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112

 了用民 2020-09-21

NO.112

扯远了,还是回到现场吧。

安禄山被杀的时候,寝宫内虽然有几个宦官和宫女,但他们早就被吓得魂飞魄散,没人敢动——其实也没人想动——安禄山早已失去了人心,谁也不愿再为安禄山卖命。

严庄嘱咐他们这些吃瓜群众不得对外泄露任何消息,否则全部格杀勿论,随即又命他们动手给他们之前的主子挖坑——在床下掘了个超大号的深坑,将安禄山的尸体用毛毡包裹就地掩埋。

次日清晨,严庄在朝堂上宣布安禄山病危,传位给次子安庆绪。

安庆绪随即继位,遵安禄山为太上皇。

数日后,安庆绪才对外公布了安禄山的死讯。

安禄山建立的大燕政权,就此进入了安庆绪时代。

不过,安庆绪这个人虽然四肢发达,头脑却极其简单,外表长得人五人六,说起话来却颠三倒四,即使让他念一段别人拟定好的诏书,他也念得吞吞吐吐,云里雾里,别说别人了,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在说什么。

严庄觉得他这个样子难以服众,便干脆让他呆在深宫,不要随便出来——老弟啊,我看你以后还是尽量少抛头露面了,你那不是露面,是露馅!

安庆绪也乐得如此,他干脆加封严庄为御史大夫、冯翊郡王,把军国大事全都交给严庄处理,自己则躲在深宫,日夜饮酒泡妞,过起了没羞没躁的幸福生活……

相比之下,他的对手唐肃宗李亨的责任心则要强得多。

安禄山的死,对正处于内忧外患中的李亨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好消息。

他又重新燃起了胜利的信心。

公元757年二月,他带领文武百官进驻凤翔(今陕西凤翔),将这里作为自己的前敌指挥部,开始部署对叛军的全面反击。

首先出手的是李亨最倚重的大将郭子仪。

郭子仪率朔方军从洛交(今陕西富县)出发,悄悄渡过黄河,于深夜神不知鬼不觉地进抵河东(今山西永济)城下。

由于之前郭子仪已在城内联系好了内应打开城门,唐军没费多大力气就占领了城池。

驻守河东的是曾在灵宝一战中击败哥舒翰的叛军大将崔乾祐,因事发突然,崔乾祐根本来不及组织防守,只能狗急跳墙缒城而逃,接着马上组织驻扎在附近的叛军发起反扑。

然而胜利似乎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仓促出击的崔乾祐不敌早已在城头严阵以待的郭子仪,被打得大败,只好带着残兵狼狈逃往安邑(今山西运城)。

没想到当地军民已经反正,等叛军进去了一半他们突然关闭城门,随后关门打狗,将入城的叛军全部歼灭。

还好崔乾祐走在队伍后面,一看情况不对,慌忙往脚底抹油掉头就跑,总算逃回了洛阳。

河东就此光复。

而几乎就在郭子仪夺取河东的同时,他的老搭档李光弼也在太原取得了一场来之不易的胜利。

李光弼这次的对手,还是老冤家史思明。

自从扫平河北后,史思明就把自己的下一个进攻目标放在了太原。

这一点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一方面,太原的地理位置极其关键,唐军只要占有太原,就随时都可能东下威胁河北这个叛军的老巢,这令史思明始终感到如芒刺在背,连睡觉都睡不安稳;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听说李光弼麾下只有不满万人,且大都是地方上的团练兵,其战斗力和史思明手中这支百战精兵相比,就如同“跳楼大甩卖,最后三天,样样十元”的乡下街头小店和巴黎香榭丽舍大道上的老佛爷百货相比——差了不晓得多少个档次!

这样一个捏软柿子的良机,他当然不会白白错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