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祠流芳陈家祠

 寻梦游仙 2021-06-24

在清代,广东各县的许多姓氏族人都在广州建造书院,供同宗子弟读书或参加科举考试,或是做祭祖的宗祠,在这些书院中又属陈家祠规模宏大,装饰最华丽。对古建筑感兴趣的我,到广州首选的景点就是陈家祠,陈家祠始建于清光绪16年,它是广东72县陈姓宗亲合资兴建的总祠堂。

陈家祠的创办人是归国华侨陈瑞南、陈照南和广州慈善界的陈香邻等,其初衷是为方便各地本族读书人来省城应考科举。陈氏族人对培养下一代十分重视,平时这里也有塾师授课,因此陈家祠又称“陈氏书院”。作为全省一姓之总祠堂的陈家祠,陈氏家族的婚丧嫁娶,内部之间或与外界之间的纠纷等事情也都在这里商议。

陈家祠坐北朝南,设有前、后、东、西四院,主体建筑平面呈正方形,建筑结构分为三轴三进,共有九座厅堂和六个院落。祠堂的建筑物以中轴为主线,每进之间有庭院相隔,两边庭院以低矮偏间、廊庑巧妙围合联接。祠堂布局对称,殿堂楼阁虚实相间,形成纵横规整而又突出主体的构局。建筑外围有青砖围墙,形成一座外封闭内开放的建筑群体。

在中国宗氏建筑中,有“北有曲阜孔府,南有广州陈家祠”一说。陈家祠的建筑可以称得上宏伟庄严、精美绝伦。整座陈家祠都是典型的清代宫殿建筑风格,而大门更是如此,在大门口两侧各有一座石狮子,这对石狮运用圆润简练的线条雕琢成形体活泼、神态祥和、笑脸相迎的瑞兽,这是广东地区石狮造型的代表。

在陈家祠八十多米长的祠前壁上,嵌有6幅画卷式的砖雕群,以极为宏伟壮观的气魄令我折服。每幅砖雕长达4米,是用一块块青砖雕刻好后再连接成一体的,砖雕上刻历史人物故事、神话传说、山水园林、花果禽兽、书法诗句等。其层次分明,细腻多样,形象生动,处处显出其雕刻手法的娴熟精到、纤细流畅和精致入微。

陈家祠的砖雕从用材到技法与北方或江南都有一定的差别,雕制时依据整幅图层次的多少,将青砖按层排列,依次雕出所属部分的纹样,最后再逐层逐块嵌砌在墙上,形成多层次的画面。其雕刻技法往往把了圆雕、高浮雕、减地浮雕、镂空雕结合运用,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深刻技法,其线条规整而又纤细如丝。

陈家祠规模宏大,装饰华丽,雕梁画栋。令人惊叹的雕塑琳琅满目,如石雕、砖雕、木雕、陶塑、灰塑、彩绘及铁铸,题材丰富,人物花鸟,呼之欲出,不能不使人赞叹。一走进祠堂,我立刻就被建筑屋脊上的脊饰所吸引,目光久久不愿离去。这些饰品大多为人物、花鸟、走兽、山水、建筑等题材,并施彩绘,看上去相当艳丽。

陈家祠的建筑以装饰精巧、堂皇富丽而著称于世,祠堂的顶檐、厅堂、院落、廊庑之间巧妙地采用了各种工艺的装饰。这些装饰既有大型的制作,也有玲珑的小作品,装饰风格或粗犷豪放,或精致纤巧,各具特色。装饰图案题材广泛,造型生动逼真,雕刻技艺精湛,用笔简炼粗放却又精雕细琢,与雄伟的厅堂浑然一体,令整座建筑堪称一座宏伟瑰丽的民间工艺建筑宝库。

在我的旅途中,凡遇到古建筑,总要细心观看房上的飞檐走兽。当我昂首凝视陈家祠房脊上的脊雕时,从未见过像陈家祠这样精美的房上建筑饰物。整个陈家祠堂最摄人视线的就是装饰在屋脊上的灰塑和陶塑,也正因这些灰塑和陶塑装饰而使陈家祠堂看起来别具一格。

在清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祠堂庙宇或富家豪宅中,正脊上大都用石湾烧制的陶塑脊饰。早期生产的脊饰,多用浮雕花卉图案纹饰,随着石湾陶塑的发展,浮雕花卉图案纹饰逐渐转变为历史故事、粤剧曲目和民间传说为题材的人物脊饰。陶塑上不仅人物形象、场景鲜明传神,且烧制年份,甚至制作者清晰可见。陈家祠屋脊上的灰塑陶塑,其体量、长度、精美度均为广东之冠。

陈家祠的屋脊上,能与陶塑相比的还有灰塑。广东的旧式民居中,大多在山墙两边用石灰堆出简单的卷草纹。在较富有的宅第或祠堂庙宇中,灰塑的使用范围则随建筑的规格而扩大,它是广东民间建筑的主要装饰工艺。灰塑一般凸出墙体20至60厘米,其立体效果非常突出。形态栩栩如生。色彩喜用大红大绿,富丽斑斓,充满浓郁的民间艺术特色。

陈家祠的灰塑主要用于屋脊基座、山墙垂脊、廊门屋顶、厢房和庭院连廊及东西斋的屋脊上,灰塑的题材与陶塑相近,主要是人物、花鸟、亭台、山水等,均具有浓郁的岭南特色。这些灰塑作品饱含了诸如“松鹤延年”、“福禄寿”、“功名富贵”等主体图案,还有“竹林七贤”、“三国演义”等历史故事,塑艺之精,题材之广,堪称岭南建筑之冠。

在陈家祠的灰塑中最引人眼球的是山墙垂脊前沿上用于辟邪保平安的独角狮,其体型巨大,全身朱红,张口突眼,神态各异,代表了广东灰塑制作技艺的最高水平。看到这些精美的灰塑,我似乎感觉到人类活动总是离不开追求一种附加的东西:精美细致的各种装饰和布置。这些东西强化了建筑的基本功能,又升华扩展美化了这些功能。

当跨进院内站在陈家祠堂的大门时,我被厅堂内鲜艳的木雕图案所吸引,木雕做工精致,上面的人物和一些实物雕刻的栩栩如生,艳丽的色彩经过了一百多年的风吹雨打,历史变迁,丝毫没有伤害它的古朴典雅,只是凭添了庄严肃穆的氛围。虽然看了不少古建筑上的雕刻,但眼前这气势宏伟,富丽堂皇的雕刻却是给我带来震撼。

木雕是陈家祠中数量最多的,规模亦大,内容丰富。在各座厅堂、走廊的梁架、雀替以及檐板上都雕刻有各种瓜果、花卉、人物、动物图案,这些木雕无不凝聚了广东木雕的精华。其中最为壮观的就是中路前厅和中厅的两面屏门,门上均是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的木雕,其雕刻对比鲜明,主题突出,极富装饰效果。

陈家祠中进大厅的正堂里有一块大匾,上书“聚贤堂”,这里是当年陈氏族人举行祭祀先祖或议事聚会的地方。堂宇轩昂,庭院宽敞,梁架雕镂精细,堂中横列的巨大屏风,玲珑剔透,为木刻精品。自从科举废止后,陈家祠曾先后作陈氏实业学堂、体育专科学校和聚贤中学而存在,我想聚贤中学的校名也许就是出自“聚贤堂”吧。

聚贤堂屋顶上的陶塑瓦脊是清代广东石湾陶塑商号文如璧的作品,这些或大或小的雕刻在工艺上是精美的,既有惟妙惟肖的,又有写意传神的,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些雕刻既有鹤、龟、孔雀、龙凤、祥云、仙草等,更有流传甚广的中华典故。形式上是艺术精品,内容上又润物细无声。在这里雅聚议事的贤人,在这里接受教育的孩子,和环境是如此的和谐,相得益彰。

聚贤堂的正面是一座宽阔的石露台,露台周围环绕着石雕栏杆,石雕栏杆及望柱均以岭南佳果为装饰。露台石雕的是陈家祠石雕装饰工艺的典型,它融洽了圆雕、高浮雕、减地浮雕、镂雕和阴刻等多种技法,以各种花鸟、果品为题材,用连续缠枝图案的表现形式进行雕饰。

露台的石栏杆中嵌有铸铁的花卉图幅栏板,即佛山铁画,其正面6幅为麒麟玉书凤凰图,台阶两边是双龙戏珠,还有三阳开泰、年年有余等。这些铁铸由佛山生铁铸造,打制或铸造而成,工艺精湛,构图精美。露台周围环绕的石雕栏杆与铁铸通花栏板,色调对比鲜明,装饰华美,突出了聚贤堂的中心地位。

聚贤堂建成之初时的聚贤堂是供族人集会之用,后来改作宗祠,聚贤堂两边的侧房供书院使用。

后进大厅是安设陈氏祖先牌位及族人祭祀的厅堂,据说这里曾经摆满了陈氏先人的神主牌,不但排满前后几个大堂,就连左右两侧的厅室也排得满满的,多得令人叹为观止。聚贤中学时,陈家祠已经不局限于招收全省的陈氏子弟了,而是面向全社会招生,就把神主牌全收到侧厅了。

陈家祠的东西厢房略为低矮,这里是当年书院教学读书的主要用房。东西厢房为单间,厢房用通花格嵌套色蚀花玻璃上落窗装饰,光线柔和,显得十分清新幽雅,这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清代晚期特有的建筑装饰工艺,集中体现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精华。

走过陈家祠,我感受到陈家祠的美是建设者具有极高的文化修养和艺术造诣,他们从和谐、秩序出发,实现了艺术的美。但这些美已经超越了那个制度和那个时代,持续不断地带给后人美的享受,让人感受灿烂的中华文明及岭南文化。陈家祠的美说不尽道不完,只有去细细的品味,才能体验到老广州的气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