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城脚下,遵化有这样一个村庄,它年代久远,历史故事众多:村名与诸葛亮有关,村子与皇太极有关,村中庙宇众多,村中古城与长城有关......等等,让人禁不住要前往这个古老的村庄探寻一番。 大安口村,为我国明朝始建,位于遵化城区西北20公里处,因村址位于燕山余脉古长城关口,大安口关之下而得村名为大安口。大安口关,今属西下营乡所辖,东接冷嘴头关,西接鲇鱼关。据传,关名是古人根据诸葛亮“马前课”卦中的“大安”而命名。明洪武年间建关,边外通大,正关和各墩空俱通骑,极冲。驻扎官军174员,马2匹,军器90件。 遵化大安口古城图 王亭贯制作 俯瞰今日之遵化大安口村 大安口关是通往兴隆、承德的要道,地势险要。有一条河自北向南直泻而下。河东岸建有炮台一座,炮台以东城墙南面建有一座长宽各150米的石城,内外包砖,石灰浆砌,南面留有一个拱门,门上方镶有一块“大安堡”石刻匾额。大安口城址平面长斜形,南北向,城址的北垣和西垣保存较好,东、南两垣坍塌较甚。墙体先用毛石白灰筑成石墙,内以碎石、黄土填心。石墙外砖包外皮,砖墙下以条石为基。墙宽4.5~5m、高5m。东垣长150m,墙宽4.5m,高5.5m。西垣厂193m,墙宽4.5~5m、高5.5m。南垣长138米,墙宽4.5m,高5.5m。在由东向西89m处有一门,现已毁坏。据了解,其结构为条石铺门道,毛石筑门垛,以上用砖起券。现只存门道,宽4m,进深5m。东北垣为主体墙的延长,东、西两端有沙坡峪台,西头有一便门,为上墙道。北垣长178m。北垣东、西两端的主体墙分别向东、向西延长。在南垣的东、西两端各有一座角楼。砖砌。平面方形,边长1.2m,高约5m。 大安口古城小城门 图片中间部分为大安口古城的留存城墙遗址 大安口村现存的大安口古城的城墙遗址 据村中杨国柱老人讲,大安口古城有众多庙宇,最大的要数城南东西两座山顶上的两个庙,玉皇庙和娘娘庙(万寿庵),此外现在村委会位置原来是三皇庙,城南有菩萨庙和火神庙,城西有龙王庙,城内北墙正中有周公庙等7个庙宇。 大安口东山上玉皇庙遗址 大安口东山上玉皇庙遗址青砖 大安口西山上娘娘庙遗址 大安口西山上娘娘庙遗址柱础石 ![]() 大安口村委会留存的三皇庙石碑座 1969年城墙被拆除,石刻匾额已不知下落。门洞内可容大车自由通过,东面城墙留有一个小拱门,只容行人进出,北面和西面未设门。该城为当时驻军的领导机关所在地,20世纪40年代,城内靠北城墙根下又称为“北衙门”。万历20年的大安口改设守备衙门题名记古石碑上面有清晰的记载,证明大安口城曾有守备衙门。50年代城北面还有“射箭台”、“小战壕”、“大战壕”、“拦马墙”、“大拦马墙”的遗迹。 ![]() ![]() 万历20年的大安口改设守备衙门题名记古石碑 ![]() 大安口古城南城拱门遗址 城南1000米左右是一片平,人们称之为“教场”,是练兵之地。到20世纪60年代还留有几个“拴马石”。“拴马石”为一块梯形体的石墩,石墩的上面和一个侧面凿有通孔,作为拴马之用。60年代末期搞农田水利建设时和其他乱石一起都被埋入地下,修成大寨田。 ![]() 大安口长城文保牌 大安口村、村南、村东还留有修长城时的砖窑遗迹,现在只剩焦土废墟。修长城时所用基石的石场,在现在的汤泉乡鲇鱼池东沟。大安口关门东侧炮台附近在20世纪40年代还存有数门铁炮,大炮约有1.5米长,小炮长约60厘米,大炮称“将军炮”,小炮称“牛腿炮”(因其高度约有牛腿高)。使用时炮筒里先装火药,然后再装小铁球,装好后点火即可。为保证炮身安全不被炸裂,“将军炮”的炮身还装有两道铁箍,后被我八路军兵工厂收走。后来百姓拆城墙时发现的铁瓦刀有18斤之重(现已无存)。现关城只留城基残址。 ![]() ![]() ![]() 今日之大安口长城 1981年9月遵化作家韩宇在大安口写诗云: 北奔乱马乱山驰,南去川原一纵之。 界断群峰辽阔地,曾经锁钥占天时。 庙对娘娘与玉皇,中分一水绿环庄。 庵称万寿庵无影,秋至弥山板栗香。 形象而深刻地概括出了大安口古城的优美风光。 ![]() 大安口村一角 ![]() 大安口村一角 大安口城不仅有优美的古建筑,还有悠久的历史,有很多的历史故事。1629年(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十月初二,清太宗皇太极为了侵占中原,率领10余万八旗大军,避开袁崇焕防守的关宁锦防线,以蒙古喀喇沁布尔噶为向导,取道蒙古。十月二十六日突破明蓟镇中路的大安口、洪山口、龙井关等关寨,十月三十日包围并于十一月初三日攻克了遵化县城。此时的皇太极统领的清军势力如破竹,数日之内一举攻破马兰关至喜峰口关之间100余华里的长城要隘,进逼京师(今北京),袁崇焕闻讯星夜驰援,统率诸路援军重创后金军于广渠门外。但崇祯帝听信谤言,中皇太极的反间计,以袁崇焕“私通”后金军罪,将其逮捕入狱,被冤杀于北京。这就是明亡清兴重要转折点——己巳之变! 爱新觉罗皇太极 ![]() 后金攻城图 离开大安口村,村里的古城墙、寺庙、长城,处处散发出文化的气息,一景一物记载着精彩的历史故事,令人留恋不已。这就是历史底蕴深厚的遵化,几乎每一个小村庄都有着美丽动人的来历,等待着人们去挖掘。编者会继续努力着,让历史文化的馨香历久弥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