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书籍中识人、用人之策!

 昵称32353910 2019-01-02
历史书籍中识人、用人之策!

1.公正待贤,唯贤是亲

《昌言》上有这样一句话,“王者官人无私,唯贤是亲;勤恤政事,屡省功臣,赏赐期于功劳,刑罚归乎罪恶。政平民安,各得其所。则天地将自从我而正矣,休祥将自应我而集矣,恶物将自舍我而亡矣。”意思是说,做君王的人,授予官职应该摒除私心,只将贤德与否作为考察官员提拔的标准;勤于政事,多次去探望有功劳的人,只对有功劳的人才颁赐,对于那些有罪恶的人,一定有惩罚。这样的话,政治平稳、人民安定,大家各得其所,结果天地因我而自然地正常了,吉瑞的事情,也因为我而汇集了,恶的事情,也舍我而去了。这些都是因为“官人无私,唯贤是亲”所得到的成果。

《新序》上记载着这样一个典故,晋平公路过九原的时候感叹说,这个地方埋藏了我多少的忠臣呢?如果能够使这些人起死复生的话,我应该带着谁回去呢?叔向就说,那一定是赵武吧。晋平公说,你是偏向你的老师吧。叔向说,让我谈一谈赵武的为人吧。赵武站立起来,好像都撑不起自己的衣服,说话的时候,好像不善言谈,都说不出口。但是他亲自所举荐的这些贫寒之士,竟有四十六个人,这是因为他没有私心的原因,我因此以为他贤德。说明为官者一定要公正地对待贤人,公平地进行选拔,这样才可称得上是贤臣。

历史书籍中识人、用人之策!

2.尊重贤德,罢黜不肖

《孔子家语》中记载着子路来请教孔子的一段话,子路问,贤明的君主治国首先应该重视什么呢?孔子就说,就在于尊敬贤德的人,轻贱不贤德的人。子路又问,那我听说,晋国的中行氏,他也尊敬贤德的人,轻贱不肖之人,为什么他还灭亡了呢?孔子说,中行氏尊敬贤德的人,但却不能任用他们;轻贱不肖的人,但是不能够罢免他们。结果贤德的人,知道中行氏不重用自己,就有怨恨之心;不肖之人,知道他一定轻视自己,而对他有仇恨之心,结果怨仇这两种情绪并存于国家,而邻国的敌兵又在郊外作战,中行氏还想不灭亡,怎么可能呢?

所以,有贤德的人一定要重用,不贤德的人一定要罢免。如果像中行氏这样,有了贤德的人不能够重用,不肖之人不能够罢免,那么事业就很难兴盛,甚至容易导致灭亡。在《典语》上也有这样的记载,“敬一贤则众贤悦,诛一恶则众恶惧”,尊敬一个贤德的人,很多贤德的人都高兴了。诛杀一个恶人,那所有的恶人也就恐惧了。这个道理说明,赏罚要分明,不能够是非不清、黑白不分。

历史书籍中识人、用人之策!

此外《六韬》上也描述了七种贤者不被重用的情况,一曰,“主弱亲强,贤者不用”,君主很弱小,反而他的亲属,都很强势,那么权力就无法集中在君主手中,即使出现贤德的人,也不能够被任用。二曰,“主不明,正者少,邪者众,贤者不用”,君主不够明智,而正直的人少,邪曲不正的人很多,那贤德的人也不会被重用。三曰,“贼臣在外,奸臣在内,贤者不用”,贼臣在外诽谤,奸臣在内进献谄言,结果贤德的人也不被重用。四曰,“法政阿宗族,贤者不用”,法律政策,都是偏向于自己的亲朋好友,这样的话,贤者就得不到重用。五曰,“以欺为忠,贤者不用”,把欺骗自己的人,当成是忠臣,那么贤者就不被重用。六曰,“忠谏者死,贤者不用”,贤臣发现你有错误,犯颜直谏,但是君主喜巴结谄媚,恶忠言逆耳,不仅不会奖赏贤臣,反而会置其于危险的境地,那么贤者也得不到重用。七曰,“货财上流,贤者不用”,财货都流到上面去了,即表明君主贪财好利,那么贤者也得不到重用。

上述七条告诉我们,贤德的人世世代代都不缺乏,只是领导者没有加以重用。所以我们要待人公平,“尊贤去不肖”,同时也必须得有智慧,分得清哪些人是贤德的人,哪些人是不肖之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公平待人。

《桓子新论》中,记载了淳于髡的故事,淳于髡到了邻居家,看到灶台的烟囱非常直,而柴火就堆在灶台旁边。他就提醒邻居家的人说,这样恐怕会有火灾,建议将烟囱变得弯曲,把柴火远离灶台。但是邻居家的人没有听从,后来果然发生了火灾,烧到了旁边堆的柴火,把他们家的房屋烧着了。火灾发生后,邻里都赶来救火,把火救灭之后,邻居便开始杀羊摆酒,犒劳这些救火的人,之后邻居便把烟囱变得弯曲了,把柴火也搬离了灶台,但是他仍然不肯请淳于髡来饮酒吃饭。所以有智慧的人就讥讽他“教导人曲突远薪,固无恩泽,焦头烂额,反为上客。”这就说明,没有智慧便分不清孰轻孰重,便会舍近求远,本末倒置。

当今社会之所以出现了众多的社会问题,归根结底是人们不知道做人的本份,失去了伦理道德的教育。所以当前我们的目标是复兴伦理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因此,国家应该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宣扬者,让他们富裕起来、受到尊敬,给予他们好的名誉。

历史书籍中识人、用人之策!

3.得师者帝,得友者王

《贾子》记载,君王给人授官分为六个等级。第一叫“师”,第二叫“友”,第三叫“大臣”,第四叫“左右”,第五叫“侍御”,第六叫“厮役”。“师”的智慧是源源不断的,他的行为可以作为世人的表率。对世人的要求是有问必答,有求必应。他到一个封地,就可以让这个封地受人尊重,加重这个封地的分量;他进入一个国家,就可以让这个国家受人尊重,加重这个国家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这样的人叫做“师”。“友”的智慧足以磨砺人,行为足以辅助人,明于进贤之道,敢于退黜不肖之人,对内能够匡正君主的过失,对外能够称扬君主的美名,这样的人是第二等的人。“大臣”的智慧,足以帮为政者谋划国事;他的行为,足以作为人民的表率;他的仁德足以使上下相处愉悦。国家的法律,他谨然遵守,君主有难,他就会为君主效死,忠于职守,不徇私枉法,即使是君主,也不能够托他办一些私事。“左右”可以修养自己的身心,端正自己的行为,在乡里不会做对不起乡里的事,他所言所行不会让朝廷有惭愧之心,不怕冒死去劝谏君主。“侍御”可以既不贪财、也不淫色,侍君没有二心,君主有过失,虽然不敢犯颜直谏,但是忧愁的颜色表露在脸上。“厮役”是专指谄媚巴结奉承君主的人。“故与师为国者,帝;与友为国者,王;与大臣为国者,霸;与左右为国者,强;与侍御为国者,若存若亡;与厮役为国者,亡可立而待。”意思是若能够与师一起来治理国家,可以称帝;和友一起来治理国家,可以称王;和大臣一起治理国家,能够称霸;和左右一起治国,能够很强盛;与侍御一起治理国家,存亡就难置一词;但是和厮役一起治理国家,灭亡是顷刻的事情。所以圣贤、圣君都是和老师相处,这样才能使人民富裕、国家安定。

《尸子》中记载这样一个故事,范献子在河里游玩,大夫都在左右侍奉。范献子问,谁知道栾氏的后人?结果大夫们没有人能回答,这时清涓就放下了楫,然后问范献子:您为什么要问栾氏的后代呢?范献子就说,因为自从我灭了栾氏以后,留下的年老的人还没有死,年少的人已经成壮年了,我怕他们复仇,所以才问这件事。清涓说,君主您如果修明晋国的政治,内得大夫之心,外不失去百姓。那么即使是栾氏之子,又能够对您怎么样呢?如果您不修明晋国的政治,内不得大夫之心,外又失去了百姓,那么这个船中所坐的人,都是栾氏的后人。范献子听了说,你说得太好了。结果第二天上朝的时候,他就命令赏赐清涓良田万亩,结果清涓推辞不接受。范献子说,我是用这万亩的良田,来换你的这一番善言,即使如此,这些还远比不上你的一番话,这样看来我还是占了便宜的。所以不难看出古人对于贤德的人是何等的尊重。

历史书籍中识人、用人之策!

4.进贤上赏,蔽贤上戮

《尸子》中记载,作为臣子,如果举荐贤才给君主,意味着将自己置于被冷落的危险之中,君主如果不赏赐他,他就不会再这样做。所以,进谏贤臣的应该受上赏,得到最高的地位。古时的宰相,并不是最有能力的人,但都是能够进荐贤才的人。只有这样,贤才才会源源不断的出现,国家才会日益昌盛。

关于进贤,历史上有个著名的故事,就是鲍叔牙向桓公举荐管仲的典故。桓公从莒国返回到齐国之后,就想让鲍叔牙做宰相,但是鲍叔牙推辞说,君主您对我特别地恩惠,使我不受冻馁,这已经是您的赏赐了。但是要谈到治理国家,并不是我的能力所及,这一件事必须得管夷吾才能做好。接着他分析了自己不如管仲的五个方面,管仲对待百姓很宽容,这个是我不如他的地方;治国不失根本,这也是我不如他的地方;他的忠信可结交于诸侯,这也是我不如他的地方;他制定的礼义,可以让四方的诸侯都效法,这也是我所不如的;他能够披盔戴甲、手执鼓锤、立于军门来鼓舞将士的士气,这还是我所不如的,所以您一定要重用管仲。鲍叔牙的一番言论将齐桓公劝说的心悦诚服,齐桓公说,管夷吾曾经亲自射过寡人,结果射中了我的腰钩,几乎把我给射死,现在我任用他,不是引狼入室?鲍叔牙说,当时管仲是为了他的君主,如果您能够宽恕他,让他返回齐国,他对待您也会非常地忠心,也会像对待他以前的君主那样。结果齐桓公听从了鲍叔牙的力荐,便亲自迎接管仲,然后和他一起在庙堂上行礼,并且向他请教怎么样治国,所以齐国才能在众多的诸侯国之中称霸。《尸子》中记载,“有大善者,必问孰进之;有大过者,必云孰任之。而行赏罚焉,且以观贤不肖也。”意为臣子若有大的功绩,就要追寻是谁推荐他的,一同给以赏赐;而臣子有了大的过失,也一定要追问是谁举荐了此人,并且对举荐人进行连带的处罚。所以,对于为政者而言,一定要秉承“进贤者为上赏,蔽贤者为上戮”的原则,这样才会使得国家野无遗贤,昌盛发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