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十八芝

 zqbxi 2020-09-21

十八芝是1625年十二月初二日,在台湾北港溪出海口,以祈天推派郑芝龙为首的18位结拜华人海盗商人(名为天祈,实为郑芝龙弃郑成功生母,另娶颜思齐女儿),十二月十八日成立水师军;在成立十八芝后开始以两年时间,消灭明朝水师提督俞咨皐统领之福建、浙江水师及买办武商「漳州帮」许心素,后被明朝招抚分裂:降顺明朝者为郑芝龙一官党,不降顺者陆续在1636年以前在海上及闽、粤沿海各岛被郑芝龙擒服。

成立背景

明天启四年(1624年),颜思齐等因不满日本德川幕府的统治,密谋起事造反,参与日本人民的反抗斗争。

关于颜的资料多来自具有小说性质的清江日升《台湾外记》。该书描述,颜思齐精于武艺,早年因遭宦家之辱,杀其仆人而逃往日本。在日本数年之后,家境逐渐富裕,又仗义疏财,广交豪杰,号称日本甲螺(海盗头目)。当时的华人至日本经商,多至长崎,而长崎的华商之中,又以福建泉州晋江人的船主杨天生与颜思齐最要好。因见当时的日本江户幕府文恬武嬉,暮气沈沈,颜思齐遂与杨天生、郑芝龙、李德、洪升、陈衷纪等二十六人结拜,预备造反。结果事情败露,出亡海上,陈衷纪建议逃往台湾。

另有学者根据荷兰东印度公司史料判断,颜思齐是李旦的二把手,负责李旦在台湾的活动和实际运作李旦的武装集团。(^汤锦台,《开启台湾第一人郑芝龙》,页120-121。台北,果实,2002年。)

过程

农历六月十五日,颜思齐与杨天生、陈衷纪(漳州海澄人)、郑芝龙(泉州南安人)等二十八人拜盟为兄弟,立下誓言:"生不同日,死必同时"。众推思齐为盟主。不幸事泄,幕府遣兵搜捕,思齐率众仓惶分乘十三艘船出逃。驶至九州西海岸的外岛洲仔尾,陈衷纪建言:"吾闻疏球为海上荒岛,势控东南,地肥饶可霸,今当先取其地,然后侵略四方,则扶余之业可成也。"

农历八月二十三日,思齐率船队柢海湾,在笨港(今台湾北港)靠岸。思齐见岛上地肥水美、大片荒野未辟,决意在此开疆拓土,干一番事业。乃率聚伐木辟土,构筑寮寨。是时,土番以为外敌侵犯,聚族攻击。思齐遗人加以安抚,商定疆界,互不侵扰。在笨港东南岸的平野(今新港),思齐规划建筑了井字型营寨,中间为大高台,使之成为组织指挥垦荒的中枢。与此同时,派杨天生率船队赴漳、泉故里招募移民,前后计三千余众。

颜思齐将垦民分成十寨,发给银两和耕牛、农具等,开始了台湾最早的大规模拓垦活动。垦荒需要资金投入,颜思齐挑选了一批有航海经验的漳、泉人士,以原有的十三艘大船,利用海上交通之便,开展和大陆的海上贸易;同时组织海上捕鱼和岛上捕猎,发展山海经济,以解决移民生产和生活的物质需要。

天启五年(1625年)九月,思齐和部众到诸罗山捕猎,豪饮暴食,不幸染伤寒病。数日后竞一病不起,英年早逝,年仅三十七岁。临终,他召众人告之:"不佞与公等共事二载,本期创建功业,扬中国声名。今壮志未遂,中道夭折,公等其继起。"颜思齐故后,众推郑芝龙为盟主,继续拓垦大业。

成员

郑芝龙 (郑成功生父)

郑芝虎(芝龙弟,逮捕刘香时作战阵亡沉於海)

郑芝豹

郑芝莞

郑芝凤

李国助(日本华侨侨领李旦之子)

杨天生(被李魁奇戮害)

陈衷纪(被李魁奇戮害)

施大瑄(清大将军施琅父)(辅助郑成功)

洪旭(辅助郑成功)

甘辉(辅助郑成功)

杨六(郑芝龙擒)

杨七(郑芝龙擒)

钟斌(郑芝龙擒)

刘香(郑芝龙迫自尽)

李魁奇(郑芝龙擒)

何斌(投效荷兰)

郭怀一(投效荷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