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股市涨势喜人,自己持有和关注的股票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幅,尤其是保险和银行股,涨幅较大,对此我并无什么惊喜,但我知道雪球和各种自媒体的投资者肯定会高呼牛市又来了,会不断的晒自己昨天的收益。这种每天晒收益或者每天都关注自己得失或总结每天交易的投资者几乎都是投机者或者技术投资人。 昨天中国出现利好的政策基本面了吗?没有,相反台海局势在现行的环境下可以说是偏利空的局面。昨天几乎就是市场资金在适度的给予广大认为是牛市的散户一次信心罢了。 上证指数涨超2%,重回3300点,深证成指涨近2%。券商股国金证券、东方财富等大涨,板块整体飘红;保险板块新华保险、中国人寿等相继涨停,中国平安大涨5%;此外,房地产开发、军工等板块也出现大幅上涨。北向资金净流入超120亿。 果不其然,雪球众多投资者又开始重谈牛市的论调,开始狂晒牛市的收益。成绩都是喜人的,但都是账面资金,估计所有投资者都幻想着下周会持续牛市的行情。 牛市,本就是泡沫市,尤其在中国的资本市场,呈现明显的牛短熊长,因为A股的牛市制造的赚钱效应会让市场资金以极短的时间杀入到股市,带动整体资产价格上涨,形成堪比传销的资金盘游戏。为什么很多投资者都没有在牛市赚的钱,答案很简单,就是在泡沫时买入,在泡沫间切换,在泡沫中博弈,在泡沫中灭亡。泡沫终究有会破的一天,所以在泡沫的基础上投资危险系数最大。 在牛市占据主导的不是上市公司的业绩,而是短期的市场资金,这些资金可以凭借强大的交易优势和股市服务类机构的信息传媒优势,短时间内制造和烘托出牛市气氛,让很多投资者相信牛市的赚钱效应,从而产生一种莫名的安全感和期待感,而这部分投资者更愿意追涨杀跌,迎合和追逐市场情绪,基本上滞后于大资金和游资机构,沦为被割的韭菜。 靠很短期的市场增量资金赚钱的投资者都带有明显的投机属性,很多投资者每天都关注北向资金、关注大盘指数,每天都计算投资的收益。一家成熟的上市公司能取得20%的净利润增速已经非常困难,但是投资者却希望每天都有大涨。而这涨幅的背后已经不是价值层面的上涨,而是市场情绪的估值。 就如医药板块,医药板块中优质的上市公司股价几乎都是在2018年下半年开始大幅上涨,很多医药公司的股价都已经涨幅300%以上,而这些医药公司的净利润增速的平均值也不过25%左右,这背后明显的是估值在快速的推动股价的上涨。很多投资者说,这是资本市场对医药板块未来的信心,这可信吗?难道说这些企业在2018年前就不被资本市场认可,而一夜间突然被认可?自然不会,这也是前些日子知名上市药企公司的高层都质疑医药板块的估值太离谱。 资本市场的真理往往掌握在大资金手中。就像爱情一样,忠诚往往被金钱所打败。 如果你有足够的资本,你也能决定一支股票的估值和价格。 很多投资者都是在理论和现实中摇摆,在不断否定自己,强行分析结果的可行性和正确性,最终都沦为大资金的代言人。 07年的牛市,如果你在3500点卖出并远离股市,我认为你是理性成熟的价值投资者; 如果你在4500点卖出并远离股市,我认为你是胆大的投机家; 如果你在5500点卖出并远离股市,我认为你是运气超级好; 如果你在最高点左右卖出并远离股市,我认为你就是瞎猫碰着死耗子。 但是07年的太多投资者都是在3500-4500卖出后又不断买入,为什么,被现实教训了,被大胆赚钱的投机者嘲笑了,被股市疯狂的专家忽悠了,直到现在当年高喊10000点的声音还不绝于耳。那一刻,上市公司似乎跟股市脱离了关系,股市成为空中楼阁和泡沫的基础。 所以,我只敬重07年在3500点附近卖出股票而远离市场的高人,其余的都是运气,胆量罢了,赚的也都是那些从不进股市,辛辛苦苦攒钱的普通人。 13年过去了,上证指数还没超过3500点,虽然换了算法,但没变的依旧是A股的风格和A股的投资人。 昨天的短暂激情对于近期表现堪忧的股市来说有点久旱逢甘霖,毕竟过去几个月进入市场的投资者没怎么赚钱,但是激情不会长久,因为激情需要极大的成本,你的成功需要建立在其他人的基础上,相比当下你也不会愿意在拿钱进入股市吧。 在中美,台海,印度边界,疫情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大背景下,股市的整体交易估值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会给市场带来不小的波动,犹如惊弓之牛,会跳来跳去,不自主的躲避危险,寻找最安全的空间。 所以当下最稳妥的方式不是将希望寄托于后续的资金撑起的牛市,而是那些估值较低而又实实在在搞实体经济的上市公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