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瘟疫古今名称对比

 泽潝先生 2020-09-20

以下是瘟疫古今名称对比


痘疹,豆疮,天疮,火疮,虏疮,虎疮,虎虏

01


今:天花

“比岁有病时行,仍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壮如火疮,皆戴白浆,随决随生。”“以建武中于南阳(通南疆)击虏所得,仍呼为虎虏。”

——《肘后方》

羊毛瘟

02


今:带状疱疹

“羊毛瘟邪,面现青色,舌有点纹,寒热胸闷,周身拘板,头眩作痛,是此证也。

”——《羊毛瘟》

大头瘟

03


今:流行性腮腺炎

“大头瘟者,此天行之厉气也。其湿热伤高巅之上,必多汗气蒸,初憎寒壮热体重,头面肿甚,目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舌干口燥,不速治。十死八九。”

——《温热暑疫全书》

虾蟆瘟

04


今:流行性腮腺炎或者猩红热

“大头瘟者,以天行邪毒客于三阳之经,所以憎寒发热,头目颈项或咽喉俱肿,甚至腮面红赤,肩背斑肿,状如虾蟆,故又名虾蟆瘟。”

——《景岳全书》

注:范行准认为大头瘟和虾蟆瘟不是一种病,是猩红热

麻疹

05


古今称呼基本一致

“治痘者有专家,着书孔多,独于麻疹,视为泛常,书后略载数方,致治麻疹者。不审麻证之轻重,寒热不辨,药性之补与凉,根据方直录,伤生极多。”

——《麻科活人全书》

虎疫

06


今:霍乱

“热霍乱流行似疫,世之所同也,寒霍乱偶有所伤,人之所独也。”

——《霍乱论》

注:虎疫是cholera英译的民间简称,可见这种疾病与前述不同,比较晚才传入我国;古医书中也有霍乱,但基本上是一种急性肠胃炎,因此也有假霍乱/热霍乱(急性肠胃炎)和真霍乱/寒霍乱(霍乱弧菌导致)之分。

湿温病

07


今:伤寒

注:区别于张仲景的伤寒,此处指伤寒杆菌导致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痢疾

08


古今称呼基本一致,也是肠道传染病

烂喉痧

09


今:猩红热

“雍正癸丑年间以来,有烂喉痧一症,发于冬春之季……”

——《烂喉丹痧辑要》

瘴气

10


今:疟疾

“瘴地难为老,蛮陬不易驯。”

——《送客春游岭南》


其实更多时候,古书中是以“疫”概称流行的疾病,需要后人精心的辨识。比如赤壁之战时候,曹营饥疫的“疫”是血吸虫病,而明末崇祯年间京师大疫的“疫”是鼠疫,民间也俗称疙瘩病,因腋下淋巴结肿大而得名。

以上是一些初步的梳理,也欢迎小伙伴给我批评指正,补充词条。


公众号ID

SujingHC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