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高等法院沿台伯河往南行走,来到罗马城内最美的圣天使大桥。 圣天使桥名哈德良桥,是一座古罗马桥梁,跨台伯河,公元134年由罗马皇帝哈德良兴建,连接市中心与他新建的陵墓,即今日的圣天使城堡。1535年教皇克莱蒙特七世下令建造了圣彼得和圣保罗两位圣人的雕塑像。十七世纪艺术大师贝尼尼和他的徒弟们塑建十座天使的雕像,每个天使手上都拿着一样耶稣受刑的刑具。当年的朝圣者经过此桥前往圣彼得教堂,因此又名“圣彼得桥” 我走到桥南,先拍摄全景,然后往北走,把12尊天使雕像一一拍摄下来,从南桥头到北桥头介绍如下: 1.第一组南桥头左是圣彼得,左手拿着圣经,右手拿着钥匙,是耶稣十二使徒中年龄最长的一位,也是基督教会名义上的第一任教宗。 3第二组左是天使与鞭子,表达耶稣在被捕后受到鞭子拷打。 4第二组右是天使耻辱柱,表达耶稣在被捕后被绑在柱子上。 5第三组左是天使与荆棘皇冠,当时犹太人封耶稣为王,罗马人嘲笑耶稣,就用荆棘皇冠从精神上侮辱他。(皇冠实体保存在巴黎圣母院内) 6第三组右左是天使与面纱,相传耶稣背十字架登赴加尔瓦略山时,途中曾有维洛尼卡(圣女)用面纱为耶稣擦拭血汗,耶稣的面容从此就永远印在了她的面纱上。(面纱保存在圣彼得大教堂内)。 7第四组左是天使与紫袍和骰子,耶稣受难前,罗马人让他穿上了紫色的衣袍,紫色象征皇族,嘲笑耶稣,钉上十字架后士兵掷骰子来决定如何分他的衣物。 8第四组右是天使与钉子,当时,罗马士兵用3根六寸长的大钉子,把耶稣的手脚钉在十字架(原样是天使左手拿两根钉子,右手也捏着一根,现损毁) 9第五组左是天使与“INRI”, “INRI” 是拉丁文“犹太人的王” ,耶稣在受到审判时,坦然承认自己就是“犹太人的王”就是“弥赛亚”(上帝选中的人) 11第六组左是天使与沾醋的海绵,在耶稣受难的最后时刻,他说“我渴了”,于是有一个好心的士兵用海绵蘸了醋,举到他嘴边给他喝。 第六组北桥头两座雕像是由贝尔尼尼的亲手制作的,现在立在桥头的是复制品了,真品保存在罗马天主教宗座圣殿“树林圣安德肋圣殿”。 最后还有我在桥上行走的游民百态,以及俯拍远拍的圣天使大桥的全景画面,都收编在本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