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官人无私,唯贤是亲

 十方布隆 2020-09-20
要想得到人才,那就必须公平地对待下属。在《群书治要·昌言》中,说了这样一句话,“王者官人无私,唯贤是亲。勤恤政事,屡省功臣。赏赐期于功劳,刑罚归于罪恶。政平民安,各得其所。则天地将自从我而正矣,休祥将自应我而集矣,恶物将自舍我而亡矣。”意思是说:做君主的人,他授予官职应该摒除私心。为什么要授官呢?是为了把国家治理好,不是为了自私自利。只将贤德与否作为考察官员,提拔官员的重要标准;勤于政事,多次去探望有功劳的人,只对有功劳的人才赏赐;对于那些有罪恶的人,一定要惩罚。这样政治平稳,人民安定,大家各得其所。天地就会因为我,而自然而然地正常,不会有天灾人祸的现象。吉瑞也会因我而汇集,恶的事情也会舍我而去。这些都是因为做领导者的,能够“官人无私唯贤是亲”

在《新序》上,记载着这样一个典故。晋平公在路过九原的时候,感叹说:“这个地方埋葬了我多少的忠臣呢?如果能够使这些人死而复生的话,我应该带着谁回去呢?”叔向一听就说:“那一定是赵武吧。”晋平公说:“你是偏向你的老师才这样说的吧。”叔向怎么说呢?“那就让我谈一谈赵武的为人吧,赵武站立起来的时候,好像都撑不起自己的衣服,说话的时候也不善言谈,但是他所亲自举荐的贫寒之士,竟然有四十六个人。这是因为他没有私心的原因。我因此以为他贤德,并不是偏向自己的老师。”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为官者要公正地对待贤人,公平地进行选拔,这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贤德的臣子。

《韩子》上也记载着一则故事。解狐和刑伯柳两个人之间有怨仇,有一天赵简子问解狐,谁可以做上党的地方官呢?解狐就回答说:“刑伯柳这个人可以胜任。”赵简子很奇怪,就问:“这个人不是你的仇敌吗?”解狐回答说:“我听说忠臣举荐贤才,不回避自己的仇人;废黜不贤德的人,也不偏袒自己的亲近。”赵简子一听就非常地称赞,然后就任命刑伯柳为上党的地方官。刑伯柳知道是解狐推荐了他,他就去见解狐表示感谢。解狐怎么说的呢?他说:“举子,公也;怨子,私也;往矣,怨子如异日。”说举荐你是出于公心,因为你能胜任这一个官职。而我怨恨你,是因为我们之间有私仇。你回去吧,我还是像以前一样地怨恨你。说明有德行的人举荐贤才是根据他的才德,而不是根据他和自己的关系、亲疏远近来举荐。

《弟子规》上说:“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虽然解狐他还没有做到这一点,他没有做到“恩欲报,怨欲忘”,但是他的这一点公心,也是非常可贵的。因为我们现在很多人,还做不到这一点。

在《孔子·家语》中记载着子路来请教孔子的一段话。子路问:“贤明的君主治国,首先最应该注重的是什么呢?”孔子怎么说的呢?孔子说:“就是要尊重贤德的人,轻贱不贤德的人。”子路就又接着问了:“可是我听说晋国的中行氏,他也尊敬贤德的人,轻贱不贤德之人,为什么他还灭亡了呢?”孔子怎么回答的呢?孔子说:“中行氏虽然尊敬贤德的人,但是却不能够任用他们;轻贱不肖之人,却不能够罢免他们。所以贤德的人就有怨恨之心,不肖之人就对他有仇恨之心。仇怨这两种情绪并存于国家,中行氏还想不灭亡,怎么可能呢?”所以有贤德的人一定要重用,不贤德的人一定要罢免,这才是真正的尊贤。

(节选自   学习强国   海南学习平台

《余莉开讲》之品读《群书治要》——官人无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