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解自然、节奏明快、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南坞镇一中语文教研组举行听课活动

 南坞校园奇葩 2020-09-22

南坞校园奇葩 


9月21日上午第二节,在南坞镇一中语文教研组组长李翠菊的组织下,本学科的全体教师齐聚九(3)班教室,听取晋亚齐老师执教的语文课《行路难(其一)》。

本节课晋亚齐老师教学导入富于诗意,把自己对李白的理解与解读作为切入点,制造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向往和激情。通过本诗的鉴赏,让学生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行路难》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离开长安时所作。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这首诗为古风,巧用典故,夸张的描写,象征的运用,跳跃式的结构,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诗风,全诗基调是昂扬激越、乐观向上的。

诗中“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了人生道路艰难险阻。
从“拔剑四顾”开始,诗人就表示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从而感叹过去自己那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表现出进退失据而又不甘自弃,继续探索寻求出路的复杂心理。

李白毕竟是盛唐的大诗人,他悲而不伤。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诗人用“长风破浪”比喻其宏伟抱负,接以“会有时”,肯定这一抱负有施展的时候。其坚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表现得何等豪迈、直爽!

晋亚齐老师在教学《行路难(其一)》时,设计了:读人_____了解作者;读文_____理解作品;读己_____反思收获。通过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与作品对话、与自己对话,从而让学生吸取诗歌精华,丰富学生的诗歌素养,提高学生对于诗歌的阅读和欣赏水平。

在评课过程中,大家一致认为,晋亚齐老师采用引读的方式,设置问题导入想讲的诗句,然后采用追问和感情朗读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诗人情感。课堂讲解自然、活泼、节奏明快,不但拔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平,而且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