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克诚与好友分道扬镳,27年后成大将,好友不知所终

 邓超越梦想 2020-09-19

1928年底,黄克诚从湘南跑到了上海,寻找党组织,但怎么也苦苦找不到。

恰好,他有个朋友叫曹勤余,家在上海的法租界。他们在大革命时期都是中共党员,同在北伐军一个团里当营指导员,于是,黄克诚凭着自己的记忆,设法找到他家。

黄克诚与好友分道扬镳,27年后成大将,好友不知所终

曹勤余已不在家。他的哥哥说:“他在福建漳州当兵。”

黄克诚要了曹勤余的地址,给他写了一封信,并说好以曹家作为黄克诚在上海的通信地址。两人通上信后,黄克诚才知道曹勤余在大革命失败后已经脱党,又参加了第三党,现在漳州一个部队里混。他知道黄克诚处境困难,劝黄克诚到漳州去,但条件是:黄克诚必须改变信仰。

黄克诚回信告诉他:“我的信仰决不会改变。”

从此以后,曹勤余就不再给黄克诚写信了。

黄克诚与好友分道扬镳,27年后成大将,好友不知所终

到了阴历年前,黄克诚去他家想看看有无自己的信件。恰巧,曹勤余探亲回家。两人见了面。黄克诚劝曹勤余继续干革命,回到党的队伍中来。他沉默了一阵子,说:

“我不愿再干共产党了,但保证不会出卖你,我的家可继续做你的通信地址使用。”

但是,黄克诚却决定不与他联系。

从此,他与曹勤余断绝了来往。

这就是黄克诚的信仰。

黄克诚与好友分道扬镳,27年后成大将,好友不知所终

也正是因为这一份信仰,黄克诚后来在上海找到了党组织,又回到了组织的怀抱,几十年后成为了解放军大将。而那位失去信仰的曹勤余呢?不知所终,或当炮灰被打死了,或淹没于茫茫人海,史无记载。

信仰决定人生的高度。中共党史出版社的《大河向东:他们为什么凝聚在毛泽东旗帜下》和《大河向东:他们为什么追随毛泽东》两书,讲述的就是像黄克诚这样的共产党人对于信仰的追求。正是因为对自己信仰的不懈和执著追求,许多草根青年跟随中共打下了天下,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