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钟南山叫她姑婆,袁隆平是她接生,无儿女的林巧稚被称作万婴之母

 龙泉清溪 2020-09-20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人们再一次看到中国医师的无畏奉献精神,他们透支着自己的身体,让更多生命又一次站于这阳光之下。

钟南山叫她姑婆,袁隆平是她接生,无儿女的林巧稚被称作万婴之母

而生命的意义,对于产科医师而言,又另有一番深意。如今,他们是每一个婴儿的第一个见证人,每一声的健康啼哭,都预示着一个家庭幸福的开启。

但是,在建国以前或者更早的时间里,新生儿的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那时更多的人只会找接生婆,而不是找专门的产科医师,因为那时鲜有女子做医生。不过,任何一个领域总会站出一人,他只是深耕于自己的专业,不求功名和利禄,但是做出的贡献,足以影响未来。

钟南山叫她姑婆,袁隆平是她接生,无儿女的林巧稚被称作万婴之母

万婴之母林巧稚

她18岁那年,协和医学院招生,她放弃留校厦门女子学院机会,毅然报考需要8年时间攻读的医学专业。

当时反对的声音不少,大家都认为一个女孩子,相夫教子才是主要的。好在父亲和哥哥都支持她,于是来到上海参加考试。

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最后一门是英语,也是她擅长一门学科,只是考试中途一名女生中暑晕过去,监考老师考虑到自己是男性,就让正在作答的她去帮忙。她一点没犹豫,放下答卷就去照顾那位女生,等她忙好后,考试时间到了。她有点沮丧但是一点不后悔。

她原本以为这次录取无望,谁知一个月后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到了。当时监考老师就此情况有写一份说明,想来学校应该是考虑到这一点。

现在都强调行业的品德,如教育行业的师德,医疗行业的医德。通过培训,大多人都能掌握一个行业的必备技能,但是品德却是在于自我修行。

她在校期间的学习相当刻苦,当年全国招收的人数不到30人,她毕业时获得最高荣誉奖学金—“文海”,是那一届唯一一人。

当时协和有个规定,女子在家庭和职业之间,只能选择其一。在协和看来,女子一旦结婚育子,势必影响工作,所以女性如果选择在协和工作,就等于放弃自己婚姻。

她热爱这份事业,虽然这项规定后来被废止,她却是终身未婚。

都说孕妇生娃,等于在鬼门关走一圈。那时医疗卫生环境不佳,人们健康意识又不强,再加上还有一些不科学的养育习惯,婴儿的死亡率高达近30%。

为了让每一位准妈妈都能成为幸福的母亲,林巧稚一边临床专研业务,一边出国和同行交流。不论谁找她,她都一样耐心、细致,在她眼中,只有病人的区分,没有身份地位的不同。

钟南山叫她姑婆,袁隆平是她接生,无儿女的林巧稚被称作万婴之母

新生儿黄疸,很常见的临床疾病,在当时却无异于“绝症”。1962年3月,一名焦姓女工向她求助,这位女工怀孕4次,第一次小产,后来均是早夭,娃娃当时的身体都是焦黄一片。如今再次怀孕,于是找到了她。

林巧稚决定帮助她。她明白自己的处境,在当时,中国的新生儿若是得了这种疾病,基本就是被宣告死亡。国际上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救治。

她没有给自己失败的任何空间。林巧稚翻遍相关领域的资料,又和其他专家联手,采用了“换血”这种手术,这种严谨慎重的态度,最终战胜了疾病,患儿恢复了健康,让这位女工圆了妈妈梦。

这样的故事,在林巧稚60多年的行医生涯中,数不胜数。就像这位产妇为了感谢她和其他医生,将自己的孩子取名“协和”一般,那些得过她帮助的很多产妇,更是将她的姓“林”放进了孩子的名字中,如爱林、敬林等,就是为了不忘她的恩情。

钟南山叫她姑婆,袁隆平是她接生,无儿女的林巧稚被称作万婴之母

而在她看来,这只是她应该做的。

1949年,北平解放。她的日记里没有记下这历史时刻,却是记下了对病人的担心,“一个病人跑了,她的伤口真是让人担心。”

面对“开国大典邀请函”,她很是淡然,“我需要守在我的病人身边。”

像她这么优异的妇产医生,很多国外医疗机构都想挖她走,尤其在时局动荡的岁月中,连家人都劝她去美国,她不为所动,她说她是中国的医生。她只为自己的祖国服务。

经她手接生的名人很多: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梁从诫(著名环保卫士,林徽因梁思成的二子)。

钟南山见了她,还得尊她一声“姑婆”。(他舅舅的堂妹嫁给了林巧稚的侄子。)

钟南山叫她姑婆,袁隆平是她接生,无儿女的林巧稚被称作万婴之母

大爱如天

林巧稚弥留之际时,念念不忘的还是那些产妇们,最后一刻还喊着要“产钳”,还自言自语道:“一个晚上接生三个胖娃娃,真好。”

婴儿的啼哭声,宣示着一个生命的降临,听在她耳中,胜过一切人间仙乐。她已经将这份事业,深深镌刻于自己生命中,至死不忘。

她还将她毕生的经验,总结出三本书:《家庭卫生顾问》、《家庭育儿百科全书》、《妇科肿瘤》。作为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以及奠基人之一,她用尽一生,帮助无数家庭圆了做爸爸妈妈的心愿,中国婴儿和产妇的死亡率下降了3-5倍。

钟南山叫她姑婆,袁隆平是她接生,无儿女的林巧稚被称作万婴之母

她一生奉献医学,死后还捐出了自己的遗体做医学研究。没有一份对学科的无私热爱,又怎能做到如她这般的倾力付出?

这就是中国科学家的精神。

(8月19日是中国医师节。在此向所有医务工作者献上衷心祝福!致敬守护生命的医师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