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座精美绝伦的艺术殿堂—广州陈家祠

 问拍天下 2020-09-19

 
          2陈家祠首进正厅留影

     
陈家祠堂又称陈氏书院,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光绪二十年(1894年)落成,它是由清末广东省七十二县的陈姓联合建造的,是广东省著名的宗祠建筑。陈家祠堂的建筑结构可分为五座三进、九堂六院,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以大门、聚贤堂和后座为中轴线,通过青云巷、廊、庑、庭院,由大小19座建筑组成建筑群体,每进之间既有庭院相隔,又利用廊、庑巧妙地联接起来, “聚贤堂是陈家祠堂中轴线的主殿堂,也是陈家祠整个建筑组合的中心,堂的正面是一座宽阔的石露台,周围用嵌有铁花的石栏板环绕。    

    陈家祠的建筑以装饰精巧、堂皇富丽而著称于世。木雕、石雕、砖雕、泥塑、陶塑、铁铸工艺等各种各样的装饰,遍布在祠堂内外的顶檐、厅堂、院落、廊庑之间。既有大型的制作,也有玲珑的小作品,装饰风格或粗犷豪放,或精致纤巧,各具特色,特别是在琉璃瓦脊的塑造上,更是广罗古典故事,搜集地方风物,琳琅满目,美不胜收,风格独具。

    灰塑陶塑集中在瓦脊及院廊上,灰塑大多为人物、花鸟、走兽、山水、建筑等题材,并施彩绘,看上去相当艳丽。陶塑则以故事长卷、粤剧曲目、民间传说等为题材。陶塑上不仅人物形象、场景鲜明传神,且烧制年份,甚至制作者清晰可见。总长达1800的灰塑陶塑,其体量、长度、精美度均为广东之冠。    

     石雕大多集中在立柱、栏杆、基座、平台等处,聚贤堂前的月台石雕栏杆,融洽了圆雕、高浮雕、减地浮雕、镂雕和阴刻等多种技法,以各种花鸟、果品为题材,用连续缠枝图案的表现形式进行雕饰。又把双面铁铸通花栏板嵌入栏杆中,使呈灰白淡雅的栏杆在色调深沉的铁铸栏板映托下,对比鲜明,主题突出,极富装饰效果。大门前的一对石狮形体活泼、神态祥和,是广东地区石狮造型的代表。

    砖雕大多集中在厅堂外墙。有六幅画卷式的大型砖雕,每幅砖雕长达4米,是用一块一块的青砖雕刻好了以后再连接成一体的,立体、多层次的画面里有神话传说、山水园林、花果禽兽、钟鼎彝铭等等,是现存广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砖雕作品之一。

    铁艺,在清代流传开来。陈家祠堂的铁艺集中在中路中厅云台的石栏镶嵌。工艺精湛,构图精美。

  木雕的范围更广,可以说除了厅堂立柱,只要有木头基本都有雕饰。

    陈家祠堂规模宏大,装饰华丽,是广东保存较完整的富有代表性的清末民间建筑。是反映岭南建筑装饰艺术以及民间建筑加工工艺的一个杰出代表。198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更名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我已经是第二次来陈家祠了,在这样一座美不胜收的艺术殿堂面前,我依然兴奋和惊奇!中国民间工艺的博大精深在这里得以完美展示,我所能做的事情就是认真地拍摄,这些艺术瑰宝,与大家共同分享这顿视觉盛宴.

  陈家祠,一座精美绝伦的艺术殿堂!令人叹为观止!

1陈家祠


3中进聚贤堂


4后进正厅


5中进东厅


6中进西厅


7后花园


8中西院走廊


9首进正厅屋脊上的灰塑陶塑


10首进正厅屋脊上的灰塑陶塑


11首进西厅屋脊上的灰塑陶塑


12首进东厅屋脊上的灰塑陶塑


13首进东厅屋脊上的灰塑陶塑


14首进西厅屋脊上的灰塑陶塑


15首进西厅屋脊上的灰塑陶塑


16首进西厅屋脊上的灰塑陶塑


17中进东厅屋脊上的灰塑陶塑


18中进东院廊上的灰塑陶塑


19首进西厅堂外墙上的砖雕


20首进东厅堂外墙上的砖雕


21首进厅堂外石狮


22首进厅堂外石狮


23中进东厅立柱石雕


24月台栏杆石雕


25月台栏杆石雕铁雕


26月台栏杆石雕铁雕


27木雕


28导览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