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洪涛 朋友你好,你的评论我认真看了,我晓得很难和观点相反的人说道理——但我愿意把这些我的思考写下来,以后回头看曾经自己在投资进阶之道上有哪些思考是错的,有哪些是经得起检验的。我有如下几点来和你交流: ①云蒙是女性,不是先生。如果我的这个帖子什么你都不认同,请一定要认同第①点,切记! ②银行股熊了这么多年,到底是不是市场的错,不取决于跌了多少年跌了多少,取决于。这些公司他们自身的价值创造能力如何。 只有那些经营一直很优秀,甚至未来越来越优秀的公司,估值本来就很便宜,但股价继续熊了好几年,这才是你说的“市场错了,而且错的离谱。” 但是银行是经营越来越优秀吗?我直接上几张截图。 过去10年,所有银行的ROE都从20%多大幅度下跌到现在,只有其中以招商,宁波等止住了下跌趋势。 ROE是公认最能反应经营优秀与否的指标。 ROE是一个公司价值创造能力的锚, 长期,超长期ROE是一个生意的本质反应。 细品上面3句话,银行过去10年整体的下跌趋势说明着什么? ③银行本质上说是周期股,也是政策影响最多的行业之一。我还记得但斌曾经反思他在银行股上巨亏(2008年)时说的意思,银行就是每一轮经济危机最受伤的那一个,银行要为危机买单。你要投银行股,就要搞明白中国经济甚至世界经济,容易吗?有这个精神,深入研究其他行业不好吗? 我一直重复一个观点,市场上90%的散户都不可能真的搞懂银行这门生意,包括保险。大家都不承认,因为巴菲特买了银行保险,所以国内很多人也去买,但是都忘了“不懂不做”这个巴菲特名言。另外,巴菲特最近大幅度减仓银行股,我还没看到银行那几位顶尖大V出来解释为什么。 有很多人已经说过,中国的银行跟美国的银行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但大家选择灯下黑,视而不见。 就像我之前的帖子里面说过,我学到了一个重要的深度研究的经验是同行业全球化比较,张裕之所以在中国没有成为第二个茅台(当年市场上可是普遍认为张裕是茅台第二哟),但是后来大家才注意到,中国人对于红酒的态度跟老外对于红酒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用国外的逻辑简单套在中国上面,很多时候容易吃亏, ④你说的没错,银行是重要的行业,百业之母——但你想过没有,就是因为银行是百业之母,所以很多时候很多地方都要让着其他行业,都要听国家政策的。儿子女儿打母亲,绝大多数母亲都会原谅儿子女儿。这也是我上面说的,银行一直就背负了很多很多国家意志的负担。 ⑤一个行业剩余的寿命还有多久,跟他未来利润还能增长多大,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且你忘了,你我活不了几十年。 银行里面除了招行和宁波,其他银行都进入了个位数的扣非利润增长,如果你不买招行和宁波,请问你愿意用多少年来做这个复利? ⑥简单的看,估值受两个指标的影响很大,ROE和业绩增速,但是我上面都已经说了,在这两个指标方面,银行股除了招行和宁波,其他的都很差。当这些指标都在下降通道,当银行整体看给股东创造价值的能力都在下降,凭什么估值就应该相反运行?只是因为简单的银行股的估值已经早就进入了个位数吗?听别人说,国外的银行估值还比现在的中国银行股还低的,那国外的银行就不是银行了? 当然银行股的铁粉要说未来会如何如何的改善好,那么就当我没有说吧。 ⑦对于杠杆,我建议还是多看点投资大师的建议吧,我也不啰嗦。如果云蒙才是正宗的价值投资,那么那些著名投资大师(不是投机大师)都可以靠边凉快去了。 对于杠杆,我借用某一个投资大师的名言—— 一个股票高估或者低估的时间长度,可以撑到你破产为止。低估值既可以熬死你,也可以在零点几的pb上面再腰斩,这不是没有发生过,很多大师和大佬都建议多看看历史,对于做好投资有帮助。 ⑧我不知道你认为的正宗的价值投资到底是如何定义的。但我可以告诉你,过了这么多年,我现在深度重新思考的真正的价值投资,真正的最大的安全边际,第一位一定是建立在公司未来能创造很好价值的基础之上,估值最多只能排第二,因为黄金再便宜也不能跌到白菜价,白菜再怎么估值修复也修不到黄金的价。没有未来能创造更好价值这个前提,我不知道该怎么谈他的估值,因为这种情况,这道题就是一个难题,就像你也承认的,银行股熊了几年,这道难题该怎么解? ⑨与其花那么多时间去听有一些大V在那里讲鸡汤,不如自己把手弄脏,多翻翻书,翻翻经典,去探究一下真正决定和影响市场定价的到底是哪一些因素。鸡汤是有营养,但只是对于那些真正懂得很多原理的人来说。 如果你觉得投资价值就只是一个公司的PE.PB非常低,那么你就是格雷厄姆那一派的,那你应该同时做的另外一个动作就是分散买很多相似的股票,用格老爷子的话说,广泛撒网总会提高命中率。 如果你感兴趣也可以把巴菲特近几年的操作整体的拿出来看一下,如果排除里面因为巴菲特的资金太过于庞大,不得不买的那些公共事业股票,你去看一下其他的股票背后的公司跟过去的巴菲特言论有什么变化。 另外我还想听一下大家如何解释巴菲特大幅度减仓银行股,我虚心请教——我只想听听逻辑,而不是盲目的屁股决定脑袋。 写了这么多,其实最重要的不是给谁看,而是给自己看,留给自己以后回头再看曾经“肤浅”的我自己。 我更不想跟任何人去争论,因为银行股本身就是雪球第一话题,稍不注意就被群起而攻之。 我最近本来心情就非常不好,之前的那个老板和组长互相踢皮球,让我和我女朋友的工资到现在为止都没有给我们,让我非常生气。但我之所以还愿意写这么多投资思考,是因为我真的发自内心的热爱投资,就像我爱我的女朋友! (共勉●水晶苍蝇拍:我想将我博客中曾写下的话放在这里自勉并供读者参考: 学习与不学习的人,在每天看来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在每个月看来差异也是微乎其微的;在每年看来的差距虽然明显但好像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但在每5年来看的时候,可能已经是财富的点大分野。等到了10年再看的时候,也许就是一种人生对另一种人生不可企及的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