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的逆袭与蜕变,总结成3个“笨办法”,普通人一样能管用

 子霄读史 2022-12-29 发布于北京
说到曾国藩这个人,可能很多人已经很熟悉了。因为从民国时期开始,就掀起了一股学习曾国藩的热潮,即便到现在这股热潮也没有消退。而且还有人说中国上下五千年,一共出了两个半圣人,前面的孔子、王阳明分别算一个,曾国藩算剩下的半个。由此可见曾国藩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
也有的人知道曾国藩读书其实并不灵光,甚至有的人知道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偷去曾国藩家偷东西,结果曾国藩正在背书,小偷在旁边都背会了,而曾国藩还在摇头晃脑地背书。由此可见曾国藩的读书天赋比较一般。
那么这样一个天资平平的人,是如何在后来成为了一代名臣呢?甚至在晚清这样一个中西方文化冲突最激烈的时代,还能崭露头角?
今天子霄将通过三个角度来为你展示曾国藩的一生。
01 守拙
曾国藩是湖南人,出生在乡下。他的祖父也是当地的一个传奇人物,据说祖父曾玉屏年轻的时候是个游手好闲的混混,有一次发现别人拿他做负面案例在教育小孩,这一下子把他刺激得呀,从此开始发愤图强地挣家业了。最后还真的让他成功了,他成了当地的一个土财主。
有了钱之后,曾玉屏就开始想着怎么保住财富,在当时最好的方式是家里有人当官,这样可以照料到家里。于是他让自己的孩子曾麟书去读书考功名。没想到这个曾麟书不是块读书的料,连续考了十一次都没有考中。
曾麟书自知自己读书不行,于是把希望寄托在儿子曾国藩身上。这曾国藩5岁就开始识字了,仅仅花了两年时间就读完了五经,开始学习考试必备科目:八股文。看起来曾国藩读书有希望了,但是没想到他和老爹一样,考场命运坎坷,连续考了多次都没有中,最让人唏嘘的是,他们每次考试都是父子齐上阵,然后父子齐落榜。这在当时很多人看来,也是一个奇观了。
在曾麟书四十三岁这一年,父子两人又一次并肩作战去考试。最终曾麟书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考中秀才了。这是老曾家五六百年里第一个举人,这一下子把曾麟书高兴坏了。
那曾国藩呢?他找了半天也没找到自己的名字,这已经是他第六次落榜了。不过他倒是在另一块榜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当时每次考试结束后,主考官都会挑几篇文章出来作为范文让大家学习,同时也会挑选几篇文章出来作为反面教材。这一次曾国藩比较倒霉,被当成了反面教材展示出来,这叫作“悬牌批责”。
这件事对曾国藩的刺激非常大,因为原本他们家没有考中,只是乡里乡亲知道这事儿。而这次“悬牌批责”是面向全省的,也就是这次丢脸已经丢到全省了。
这次事件对曾国藩的刺激非常大,他还是第一次被人当众批评。后来曾国藩回忆这段历史的时候认为,这是他人生的第一个重大挫折。
俗话说得好:知耻而后勇。曾国藩通过这次事件,认真研究主考官的评语,根据评语调整了自己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这样一来,他发现问题所在了:原来自己的文章写得过于拘谨,对于局部太重视了,而大局观欠缺。因此他开始针对性地训练自己的文章大局观和整体气势。
第七次参与科举,曾国藩竟然成功中举了,虽然自己的成绩属于垫底,但不论怎么说也是中了秀才,而且比自己的老父亲早二十年中举人。可能是转运了吧,曾国藩第二年参加了秋天的乡试去考举人。这考举人的难度可比秀才难多了,全省也不过能中四五十个人。原本大家是没抱信心的,打算过去凑个经验值,但没有想到,曾国藩这一次竟然一次就考中举人了。
后来曾国藩在二十八虚岁的时候考中了进士,当时全国进士平均年龄是三十八岁,曾国藩一下子比别人提前十年拿到进士头衔。考上了进士后,曾国藩趁胜追击,又参加了朝考,这个朝考是用来在进士中选翰林的。结果曾国藩的文章被道光皇帝看到之后,非常喜欢,直接将曾国藩的名次从第三名提到了第二名。
这一下子消息传出,整个湖南省都沸腾起来了。因为一旦做了翰林,就意味着以后最低也可以做个知府,况且曾国藩还这么年轻,以后前途肯定不会差。曾家因为这次被点了翰林,也在乡里一跃从小地主变成了接近金字塔顶端的官宦人家了。
那么为什么曾国藩在考秀才时候那么曲折,而后面的考试几乎是一帆风顺呢?这主要是因为曾国藩的崇尚笨拙,正是因为他和别人相比,没有什么天赋加持,所以才会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做学问,这让他的学问基础打得异常牢靠。
后来“悬牌批责”让曾国藩开始思考自己文章里的缺陷,这补足了他自身学问和社会标准之间的差距,所以后面才会如开挂一般连战连捷。
02 自律
曾国藩进入京城后,一开始还是挺得意的,鼓着气想和来自五湖四海的读书人较量一番,但很快他就发现自己想得太简单了。
科举的成功给了他自信,但是这种自信是建立在对考试用书的掌握上。进了翰林院之后,曾国藩才发现原来自己懂得的那些科举知识,仅仅只是诸多学问中的一种罢了。翰林院里面的很多读书人,他们呈现出来的学者风范、大儒风采让曾国藩自惭形秽。这就如同一个高考状元进了清华大学,在宿舍里正打算用分数展示一下自己的优秀,结果室友诧异地说:“你竟然还参加了高考?我们都是提前特招进来的。”
曾国藩的心情就和这个高考状元学子一样。他觉得自己和翰林院的大咖们相比,自己可以说是完全没有读过书的乡巴佬。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曾国藩的家庭背景,咱们前面也说了,祖父这一辈开始发愤图强,让家里经济环境好一点,到了曾国藩父亲这一辈开始考科举。所以他家里全是各种考试用书,这就如同一个学生家里的书全部是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却连一本文学书、哲学书都没有。
为了弥补自身的缺陷,洗刷身上的粗俗之气,曾国藩趁着在翰林院的机会,抓紧一切机会广泛阅读,认真研究理学经典著作。比如他特地拜访了大儒唐鉴,唐鉴推荐他读《朱子全集》。从这一年开始,曾国藩就每天读《朱子》,从不间断。
也许有人觉得,广泛阅读罢了,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其实这是没有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在当时曾国藩所担任的翰林,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职位,如果混得好,可以很快得到皇帝的召见,甚至可以进入南书房;而混得不好的翰林,可能一辈子都窝在翰林苑里没有出头之日。
考核翰林的一个重要方式是每隔几年进行一次的翰林大考,但是为了能够考核翰林们的真实水平,这个考试是不定期举行的,每次考试都是临时通知,考得不好的翰林,可能直接被罢官。
有很多翰林们都成了老油条,每天混吃混喝地得过且过,听到要考试了就魂不守舍。而曾国藩并没有被周围的环境影响,他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然后坚持阅读修身,就显得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
也正是曾国藩这样努力阅读,所以在第一次大考的时候,就在100个考生中取得了第六名的好成绩。皇帝看了他的文章特别喜欢,一下子给他连升四级。
试想一下,如果曾国藩并没有坚持阅读,那么还能这样逆袭吗?
03 变通
说完曾国藩是怎么学习的,接下来再说说他人生的另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进入官场后的曾国藩,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具有“道理在我手,天下我都敢怼”的特质。比如在咸丰帝登基后,曾国藩又一次受到了赏识。咸丰帝让他一个人兼任了朝廷六部里面五个部的副部长职位。这一下曾国藩可乐坏了,虽然每天非常繁忙,但他都心甘情愿。他觉得咸丰帝太英明了,于是一口气上了好几个折子提建议。但没想到咸丰帝这个人只是一时热血罢了,并没有将曾国藩的建议当一回事。于是曾国藩很受打击。
一般人碰到这种情况,可能也就放弃说服领导了。但是曾国藩不服输,他竟然又写了一份折子,里面火气十足地将咸丰帝的缺点一一列出。这一下子惹火了咸丰帝,后来咸丰帝干脆让他去江西做主考官,这样落一个眼不见为净。
这一次被皇帝冷落,让曾国藩开始反思起自己的为人处世问题。不过这还仅仅只是深层次分析的一个预热,因为有更大的挫折在后面等着呢。
因为太平天国的崛起,所以曾国藩编练的湘军对平叛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段时间是他和咸丰帝的蜜月期。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咸丰帝陆续增强了其他部队的实力,从表面看也对太平天国占据了战略优势,于是咸丰帝想起来曾国藩屡次顶撞自己,同时曾国藩又是一个汉人,所以咸丰帝干脆让曾国藩赋闲在家待着。
曾国藩原本还觉得自己是国之栋梁,但没想到咸丰帝这么快就不在乎自己了。于是回到老家的曾国藩心中非常不爽,经常乱发脾气,他既愤怒皇帝对自己的不理解和猜疑,又后悔自己性格太倔强,导致建立千秋功业的机会失去。
在极端痛苦下,他拿起了老庄的著作,从中他发现,原来自己之所以屡屡碰壁,不仅仅是环境问题,更重要的是自己以前为人处世的时候,带有强烈的道德优越感,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同时锋芒太露,说话太冲,得罪人太多了。他又翻开自己当年写的信,看完后惊了一身冷汗,当初他觉得自己写的信件字字在理,但是现在看来字字都让他如芒在背。
发现了这些问题后,他在家里写信给诸多的亲朋好友,请大家给自己提问题,指出自己的不足之处。果然有朋友洋洋洒洒地写了曾国藩的一堆问题,看完后曾国藩决定痛改前非。
后来曾国藩再次进入官场,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莽撞的小伙子了,他开始学着和光同尘。他觉得只要最终的目标不变,中间的过程就没必要抠得那么细。这样的转变,让他面对很多问题都有了更好的解决方案,也让他和同事的关系、和皇帝的关系更加融洽。
这就是曾国藩,一个善于发现自己的错误,善于改正的名臣。
子霄认为,对咱们普通人来说,只要像曾国藩一样,做到“守拙”“自律”“变通”这三点,一样可以成为让自己骄傲的人。
你觉得是这样吗?
关注我,每天为你分享读史感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