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述: 打造自己成為現代頂級的高手: 經濟的常識 什麼是財務思維?這是頭條問答裏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稅務經理這樣說的:是你對業務敏感,看一張憑證,你看到的不是分錄,是業務是資金流動。 你知道之前發生了什麼,知道在之後會帶來什麼影響,知道這中間的涉稅環…… 什麼是財務思維?這是頭條問答裏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稅務經理這樣說的:是你對業務敏感,看一張憑證,你看到的不是分錄,是業務是資金流動。你知道之前發生了什麼,知道在之後會帶來什麼影響,知道這中間的涉稅環節,更重要的是知道怎樣選擇最有利。 財務部長是這樣的:合併報表會計拿季報的初稿讓她稽核,大約五秒鐘,她圈出了第一個有問題數位,接著是第二個…不到五分鐘,她開始跟會計說這些數位的問題。 銷售會計是這樣的:一個工廠月末結帳,報表的銷售成本和帳面有十幾萬差异,工廠會計核對了一個上午,也沒找出來哪裡出錯了,只能向總部的銷售會計求助。她拿到工廠的數據,巴拉巴拉…十分鐘後,告訴工廠,有一筆在途的成本小數點錯位了。 以上都可以說是財務思維的呈現。 事實上,人人都應該懂點財務思維。 為什麼?今天,身邊君就帶你看看清華經管會計系主任肖星老師是怎麼說的。 我們為什麼需要財務思維? 生活中,財務思維無處不在。 例如:如果你買房子,借了放貸,你現在手裡有錢了,該不該提前把房貸還掉呢?可能有人會說,我們中國人不喜歡總是借別人錢,所以手裡有錢的時候就會把房貸換掉,其實我們身邊很多人都是這麼做的。 但是,事實上你有沒有想過,我們現在房貸的利率其實相對偏低,如果這個錢你不去還房貸,留在手裡,可能可以獲得一個基本的理財收益,當然理財收益可能比房貸還是要低一點,但是有通貨膨脹的。 這個通貨膨脹意味著什麼? 就是假設你借了十萬塊錢,這十萬塊錢到了明年,事實上它的名義還是十萬塊錢。但是它實際上由於通貨膨脹的原因,其實就不值十萬塊錢了。 但你的收入是每年獲得的,到了明年,你的收入通常來講會隨著通貨膨脹而有所增加。 那麼,在這樣的情况之下,如果我們考慮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週期,在通貨膨脹的情况下,不要去提前還貸很可能是更有利的。從這個角度來說,如果沒有一點財務思維,在生活中有可能會吃虧。 再比如,當你換工作的時候,如何瞭解一家公司的好壞呢? 有的人可能選擇從網上查詢資訊,有的人去找內部人員詢問情况,但是,我曾經有一個學生的做法很有趣。 他找了他目標裏的幾家公司,把這幾家公司的報表都拿過來做了分析,隨後選擇了一家當時看起來不是很牛,但他認為最具發展潜力的公司。 這個公司後來發展的很好,他自己職業發展也得到了一個好的平臺。 大家可能會覺得說,換個工作還要分析報表,這個事情好像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再舉個相反的例子,我的另一個學生,在做課程工作時,分析了自己所在的公司,分析完之後,他偷偷跟我說,“我分析完了之後,我怎麼覺得我們這個公司是個騙子?”後來他就辭職了。 結果,不久後這家上市公司就被曝出財務造假,現在基本上退市了。 所以,如果你具備財務思維,當你選擇工作時,你考慮的就不僅僅是公司的福利待遇等問題,而是能從更深層瞭解公司的未來發展前景如何,為自己找到更好的職業方向。 財務思維的三大誤區 在談何為財務思維之前,我想先聊聊大家對於財務思維的常見誤解。 很多人認為,具備財務思維就等同於學會會計怎麼做賬,這種想法大錯特錯。 有一些同學如果之前可能聽過我的課程,或者看過《肖星的財務思維課》這本書,那麼你應該知道我很少會談到會計怎麼做賬這件事,而是更多的講一些財務小白需要瞭解的內容,對大多數人來說,我們並不是去做記帳的會計,我們需要的其實只是一個財務的思維。 不知道怎麼記帳,也完全有可能擁有財務思維。而反過來講,專業的財務人員也可能並不具備財務思維。 從事財務工作的人就都具備財務思維,其實這是一個常見的誤區。 事實上我會記帳,是不是有具備財務思維呢?不是。很多會記帳的人可能只會記他工作中接觸的哪一個部分的賬務,實際上超過他工作接觸的其他部分的賬務處理他也不太瞭解,不太熟悉。 一個大企業會計的核算非常複雜,很少會是一兩個人來完成的,很多時候一個人可能做了好多年,就記那一個賬。 就算你換了好幾個崗位,你記了好幾個賬,但是你對這個企業整體財務運行還是不那麼瞭解,所以,你仍然不具備財務思維。 接觸過很多企業,甚至於是大企業的財務高管,其中不具備財務思維的大有人在。 有一次我給一個班上課,班群中有很多中小企業的財務高管。在分析企業財務資料時,我問道:“你們覺得這些財務資料的背後說明了什麼?怎麼解决這些問題?” 他們都非常踴躍的分析了工作中、財務中的問題,並提出了解決方法,但我卻發現,他們的思路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點,這個缺點就是他是頭疼醫頭,脚疼醫脚。 嗯換句話說,很多人只看到表面的數據:我的存貨多了,是因為我的貨進多了或者東西賣的慢了。怎麼辦?他就會說聚焦於解决存貨管理的問題。 但事實上,存貨的新增往往並沒有表面顯示的如此簡單,可能是多部門協調作用導致的,囙此需要更加深入化。整體化的解決方案。 就像我們人體,很多時候,我們表現出來的頭疼可能不是你腦袋裡面出的什麼問題,而是你的另外一個身體系統運作不太好,所以導致你總是容易頭疼。 另外一種常見的錯誤,財務思維解决的是財務問題。 很多企業找我,說請我來指導指導,我問指導什麼?一說全部都是財務問題。說我們會計核算一般怎麼核算,財務管理錢應該怎麼管,稅應該怎麼交,等等。 我不否認這些問題都很重要。但其實我想跟他說的是,站在財務的角度,當你具備財務思維後,你通過對企業財務的理解,可以解决更多的、更重要的問題,絕不僅僅是財務問題。 我們可以解决你對行業的認識,可以解决公司戰畧的製定問題,可以解决一個企業最高層級的問題,原因是因為財務視角其實是一個最全面,也是最深入來理解企業的一個視角。 所以,我們可以站在最高層上來理解這些企業面臨的很多問題。這也就說明要具備財務思維,絕不是做財務的人的事,是企業裏任何人都需要具備的一種能力。 還有一個常見的誤區是,想要學習財務思維需要數學好。 老是聽人說,老師我數學不好,能學會計嗎?其實會計這個工作,除非你從事學術研究,在它的實務工作當中基本上只用加減乘除,甚至於乘和除都用的少,加和減用的更多,中學數學肯定夠了。所以說財務思維跟數學好不好沒什麼太大關係。 什麼是財務思維? 到底什麼叫財務思維?應該說這沒有標準答案,下麵只是我個人的理解。 從我的理解來看,我認為財務思維有兩個層級: 第一:你知道企業的各種業務活動會怎麼變成財務資料。 這個過程不是說你要知道會計分錄怎麼做,而是知道你的業務活動和報表上的各個科目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 舉個例子來說,企業會有什麼樣的業務活動?我們會有採購、生產、銷售,這是最基本,最覈心的一些業務活動。 當然,你也可能會有涉及研發、企業內部後臺的管理、投融資等等業務活動,我把企業的業務活動分成五大類業務迴圈,來看這些業務活動是怎麼跟財務的報錶,財務報表的科目、數據建立起聯系的,這個過程就是幫助大家來建立第一層級的財務思維。 比如企業最常見的,銷售業務,即我賣我的產品。 賣我的產品這是一個業務活動,這個業務活動會跟什麼樣的財務資料聯系起來呢?很顯然,當我的產品存放在我自己的企業中,在會計上叫做存貨,當我把它賣出去,存貨就沒有了。根據收盤條件不一樣,可能把這個存貨直接換成了錢,就是我們說的現金,也可能把這個東西賣出去之後,沒有馬上收到錢,得到了一個應收款或一個應收票據。 通過這個過程,其實能簡單的看出,銷售這個業務活動會跟存貨、現金、應收賬款聯系在一起,可能還會跟應收票據聯系在一起,當然也有的公司賣東西是要預收款的,所以還可能會跟預收賬款聯系在一起。 有了這樣一個基本認識,你把各類業務活動和它建立聯系的財務資料都對上號之後,大概就會知道當你的某項業務發生變化時,哪些數據會受影響,會受什麼樣的影響,會新增還是减少。 這是第一個層級的財務思維。 第二:你通過財務資料和會計科目,來瞭解財務報表。 大家說讀報表是很複雜的過程,報表上這麼多數。事實上,在讀報表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把當中的關鍵點提煉出來,它可以幫你從財務的角度來理解企業價值創造的過程是如何發生的。 當你瞭解了企業價值創造的過程,換句話講,你就解構出了這個企業賺錢的具體過程。 有了這個過程的理解後,你就可以去更全面、更有效的去思考公司的戰畧問題、商業模式問題等等。 v也就是說,你從一個一個的業務活動變成了報表,通過對報表的提煉你可以知道公司的錢是怎麼賺出來的。 你把它串成一條線後你就知道如何讓公司賺更多的錢,每個業務活動做什麼樣的調整可以影響公司賺錢的結果。 你也可以去思考,公司的戰畧如何製定,如何組織公司的業務活動,創造更高更多的價值等等。 這是我認為的財務思維的第二個層級。 當然,這要一步一步來,你先要瞭解第一個層級,然後再去建立第二個層級的認識,再自己的一些實踐,慢慢的才能够真正的具備財務思維。 大家可能會說,只有老闆需要思考這些問題,最多是高管思考這些問題。我作為公司的一個普通員工,我不需要理解這些問題,這個聽上去很對,但是大家聽我一句話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這是什麼意思?不是我天天做夢想當將軍就是一個好士兵。 而是什麼?如果能站在一個將軍的立場去思考怎麼做一個阿兵哥,你絕對是一個好士兵,因為你做的事情才會真正是將軍覺得有價值的事情。 我們在企業當中經常會出現,你可能努力了半天,覺得你工作特別努力,但是領導就是對你不滿意,覺得你這個工作沒有成效,或者領導想讓你做的事你就不理解幹嗎要那樣,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是因為你沒有站在領導的立場去思考你的工作。 每個人都應該站在公司老闆的立場去思考你的工作,你就會真正的理解工作應該怎麼做是最有效,最有價值的。 但是,我們大多數人習慣站在自己的立場去思考自己的工作,但往往一些你認為重要的問題,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看時無關緊要。 所以,如果你的懷着一個更大的格局去看待眼前簡單的工作時,你對待這個工作的理解和認識絕對是不同的,你的職業發展前景也將優於更多的人。[選自:Afire.davie博文.管理篇] |
|
来自: afire,davie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