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明代谁的草书最好? 祝允明草书跳荡纵逸, 堪称第一

 中正书法工作室 2020-09-21

狂草又名大草,其应主要滥觞于晋人王献之今草一脉之“一笔书”,而至盛唐张旭、怀素辈出,方成风范。正因为狂草的书写难度最高,故自唐代旭、素以降,能在这一领域取得很高成就并有突破者,可谓寥寥无几。整个宋、元时期,在狂草创作领域,真正能与张旭、怀素鼎足而立者,恐也只有北宋黄庭坚一人而已。

点击加载图片

黄庭坚《花气熏人帖》

在元代书学复古的潮流之中,元末明初的江南吴中等地区有一部分隐逸书家为突破赵氏书学藩篱,其中尤以宋克之成就为最高。除宋克外,明初擅大草的书家尚有宋广、宋璲、陈壁等。另明代前期的台阁书家中,解缙、沈粲等人亦擅旭、素类大草,但是他们的草书由于受到台阁时风影响。

点击加载图片

祝允明

至明成化年间,江南松江地区出一草书家张弼,其草书初受宋广影响,对三宋及台阁书家圆熟的草书之风有了较大突破,然惜其草书作品因过分追求情性而显用笔单薄。而祝允明的出场,方真正将明代狂草创作这出大戏推向高潮,似有与唐之旭、素,宋之黄庭坚等分庭抗礼之意。

祝允明晚年时期创作了大量狂草作品,对于其狂草的来源,从时人及后世的评述可知他仍与许多前辈书家一样,主要得力于唐之张旭或怀素,除了张旭、怀素,祝允明还从黄庭坚的大草中汲取了诸多法乳,此恰巧又是其与明代前期诸多草书家的不同之处。

点击加载图片

祝允明草书《乐哉苑中》

关于此,祝氏曾自述:

予旧草书不甚慕山谷(黄庭坚),比入广,诸书帖皆不挈,独《甲秀堂》一卷在,日夕相对,甚熟略,不曾举笔效之也。昨归吴,知友多索书,因戏用其法。得者辄谓近之,亦大可笑也。此为抑庵写,写过自视,殊不佳。然而抑庵亦且以为好也,知如之何?

史载《甲秀堂帖》是宋时庐江李氏所刻,“前有王颜书,世多未见,后继以宋名人书”,今已不传。据祝氏所言可以肯定,其于正德十年(1515年)远赴岭南时所携带的一卷肯定有黄庭坚草书。

点击加载图片

祝允明草书杜甫秋兴诗轴

其实,仔细品读祝允明的这番话,尚另有一些玄机,祝氏在此首先交代其早年不甚慕黄庭坚草书,然此次入广时为何又只携带有黄庭坚草书帖呢?

个中情况虽已不得而知,但是有两点原因可能性最大,一者是此《甲秀堂帖》比较难得且刻工精良,其间恐尚有其他前贤的重要笔迹,故祝氏带在身边学习观摩;另者就是祝氏此时或已对黄庭坚的草书产生浓厚兴趣。

点击加载图片

祝允明草书卷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由于在岭南几年时间的朝夕相对,《甲秀堂帖》中所载之黄庭坚草书对祝氏晚年的草书创作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其由岭南归吴后即戏用黄庭坚大草之法进行创作并应友人之请索,也得到大家的认可。

祝允明为什么在晚年对黄庭坚草书产生兴趣并积极学习呢?我们再来观其对黄庭坚草书的评论:

双井之学,大抵韵胜,文章诗学书画皆然。姑论其书,积功固深,所得固别,要之得晋人之韵,故虽形貌若悬,而神爽冥会欤!此卷神驰骤藏真,殆有夺胎之妙,非有若像孔子局部2类也。其故乃是与素同得晋韵然耳。

点击加载图片

草书《七言律诗》长卷局部1

点击加载图片

草书《七言律诗》长卷局部2

至此,问题似乎就昭然若揭了,原来在祝允明眼中,黄庭坚的草书与怀素一样,虽与晋人草书形貌有别,但实际上都能得晋人之韵。此亦当为祝氏后来重新审视黄庭坚草书并向其取法的深层原因。

点击加载图片

草书《七言律诗》长卷局部3

祝氏晚年之大草(如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草书《七言律诗》长卷)正是充分汲取了旭、素及黄庭坚等人草书的诸多优点及特征,同时又综合二王一脉诸家之风神,不为一家所缚,出入变化,故体现在其作品中,不论是偃蹇纵逸还是跳荡健斗处,皆能与晋人之韵多有接近相通,欲迈唐、宋而入汉、魏。

■朱圭铭

点击加载图片

草书《七言律诗》长卷局部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