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原夜读丨草原小站人

 书中淘乐 2020-09-20

八月初,我有幸与草原邂逅,在天地相连的风景画中,青砖红瓦的站舍和伸向远方的钢轨,是辽阔草原上唯一的地标,默默奉献的草原铁路人在这里诠释着奋斗的意义。

迎着初升的朝阳,我站在没膝的青草间,依据不远处的小站辨别一下东南西北,仰望头顶湛蓝的天空,欣赏偶有的白云飞渡,享受着无垠草原赐予的神清气爽。当整个人还陶醉在这如画的世界里不能自拔时,不知从哪里闯来的黑云在清澈的天空中翻滚,深谙草原变幻莫测天气的我,急忙和身边的旅人加快脚步奔向远处红顶的站舍。

一路奔袭到达屋檐下,人们早已浇成了“落汤鸡”。枣核大小的雨滴砸在运转室窗户上,车站的门窗与门框窗框紧密贴合,丝毫不会影响到里面人的工作。

助理值班员雨衣雨具全副武装,立岗接车,让手中的信号灯光在密集的雨线里射出一条通道,双眼一眨不眨地盯着通过列车的走行和车体。站长把我们让进办公室,泡了一壶茶,给每人倒了一杯。魁梧的汉子看了一眼墙上的时钟,焦急地说:这雨太急了,一直下了十几分钟,担心车站两端的岔子积水,他示意我们在这里避雨,穿戴好雨具走出站房。

大家隔着窗户,看到车站休班的职工在站长带领下迎着突发的大雨,顺线路查看路基、路肩和钢轨状态,生怕漏过一丝隐患。

随着地平线尽头的闪电慢慢消失,持续了半个多小时的暴雨戛然而止。股股水流顿时渗透进无尽的草丛里,我在站台上肆意地呼吸着最原始的草原味道,感慨多亏了这草原驿站。

冒雨检查车站线路的几个人回来了,列车安全通过,车站防汛应急预案实施宣告完成。大家紧绷的神经舒缓了,坐在站台上,开始脱下雨鞋,倒去里面的雨水。刚才还压在头顶的黑云消失了,只留下火辣辣的日头挂在众人头顶,草原的吸热功能在与烈日的争锋中,不一会儿就败下阵来,草原重新回到蒸笼模式。

车站运转室的门窗打开了,大号电风扇在控制台前不停地摇着头,像是在讲述车站里那些感人的故事。站长在与调度员核对通过车和客运车到发时刻,值班员和助理在确认进路和信号,休班职工在厨房里忙活着做午饭。

我告别了小站里的人,向草原深处走去,静静的草原没有一丁点儿雨水的痕迹,继续着它的宽厚和博大。

微风拂过,回头望一眼小站,它与都市的车站不同,没有旅客人头攒动的拥挤,没有高大的穹顶,没有紧张繁忙的车辆编组,只有一群热情如火的铁路人,静静地连通着草原上的丝绸之路。

作者:史吉宏

呼铁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

组织助理

朗读:卓娜

融媒体中心

报纸编辑部编辑

文字:史吉宏

图片:江南 杨庆臣 付帅 张建华 王禹腾 袁斌

编辑:任宇婷

实习编辑:靳宏伟

审核:张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