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好书再经典,让孩子过早接触反而害了孩子

 昵称32937624 2020-09-21
这些好书再经典,让孩子过早接触反而害了孩子

前段时间看了一篇关于孩子学习古诗词的文章,里面有个很有趣的观点:

这些好书再经典,让孩子过早接触反而害了孩子

孩子学习诗词,是非常讲究阶段性的。在孩子十二三岁对诗词有感悟力之前,对诗词的选择要慎之又慎。避免孩子在有感悟力之前,对那些优秀的诗句有了免疫力。很多家长刚开始教授孩子诗词时,通常会优先选择名篇。他们也许想不到,在他们得意地让孩子背熟那些诗句的同时,孩子却可能因此永远丧失了对诗句的真正体悟。

由古诗词的学习,我联想到了孩子们对经典名著的阅读。因为偶尔开团童书,所以我比较关注绘本、桥梁书的新书资讯,有时候会浏览到一些世界经典名著的少儿读本。我们读书的那个年代,在书店里也会看到各种缩减风格的学生版世界名著,那些基本是面向初高中生的,给嫌原著字多但又要应付考试的童鞋省了不少事(抱歉,这类书在我看来,的确只剩这个懒人备考功用了)。但现在的绘本版世界名著,光看宣传海报就觉得它可以上天了,例如这样的——

这些好书再经典,让孩子过早接触反而害了孩子

毕竟我们看的不是原著的中古英语,莎士比亚的确不难,如果他们指的是通俗故事里的常见情节:阴谋、复仇、误会、殉情……三言两语讲清故事框架,三岁小孩都不会感到费解。

但是,哪怕只是一句烂大街的“To be, or not to be”,想让10岁小孩了悟其中的一两层涵义,都老费劲了(神童请息怒且绕道)。另外,即使读了完整的朱生豪译本,也未必能感受到所谓的优雅和从容;而孩子只读了老套的故事梗概,怎么就get到这些点了呢?理解与共情能力过于贫乏,就会导致只要是看名著都觉得要贴上“优雅从容”之类空洞泛滥的标签。

还有人可能会说,甭管它缩减改编成啥样,孩子喜欢看就行。

这些好书再经典,让孩子过早接触反而害了孩子

但是,请问:这种形式,和文学大师还有半毛钱关系吗?

这些好书再经典,让孩子过早接触反而害了孩子

因应孩子在年少阶段的阅读喜好和理解水平,可以为他选择相对通俗明快诙谐逗乐的儿童读物。但不可以为了讨好孩子一时的阅读趣味,就把名著改得面目全非精华全无,还让孩子产生自己已经读过莎士比亚的错觉。

可能还有些人会说,小时候读了缩减版没关系,长大后有时间有兴趣再看原著就好。但这就像你看电影被剧透了一样,结局都知道了,再怎么耐着性子看都有点索然无味。

喜欢阅读的人大概都有同感:如果能突破语言障碍阅读原著,是一件多畅快的事。因为看再好的译文,恐怕都难以感受到来自作者的第一手震撼。那么,让孩子读经别人咀嚼消化后再缩减改编的二、三手作品,他们离大师就更远了。以前小学写作文很流行引用一句话,“阅读就是和伟大的心灵对话”。咳,改编的人说不定心灵也很伟大,但可以肯定的是,读缩减版时,对话的就不是原本那一颗心灵了。

这些好书再经典,让孩子过早接触反而害了孩子

既然不能读缩减版,那么再好的经典名著,都应该等到孩子刚刚好的年龄再开启。可能有家长会想问:刚刚好的年龄是什么?可不可以按年龄段给列个书单?这种书单上当当网就能看得到,但今天我们想说的不是这么机械的阅读方式。孩子在什么时候适合看什么书,是一件很微妙的事。生理年龄是一个大范围,而心理上的准备则更关键。

作为一个从小勉强算得上是喜欢阅读的人,下面分享一二经历,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点点参考。

我大概是小学高年级到初中阶段读的高尔基三部曲。有一回看的时候被家里一长辈发现了,她还说这孩子不用太担心她看书,连这么枯燥的书都看得进去。但实情是,我只是太喜欢小主人公的外祖母,在那么窘迫的处境中仍能对孩子释放出最大的爱意,那些文字片段在当时让我感到特别震撼。于是我以此为诱饵,让自己坚持多看一点,再多看一点。但即便我几次重读,也无法看完催眠功效如此强大的《我的大学》。无缘无故能沉下心来的孩子终归是少数。但是,特别喜欢某个人物角色、某种异域风情,或者特别孺慕某种人性光辉,都可能让人在少年时代对抗“枯燥”,把书读进去。

这些好书再经典,让孩子过早接触反而害了孩子

初一刚开始读水浒,第一次接触满篇白话文磕磕碰碰,有时候也搞不懂为什么他们动辄就打打杀杀,于是没看几个章回就放下了。没过几天开始看金庸,一套《射雕英雄传》看下来酣畅淋漓,突然又有兴致回头看水浒。在这种兴致面前,白话文已经不是事儿了。纵使金庸的侠义精神和水浒的还是有很大的差异,但不妨碍我在那个时候,借助那一点相通之处,因为金庸而去理解水浒。类型相似的书,引导孩子从通俗的入手,从自己喜欢的行文风格入手,再读经典就会水到渠成。

第一次读《红楼梦》也是在初中,其实是偏早了。早到看“贾宝玉初试云雨情”都不知为何物,还微微诧异袭人帮宝玉更衣只是婢女的本分,怎么就“自此宝玉视袭人更自不同,袭人待宝玉也越发尽职了”呢?后来一次次回看不同的章节,每次获得的感受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人读同一本书,在年少时期印象深刻的章节,和在更年长时印象深刻的章节,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和记忆力的关系不大,是人生阅历变了。就如话剧导演林奕华在他的《红楼梦》谢幕时说:“希望多年后会有重逢的机会,到时候,可能是戏变了,可能是你变了,那就是人生。”站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回望,有些书如果好到什么时候读都嫌早,那就值得反复读,读多少回我们自己说了算。这是外人所无法感知的,但孩子自己心里是明明白白的。

这些好书再经典,让孩子过早接触反而害了孩子

最后以大学阶段一个见导师的小故事作为结束。当时刚读大一,我找了一本自己感兴趣但艰涩到无法理解的书,但只读了几页就异常吃力,而且没有任何收获。但我当时有点呆,又有点用力过猛,还在读书汇报里面写自己打算坚持把它读完。导师看了后说了一句:你放一下,绕过去,先读读相关的入门读物,把基础补全了再回头看这本书。

当时我有豁然开朗,也有被戳穿的羞愧。豁然开朗的是,比起那些“刻苦发奋”的废话,我获得了学习方法。羞愧的是,过早接触无法消化的书,自己终归是知道那种所谓的“坚持”不过是做做样子,有害无益。

不要为了讨好孩子而让他看儿童版名著,也不要在他未准备好的时候让其“死磕”经典。有些好书再经典,也不宜让孩子过早接触,不然撑坏了胃口,他往往就不会愿意再尝一次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