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振成楼的黄昏 我的永定县土楼之旅的第二站是湖坑镇东北面的洪坑村,这里有建于不同时代、形态各异、规模不一的客家土楼以及宗祠、寺庙、学堂等沿溪而建,错落有致,布局合理,与青山、绿水、村道、小桥、田园完美结合、融为一体。洪坑土楼群的杰出代表有振成楼、奎聚楼、福裕楼、如升楼等。本集先介绍振成楼。 振成楼富丽堂皇,是客家土楼的精品,被称为 “土楼王子”.位于永定县湖坑乡洪坑村,该楼建于1912年,按《易经》“八卦图”布局建造,卦构之间设有防火墙,并设拱门,门闭自成院落,门开院落相通。楼内有二层环形楼台,还有引人注目的石雕木刻,琉璃瓦与铁质花格栏杆。内环当中为中心大厅,厅前设廊,以4根近7米长的大石柱支撑。楼内院落之间通道常以屏风相隔。楼高19米。内外三环共有208个房间。外环楼是架梁式的土木结构,内环2层,用砖木仿西洋式装修,形成“外土内洋,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主楼左右两侧分别建有学堂和其他附属建筑,使整体造型像“乌纱帽”。楼内构造趋向精巧,雕龙刻凤,装修华丽。 1986年4月,在美国洛杉矾举办的世界建筑模型展览会上,振成楼与雍和宫、长城并列为中国三大建筑,模型作为中国南北圆形古建筑代表在建筑展览会展出。 我来到洪坑村已近黄昏,立刻找到振成楼.先拍为快(担心隔日天气转阴),振成楼前是一大片空地,看得出是刻意修整的,广阔的空间使振成楼鹤立鸡群,光彩照人. 黄昏的振成楼显得异常古朴雄浑,这是我看到的最美最壮观的土楼!从外大门走进楼内,经过内大门,就到了中心大厅,这里的光线特别明亮,我赶紧拍下楼内美景,然后上楼拍摄了全景视频. 客家人自称为“中原士族、三代遗民”是华夏文化的正宗、嫡系。继承着忠孝节义,耕读传家,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已有百年历史。这在很多土楼的牌匾门联上都有反映.在振成楼内有众多名流名家楹联,外大门二旁有一对联“振纲立纪,成德达才”,内大厅石柱上刻有一幅冠头字联“振乃家声好就孝弟一边做去,成些事业端从勤俭二字得来。”这些对联充分展示了土楼深厚的文化内涵。 百年历史的“土楼王子”振成楼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是一座中西合璧,富丽堂皇的中国古民居典范,福建土楼建筑的颠峰之作, 当之无愧的“东方建筑明珠”! 当晚,我在振成楼边的一位村民开的家庭旅馆住下, 旅馆很干净,有电视,有热水器.第二天一大早我便起身,游览洪坑村其他土楼.最后我又回到振成楼内转了一圈,然后依依不舍与振成楼道别. 再见了, “土楼王子”!
 2振成楼前
 3振成楼外大门
 4振成楼内环大门
 5振成楼侧门所见
 6振成楼俯拍
 7振成楼中心大厅
 8振成楼内二层环形楼台
 9振成楼外环
 10振成楼外环楼道
 11振成楼外环架梁式土木结构
 12振成楼的清晨
 13振成楼的清晨
 14振成楼的清晨
 15再拍内院楼台
 16再拍内院楼台
 17再拍内院楼台
 18振成楼的早晨
19振成楼的早晨
 20再见了, “土楼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