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人咂么江南味儿——肉汤圆

 香甜夹心 2020-09-22


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小时候我对甜味儿的认知大概止步于糖耳朵蜜三刀萨其马之类的甜食,至于炒菜大略都是咸口酱香之类的。上中学的时候戴牙套很痛,偶然间发现只有一道响油鳝糊能让牙齿酸软的我卸掉苦脸,这大概是我最早对南方菜的好印象。后来长大了机缘巧合与地道的江南人家打过几年交道,惊讶地发现自己对菜里放糖这件事儿有出乎预料的接受度,去南方旅游时能在北京伙伴们皱眉撇嘴撂筷子的时候包圆儿一桌小笼包鲜甜的汤汁,甚至还能用无锡很出名的那家排骨直接拌面吃个一干二净。所以当我认识现在的男朋友,一个在江南生活了四十多年的老流氓,大概是我对那些南方美味心向往之的大成结果了吧。

但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奇怪的南方人居然对北京风味沉迷到令我困惑,大三伏天儿的也要抱着炭炉铜锅涮羊肉,站在马路边儿就直灌下肚的冰镇生豆汁儿,拿爆肚儿当正餐摆满一桌子吃到饱为止。可不管他再爱吃京味儿菜,也逃不过我磨着他带我去尝南方的味道。还记得他第一次听说我从来没吃过肉馅儿的汤圆的时候仿佛看外星人一般惊诧的表情,就好像现代城市居民面对没见过电灯泡儿的部落野人。于是他大手一挥,走,爸爸带你开开眼去,拉着我就直奔一家江南巷弄中烟火气十足的小门脸儿。馆子里人很多,一边等吃一边想象着肉汤圆的味道和口感,在大多数北方人认知中汤圆就是黏糯的薄皮子裹一满团油润甜滑的馅儿吧。其实乍一听说这玩意儿还有肉馅儿的我着实有点儿震惊,早就知道南方很多吃食都会加肉,却没想到汤圆也能做肉馅儿的。汤圆煮好后老流氓殷勤地端上来摆在我面前,眼巴巴地盯着看我尝,碗里白白圆圆的外观倒是跟甜汤圆区别不大,就是挺大一只,咬下去就发现完全不同了。我是猫舌头,很怕烫,小心翼翼地咬下去没咬到馅儿只嚼了一嘴的外皮,黏黏糊糊地粘了一牙床子。皮子很厚,又软又粘,第二口咬到内馅儿才知道这厚皮是为了那一汪肉汁不在煮的时候丢到汤里。

这肉汤圆的汤汁和肉馅儿味道很合我意,但等馅儿吃完剩一大半面皮我就犯了难,一是太黏太厚是我不喜欢的粘牙的口感,二来吃肉汤圆之前已经下肚了一碗小馄饨,实在是有点吃不下了。便东拉西扯地跟老流氓聊天儿,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怎么能把这皮子让他代劳了。没成想自己一把脆生生的北京腔调在满室的吴侬软语中鹤立鸡群一般引人注目,店小人多拼桌而坐,其他桌的食客侧目倒无妨,只我旁边同桌的老太太看着我这个外乡姑娘谈论当地吃食笑得眉眼皱纹都攒在了一起,从头到尾盯着我不放。结果几番踌躇硬是把对肉汤圆外皮的不满和着剩下的大半皮子囫囵吞下,再不好意思开口要老流氓代劳,一抹嘴拉着他就出了店门,那皮子就又黏又烫地滞留在喉咙里,费了我好大功夫才咽干净。老流氓期待地问我味道如何,我只能敷衍地说还好,心想果然还是水土不服。走了一段回味着嘴里的味道,却想着下次再吃跟老板说来一份肉汤圆不要皮,不知道会不会被轰出去,嗓子里还没咽干净就在想下次了,也说不清我到底是觉得好吃还是不好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