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 本文把上述33篇博客中所有的46座世遗土楼照片(这些照片全部是我在现场拍摄的,每座精选几张,凑成上下2集,上集23座是漳州市的华安县3座,南靖县20座。下集是龙岩市的永定县23座。让大家可以更快捷简便地一睹福建土楼的风采。想了解更多的网友可以到我的博客观赏,博客分类是:“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它以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著称,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誉为“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 福建土楼的形成与历史上中原汉人几次著名大迁徙相关。西晋永嘉年间即公元4世纪,北方战祸频仍,天灾肆虐,当地民众大举南迁,拉开了千百年来中原汉人不断举族迁徙入闽的序幕。进入闽南的中原移民与当地居民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闽南话为特征的福佬民系;辗转迁徙后经江西赣州进入闽西山区的中原汉人则构成福建另一支重要民系——以客家话为特征的客家民系. 风格奇异的土楼民宅散布在闽西的永定、武平、上杭及闽西南的南靖、平和、华安、漳浦等地。其造型、装饰和建造工艺世所罕见,土楼,俗称“生土楼”。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它是以生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掺上细沙、石灰、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过反复揉、舂、压建造而成。楼顶覆以火烧瓦盖,经久不损。土楼高可达四五层,供三代或四代人同楼聚居。 本文展示了23座漳州“世遗”土楼照片共40张,有华安仙都的二宜楼,南阳楼,东阳楼;南靖“云水谣”的和贵楼 ,怀远楼; 田螺坑土楼群的步云楼, 振昌楼, 瑞云楼, 和昌楼,文昌楼;河坑土楼群的裕昌楼,裕兴楼,春贵楼,阳照楼,永贵楼,朝水楼,永庆楼,永荣楼,永盛楼,晓春楼,东升楼,南薰楼,绳庆楼. 谢谢观赏! 2二宜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