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漳州瑞竹岩实拍(图文视频)

 问拍天下 2020-09-19

                1仰望瑞竹岩
           漳州瑞竹岩位于市区东部龙文区蓝田镇岭兜村的岐山之上。岐山又名马岐山。《名山记》云:“岐山与鹤鸣山联峙,二峰秀耸龙江之上,延袤十里余,中为万松岭。”鹤鸣山即是省级著名旅游景点、理学名山云洞岩,于瑞竹岩西;而二山之间的万松岭上,是漳东雄关故垒“汉唐古道”万松关。山之南,龙江西溪、北溪、南溪三江交汇,把瑞竹岩衬托得益发雄奇峻秀,明代吏部尚书陆完与理学家蔡烈同游时题诗:“万松关外瑞竹岩,峰峰峙峙列层嵌,偶来石上凭南眺,一望江上挂远帆。”

 瑞竹岩为五代僧人楚熙所辟。楚熙剖竹引泉,而竹生笋,故名瑞竹岩。现岩上寺庙系九十年代按原址重建,香火称盛清宣宗时,智宣禅师驻锡于此;清末民初,名僧转道和尚曾在此岩住持多年,后云游南洋,驻锡新加坡,讲经授徒,今其徒孙遍布东南亚一带,在当地佛教界影响颇深。1938年,厦门沦陷时,近代名僧、艺术大师弘一法师移锡并撰书寺志。

  瑞竹岩原有寺庙四座,因年久失修,大部坍塌。从唐代以来,历经千年,寺院屡圮屡建,历代都有高僧在此驻锡,留下梵行法踪,瑞竹岩原寺建于半山腰上,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因年久失修,至1957年仅存残垣断壁。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普法大和尚驻锡瑞竹岩寺,时大殿墙倾楼圯,残垣断壁,瓦砾凌夷。普法大和尚有见于此,“发大宏愿,披星戴月,栉风沐雨,历经十几年艰辛缔造,甘苦备尝”。1988年、1989年新加坡龙山寺广洽、广净(转道和尚徒孙)法师以暮年倾钵资助,及信士胡殿仁等捐资,重建大雄宝殿、斋堂、卧佛阁,并赠送泰国铜佛一尊。广洽长老圆寂星洲后,普法大和尚秉承师志,在三宝祖师加被、政府支持、广大信众的尽心护持下剪草除荆,开山铺路,凿石架壑,广造梵宇。

 经过多年的修建,如今的瑞竹岩寺庙更为宏伟,已建成天王殿、广洽阁、伽蓝殿、地藏殿、钟鼓楼、僧舍、圆通宝殿、千人斋堂、功德堂、大雄宝殿、绝尘祖师舍利塔、竹林丈室、卧佛殿、藏经阁、真味堂、祖堂、讲堂、禅堂、华严殿、圆凉亭、摩崖题刻、万松法窟、经幢、瑞泉茗苑等。建筑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规模宏大,闻名海内外。

 以上是从网络上查到的有关瑞竹岩的简介.

 2014323,我乘1路公车来到瑞竹岩, 1路车是漳州人最熟悉的公交车,起点是客运西站,途经云洞岩,龙文塔(详见我的博客介绍),终点站是瑞竹岩。

下车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长长的石墙,墙上刻有“万松关风景区”大字,石墙东西二道门,东门上刻“瑞竹岩”,西门上刻“养心苑”。我从石墙西面的一条蜿蜒小道进入,很快就来到“万松关”(详见我的博客介绍),然后沿山路向上行走就来到瑞竹岩山门。

 2007年我来过瑞竹岩,并登上山顶。七年后重返,变化真不小:山脚的变化最大!:建起一座土楼风格的“大家庭养心苑”,有索道直通山门,新修的石阶也可步行到山门。西侧的小道经过修建也很方便步行者,小车沿道可直达山门旁的停车场。

 进入山门,发现寺庙建筑更多了,广洽阁前的第一平台又向东扩建,平台下是现代的商业建筑,底部外墙砌成假山,假山墙体上刻有“南天佛国”红色大字。瑞竹岩给我的整体感觉是“寺庙大观园”,是漳州规模最大的一座佛教山,如今这种感觉就更强烈了!瑞竹岩的新建寺庙建筑多而杂,无个性,现代风格构件外漏,缺乏古朴韵味。(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瑞竹岩原本同云洞岩一样沉淀着历史的情怀和人文记忆 ,兴建寺庙也无可厚非,但不能过,更不能破坏自然景观。

 这里是我在瑞竹岩的拍品,有照片,有视频,供大家领略和品味,都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瑞竹岩做为漳州的一座佛教名山。蕴育过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经过多年的修建后,大家来这里品读这座山,不知会做出何种评价和感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成败自有公论!

          2山脚仰视瑞竹岩

        3索道

       4山门下仰视瑞竹岩

       5山门石阶

        6山门石匾

          7第一平台仰拍

       8新扩建的第一平台

        9广洽阁

         10第一平台往西拍

       11第一平台仰拍

      12天王殿

     13圆通宝殿

       14钟楼

       15功德堂

     16大雄宝殿

        17迴龙亭

           18石门

         19石门阶梯

        20从第三平台腑拍第二第一平台

   21华严殿

      22华严殿内

      23凉亭

      24竹林丈室

         25多心经石柱

      26多心经石柱

   27印石

      28山道

           29山道

        30仰拍山顶

照片名称:31仰拍佛石

       32“五营寨”石门

         33佛石

       34山顶往南腑视

     35山顶往西腑视

      36公路旁入口处大石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