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管里薄皮大馅“饺子”不断引发心绞痛

 可爱的欢欢乐乐 2020-09-2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心脏中心收治一位患者老罗。老罗的就医过程特别辗转——他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内,接受了三次冠脉造影。

为什么这么频繁?因为每次心绞痛发作特点很典型,每次做造影都能发现冠脉病变,而且又是不太稳定的病变,但又没有进一步采取治疗措施。因为老罗的前降支还有个心肌桥。

心肌桥,是心脏的大血管长到了肌肉里面,心脏每一次收缩就会“掐脖子”,把血管“掐细”。当情绪激动或其他原因使心跳变快,心肌桥就把血供给掐断了,这样便会产生心肌缺血症状。

但是,心肌桥没有办法解释老罗在睡眠中出现的心绞痛,因为睡眠时心跳其实是很慢或者很平稳的,但老罗依然没有任何减轻。因此,心肌桥被排除了。于是老罗在两个月的时间内,来到第三家医院,在心脏中心接受了第三次冠脉造影。

既然前两次的造影不能清晰查明病因,那么就选择更高的技术——OCT。

亮亮的部分,是老罗血管内膜些许增生,但总体上看,内膜还是比较完整的。

但这个部位发现了一个斑块,长在血管内膜下,不过几乎已经没有内膜了,内膜只剩薄薄一层。一旦血流变快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导致这个地方一破,或者引起血管痉挛,或者血小板被激活聚集,局部形成血栓,阻断血流,造成急性冠脉事件。

这个部位,类似咱们吃的饺子,可以说是“馅儿大,皮儿薄”。

OCT技术终于查明心绞痛真相,心脏中心医生决定,不置入支架,药物治疗。

老罗的血管其实是有问题的,并且问题并不只局限于心肌桥病变,而是因为血管的内膜没有完全覆盖住他的血管病,有一些斑块已经产生了侵蚀甚至是破裂,刺激冠脉血管出现痉挛,血管内产生了血小板聚集,就诱发出他的心肌缺血症状了。既然如此,使用一些抵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就会发现症状显著减轻。

老罗使用抵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极大降低,症状也显著减轻。

虽然OCT技术成功查明老罗的病因,但是,这并不是说明OCT技术比造影高超。

所有的检查、所有的手段都是为了诊疗服务的,并不是说哪一种手段是最优的或者最有效的。在疾病诊断中,目前为止没有发现有万能钥匙,没有的。就像警察破案一样,警察在人与人之间抽丝剥茧破案,医生在人体上查找蛛丝马迹破案。病人出现症状,这个症状就是一条线索让医生去怀疑,通过这个怀疑再进一步选择对应的检查手段找证据,来证明这个怀疑是不是正确的,或者方向是不是对的。

吴航宇,中共党员,医学博士,主治医师。

01 临床工作

从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与急救工作10余年,擅长内科急危重症,尤其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病急危重症的救治。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各种急救操作技术。组织参与连续血液灌流、支气管镜、血气分析、心肌酶谱、PICCO、急诊PCI等技术的开展与应用,为科室诊疗水平及效率的整体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涉及临床药理、行为药理、分子生物学、离子通道、细胞信号转导等多学科综合科研,具备较好的科研操作融合能力,具备一定的科研设计素质。

02 学术成果

撰写和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编著书籍2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