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球上最迷人的城市,却又是犯罪之都;独自走访巴西里约贫民窟

 修炼看世界 2020-09-20

缘起:旅行,就只是看美好的一面吗?

在去南美之前,从西藏到非洲,我已经独自旅行过多次。说起来,还算是有些旅行经验。但在之前的旅途中,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去看看贫民窟的生活。在我之前的概念中,旅行应该与爱与美相关,我追求的是美景和美食。要的是快乐享受和放松惬意。却从来没有想过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应该更多元更丰富,而这种广阔才是我那颗跃跃欲试的心想要看到的更大的风景。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我上一次辞职,开始准备南美的旅途时。因为地球的那一端委实离我太遥远,遥远而至于陌生。于是我第一次买了一本《Lonely Planet》,想在去之前多了解一些资讯,为自己规划出一条合适的路线。翻到巴西的内容时,其中介绍贫民窟的部分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书中介绍说favela(英语贫民窟之意)是巴西非常值得探索的地方之一,并且流行天王迈克尔·杰克逊还曾经在里约热内卢的一个贫民窟内拍过MV。这激起了我的好奇心。于是,还没踏上旅程的我,便已把贫民窟放在了计划中。

  

贫民窟摩罗多纳马尔塔:流行天王迈克尔·杰克逊曾在这里拍MV

我在巴西的第一站是著名的旅游城市里约热内卢,一个星期之后,已了解城市大概状况的我,决定按原计划出发去贫民窟看看。第一个造访之地是摩罗多纳马尔塔Morro Dona Marta,它是迈克尔·杰克逊 《they don't care about us》MV拍摄地。如今,这里早已声名大噪,成为著名景点,山上还树立了迈克尔·杰克逊的雕像作为纪念。每一次去贫民窟,虽然是会看到混乱,肮脏,和一些赤裸裸的贫困。但每次,我也会在这些地方发现热情,动听的音乐,孩子们的微笑,以及美丽的花儿。

刚走进去不久,便可以看见彩色的阶梯和绘的MJ像。半裸着上身的男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闲谈,黑皮肤的小伙子在平台上颠着球,热闹而充满了生活气息。但在这样的生活化的场景中,仍然可见破旧的房子和触目惊心的弹孔。曾经经过一处绘着巴西国旗的地方,后来才知道这是其中的一处毒品交易窝点。

然而,就算是贫民窟,也有着贫富差异。有的房子处于狭窄的巷道,破旧不堪,连卧在一边的狗都表情悲伤,似乎深知自己那无能为力的命运。少有的几处不仅位置开阔,占地广,白色的墙面干净而整洁,还挂着植物和MJ的版画,一时之间让我有了身处他处的错觉。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所谓的帮派首领住的地方。

  

  

走路上山的我,原本以为下山也得原路返回。当地人告诉我可以坐电梯,这个户外电梯在贫民窟的边上,一直通往山下繁华的城市中心。透明的玻璃门可以尽览四处的风景,真是一大亮点。两个背着书包的孩子热情地招呼我,还把纸贴在鼻子上逗我笑。给我这半天的旅程划下一个快乐而充满童心的结局。在里约的十二天,从老到少,我体会到了太多巴西人的热情。包括被人们避之不及的贫民窟。但又在热情中,敏锐地感觉到了那份不安和暗潮。

  


地球上最迷人的城市,却又是犯罪之都

巴西人经常说,“上帝花了六天时间创造世界,第七天创造了里约热内卢”。茨威格也曾动情地描述,“凡是来过巴西的人都不愿意离开这里;……美丽十分罕见,而完美的美丽几乎只是一个梦。在这最黑暗的时刻,骄傲的里约将梦变成了现实,它是地球上最迷人的城市”。从我的切身经历而言,里约热内卢确实美丽得像天堂一样。但如此美丽而又具有魅力的“上帝之城”,为什么又会被描述为“诸如谋杀,绑架,劫车,武装袭击和盗窃的暴力犯罪是一个正常人的一部分日常生活?”为何又会成为“恶性犯罪之都”?这一切,都是来源于我正参观的贫民窟。

  

在里约热内卢,贫民窟的数目极多,有的说超过一千座,有的说七百多座。无论是哪一个数字,放在这座城市中,依然是惊人的群体。而最大的贫民窟rocinha,居住人数的顶峰曾经达到过40万。坐在车上,不时会看到那些密密麻麻依山而建的房子,规模不一,大小不等。贫民窟里黑帮势力长期盘踞,甚至取代了政府来管理当地的一切事务。相信很多人都看到过前不久新闻媒体上关于巴西疫情的报道,黑帮曾公开发表声明,说如果政府不作为,他们会代替政府来封城。由此可见巴西黑帮的权势和地位。而既然是黑帮,就必然会涉足一些不法生意,例如吸毒,军火,色情。有帮派,便会有争斗,暴力,凶杀便成了家常便饭。这些,便是那些不安和暗潮的来源。

也许,迈克尔·杰克逊《They don’t care about us》这首歌的歌名正揭示了这些贫民窟形成的原因。从农村来到城市的平民,缺少一技之长,为了生存,只能以低廉的成本寄生于城市的山上。没有人在乎,没有人关心,这些生活在底层的贫民,饱受社会歧视和当权者的冷漠。然而,他们也需要光明,他们需要生存下去,便需要金钱来维生。于是,在被情势所逼之下,各种各样的非正规生意应运而生。久而久之,便在这个被上流社会遗忘的地方,在贫民窟内形成了新的社会规范,“以暴制暴”成为了常态。而在这种暴力滋生的环境中,要摆脱其影响,则是难上加难。正如《上帝之城》的电影里所描述的故事。

贫民窟罗西尼亚(Rocinha):电影《上帝之城》的灵感来源

我从书上得知,罗西尼亚rocinha反映的正是电影《上帝之城》的生活。它是里约乃至南美洲最大最负盛名的贫民窟。于是,我决定不能遗漏这里。而且,已在里约生活了一个星期的我,已经有了更多的勇气去踏足这些地方。但是,到达的时候,看见公交站牌显示的是rognha,但看地理位置,似乎又和rocinha颇为符合。

出发之前,有些不放心的我一再问客栈的巴西小伙,安全吗?安全吗?安全吗?他说safe(安全)。据说rocinha已被政府收治,早已今非昔比。也许是因为此,他才一再地肯定此地的安全性。我在里约的时候,还遇到一位在澳洲读书的华人女孩。她因为喜欢里约,已经在此地停留了几个月。据她说现在的贫民窟治安状况已经好转了很多,她租的也是贫民窟的房子。因为山上的房子要便宜很多。越来越多的青旅也会选择开设在山上的贫民窟,既降低了运营成本,也给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们深入了解贫民窟的机会。只是不知这些游客们是否会经常听到帮派火并的枪战声。

一下车,映入眼帘的便是破旧低矮的楼房和缠夹在一起的凌乱的电线。看着眼前的路略一踌躇,我还是决定往上走。山上,有更多的房子和更广阔的风景。骑摩托车的小伙子过来搭讪,问是否需要送一程。我摇了摇头,微笑拒绝后便继续往上行去。

沿着山路往上,两边都是各式各样的彩色房子,大多都很破旧,甚至无人居住。也有几间很是整洁美丽,漆成天蓝色的外墙,有质感的木门,似乎改装不久。其中一片区域还摆放着很多植物,给看起来混乱,无序的贫民窟增添了几分亮色。看起来这应该是政府的功绩,也是贫民窟的形象工程。只是,仅仅靠山路的这一小片并不足以掩盖整体的破旧和贫穷。

忙着拍照的我引起了一位居住在此的巴西大爷的注意。他热情地和我打招呼,还问我是不是记者。我否认是china记者后,他又问我是不是international记者。我顿时有些无语,可能我的牛仔裤,大背包实在像记者的装束吧。看来一定有很多记者曾经到访,所以大爷才会有此一问。虽然这些生活在底层的人曾被政府长久地遗忘,但贫民窟从来没有离开过大众的视线。有关注便有推动,这反过来也促使了政府对其进行一些小小的治理,也算是一件好事。

初上山时看到的景象颇为寂寥,破旧的房屋大多都房门紧闭,连行人都看不到几个。在一处废弃的房屋内,一只黑黄相间的狗表情悲伤地看着外面的世界。后来,我觉得只有这一幅场景才符合我最初对贫民窟的想象——悲伤且无奈。还没来得及对眼前被困住的狗表示悲悯,几个打闹的孩子便从我身边快乐地跑过,似乎在提醒我,贫民窟的生活也有欢笑。

  

  

  

每拐个弯,便能看到山下的风景。除了山和海,还有夹杂在树木中的高楼大厦和富人的别墅。贫富差距赤裸裸地摆在眼前。一直往上走,依然是各种各样的彩色房子,还有各种各样的涂鸦,表达着这些贫民的生活以及心声,还有那困苦也磨灭不了的希望,那彩色的绚丽的世界,不是只有山下的中产和富豪阶级才有。他们的心中,笔下同样也喷薄出一幅幅美好的画面。对照着破旧的墙面,尤显得可贵。

  

山路的尽头,是一个小小的活动中心。几个小男孩正在这里玩耍。童稚的脸上,完全没有贫穷带来的痕迹。他们很高兴我带的相机可以给他们拍照,争先恐后地摆出各种或快乐或耍酷的姿势。其中一个较腼腆的小男孩好像很喜欢我,还送了我一朵小红花。和他们愉快地道别后,我又好奇地继续往前面走了走。这一片是丛林地带,除了偶见一些丢弃的废物以外,寂静得只有自己的脚步声。后来我想,据说里约的治安不太好,但为何走了好几处人烟稀少的地方也没有遇到什么呢,可能是因为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实在是连黑帮分子都懒得来吧。

眼看已是中午时分,我便在一个岔路口的餐厅吃饭。虽然不像山下的餐厅雅致而华丽,但也算简单整洁。分量很足,味道也很可口,最重要的是价格比山下便宜了一半。得知我吃素之后,老板娘又送了我一大盘蔬菜。她的女儿Alice和我聊得很投机,告别时她主动说带我去看美丽的风景, 于是我跟着她爬上斜斜的山坡, 爬到一户人家的天台, 来到了贫民窟最高处。果然, 微风中可以俯瞰这一处的全貌, 三面是海, 一面是山, 她一一指给我, 那是伊帕内玛, 这是cipacabana。我们互相给对方拍照,她张开双臂,热情而自由;背对着大海,仰望天空,我看到她脸上熠熠生辉。虽然从经济上来说,山上没有山下富足,可是这里依然可以看到山与海,可以看到里约最美的风景。

在这里呆的时间远超过我预计,从居住人口来看,罗西尼亚rocinha要比摩罗多纳马尔塔Morro Dona Marta大得多,是个不小的贫民窟。也许大部分的贫民窟都是这样,房子密密麻麻,人口拥拥挤挤。毕竟,这个世界上的穷人远远比有钱人多。而贫民窟favela这个词,在葡萄牙语中原本是指一种含羞草类植物的名字,生长在半干旱的地区,坚硬而有硬刺。就像这些在山边拔地而起的贫民窟,独树一帜地展露着自己旺盛的生命力和扎根的勇气。

下午时分,到山下入口处搭公交车回去。交汇处就是个大市场,店铺紧紧地挨在一起。街道上有着热烈的桑巴音乐,充满着生活气息。在一处卖花的摊位前,我停下脚步。热带植物总是特别茁壮,花儿也非常美,看到这一大簇一大簇美丽的花,心也跳跃起来。粉蓝的花尤其显眼,忍不住赞叹了几句。于是旁边的小伙摘了两朵送给我。一朵红色,一朵蓝色,无尽的热情和希望,就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有些东西,无论贫或富,都可以拥有,譬如空气,阳光,以及这里的音乐,鲜花,笑容。最重要的是心不要成为favela

  


后记

我在写这篇文章时,发现有趣的一点。大部分人都会认为贫穷是可耻的,没有竞争力。但是我曾造访过的两个贫民窟,却给了艺术家们灵感来源,迈克尔·杰克逊在这里拍MV,电影《上帝之城》取材于这里。贫穷真的是一无是处吗?当外在的光鲜华丽和物质的表层褪却后,也许我们会发现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依靠,自己才是自己的救赎。人们都向往光明,可是光明总伴随着阴影。当你曾经浸入在黑暗中,是否才会对光明有更多的体会,更大的渴求?所以,我在贫民窟看到的那些涂鸦,那些画像,是如此的生动和有想象力。巴西人的热情和艺术天分在压抑的贫民窟中似乎有一种格外高涨的力量。在重重苦难之中,生命之花不断绽放。越被压抑,越有力量。我想我们应该正视这城市中的角落,正视这光明中的黑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