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完美结局——灶王爷来了(三三)

 启明灯 2020-09-21

亲爱的灯芯们,大家好!今天为大家播送《灶王爷来了》的大结局。 

如是三年,年五十岁,乃万历二年甲戌会试,张江陵为首辅,辍闱后,访于同乡为子择师,人交口荐公,遂聘赴京师,公挈眷以行。张敬公德品,为援例入国学。万历四年丙子,附京乡试,遂登科。次年中进士。

一日谒内监杨公,杨令五子出拜,皆其觅诸四方、为己嗣以娱老者。内一子年十六,公若熟其貌,问其籍,江右人,小时误入粮船,独依稀记姓氏闾里。公甚讶之,命脱左足,双痣宛然,公大呼曰:“是我儿也!”杨亦惊愕,即送其子,随公还寓。公奔告夫人,夫人抚子大恸,血泪迸流;子亦啼,捧母之面而舐其目,其母双目复明。

公悲喜交集,遂不愿为官,辞江陵回籍。张高其义,厚赠而还。

公居乡,为善益力;其子娶妻,连生七子皆育,悉嗣书香焉。公手书《遇灶神记》、并实行改过事以训子孙,身享康寿八十八岁,人皆以为实行善事回天之报云。

为了完整,我们从头回顾一下。

俞先生年少有才,十八岁就考中了秀才。他还与同学组织成立文昌社,然而,最初的他,做善只是流于形式而已,内心并没有多少感觉。他的生活过得出奇的悲惨。一个儿子丢了,女儿还有一个在身边。其他七个孩子全都没活下来。家里总是揭不开锅。这样的日子,一直延续了三十年。

俞先生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他每年年底都会给灶王爷写疏,想通过灶王爷向上天转达他的困惑和不平。

然而,并没有什么效果。直到有一年除夕,一位姓张的不速之客,来到了他的家里。

张先生指出了俞先生的问题,告诉他,要改善生命,必须把贪淫、客气、妄想诸杂念,摒除干净。念头出来也不怕,但要只理会善一边。

于是俞先生改号“净意”。

做事时,要诚诚恳恳,无论能行不能行,都要让善意圆满。

从此以后,俞净意先生也不再计较事情大小、自己忙闲、别人是否知道、条件成熟不成熟,都高高兴兴,耐心去做。他还将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大家分享,既不令他人起烦恼,也不在乎别人能不能理解自己。

这样坚持了三年,俞先生五十岁了。这一年是万历二年甲戌年,西元1574年,这年会试(参阅《明朝科举咋回事》)完后,正值首辅张居正要给儿子在江西同乡里找一名老师,大家都推荐俞先生。于是俞先生就带着家属,到京城去工作。张居正很敬重他的德行,就推荐他进国子监读书,成为了一名后备干部。

万历四年,丙子,在京城参加了乡试,终于考中了举人。第二年,又考中进士。

这一天,俞先生去拜见太监杨公公,杨公公让自己的五个干儿子出来行礼。这五个孩子,都是他从各地寻访到的,以备将来给自己养老。

其中有一个孩子,十六岁,俞先生怎么看都觉得眼熟,就问他老家是哪里的。那孩子回答说:“我老家是江西的,小时候玩耍,跑到人家运粮的船上了,就再也回不了家了。记得好像我也是姓俞,家乡街道的模样现在还能依稀记得。”

俞先生惊呆了,他让孩子脱掉左脚上的鞋,竟然、果然脚上有两颗痣,赫赫然长在那里!

俞先生大呼道:“你就是我的儿子!就是我的儿子!”

杨公公也惊呆了!就把这个孩子送还给他,并送他们回到住处。

俞先生一路跑着,一路喊着夫人。夫人与孩子母子相见,抱头大哭!夫人两只眼睛都哭出了血泪,孩子也是哭的稀里哗啦,他捧着妈妈的脸,用舌头去舔妈妈的眼睛,夫人竟然双目复明了!

俞先生悲喜交加,经历了这些事情,一下子觉得做官也没什么意思了,就辞别张居正,想要回到老家。

张居正很敬重他,赠予他很丰厚的礼物。

回到家乡,俞先生更加努力行善。他的儿子结婚以后,一连生了七个儿子,个个都养大成人,并且都继承了书香门风。

俞先生亲笔记录下来这段经历,如何遇到灶王爷、如何实行、如何改过,用这些亲身经历来教导子孙。俞先生自己健健康康,活到八十八岁。

乡里大众都评价说,这是俞先生努力实行善事,回报上天。


启明灯编辑组 整理编辑。 欢迎在底部评论,说你想说,共同提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