了,然而问题在于,那一届考中却又不学无术的人实在太多了,尤其是有个叫做平龄的旗人,也就会唱唱戏,大字不识几个,竟然还成为了第七名。

科举主考官协同作弊被判死刑,行刑前:放心地等我回来,我不会死

于是在考试成绩出来以后,就有官员提出了对这个考试成绩的质疑,要知道科举制度在某种意义上也意味着国家的根基,咸丰皇帝一听有人要破坏这个根基,当场就大怒,下令彻查,结果就查到了柏葰跟人协同作弊的事情。

那年头,科举作弊被抓到基本就是个死,想想明朝的唐伯虎被卷入舞弊案,尽管没有找到确切证据也还是前途全无,何况柏葰这个是证据确凿呢?没多久就被判了死刑,然而他相信自己与咸丰皇帝的关系很好,咸丰肯定不忍心杀他,于是在行刑前还是非常镇定自若,对儿子表示:“放心地等我回来,我不会死!”

科举主考官协同作弊被判死刑,行刑前:放心地等我回来,我不会死

事实上咸丰也确实不想杀他,想要在朝廷上给他降罪,然而柏葰得罪过一个叫做肃顺的大佬,肃顺眼看柏葰露出了把柄,立刻发动党羽竭力争取,硬是让咸丰打消了给他灭罪的念头,于是柏葰就这样去世了,成为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个因为科举舞弊而亡的高级官员。

参考资料:《清史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