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节气香事 | 秋分,仲秋拜月木樨香

 谦言益语 2022-01-05


说是还家未到家,

水边林下旧生涯。

昨夜月明云散后,

西风一树木樨香。

宋·黄庭坚

秋令六气中的“秋分”是仲秋中气,也是廿四节气中最重要的四时八节之一,这一天,阴阳气均,日夜等长,也是秋令之中,收获之节。“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秋分还是古时重要的祭祀时节之一,在民间习俗中则流传着中秋拜月的传统。

本期题图中的画面是近现代以老上海月份牌广告画而驰名的海派画家谢之光先生所绘《拜月图》,画中仕女左手握香合,右手似乎刚捻香丸入香炉炷香,香几上一炉一瓶,与仕女手中香合刚好是一套传统香事器具“炉瓶三事”的组合,这也说明了直至近代,江南传统香事文化仍在部分文人、画家中传承着,这幅作品中的用香细节,也打破了当下香文化圈中所认为的,中华传统香文化已经失传的说法。

中秋佳节焚香拜月,这不仅仅是民间习俗,也是中国画中的常见题材。古今流传下来的各种拜月图画中,焚香是必不可少的元素,而香器具则可繁可简,但通常的标配是“炉瓶三事”,即:一个香炉;一只香合;一只筯瓶,瓶中插一双香筯一柄香匙。最简单的陈设,只摆放一个香炉亦很常见。

宋画里的拜月图

清代顾珏款竹雕二乔拜月图笔筒

拜月用香首选当属木樨香。

木樨即桂花,是农历仲秋八月的当令花木。仲秋绽放,香气清甜,又称秋香。明代周嘉胄所著《香乘》卷九“香事分类”中木樨香条释:“木樨香,采花阴干以合香甚奇,方载十八卷内。”

《香乘》卷九木犀香条

古时庭院绿植,讲究门前左右分别栽种一株金桂一株银桂,象征着双桂当庭富贵吉祥。宋代诗人王十朋的绝句《双桂》云:“先人植双桂,馨德满吾庐。不老儿孙长,联芳合似渠。”诗中以双桂喻家族传承品德之馨香。

成语“蟾宫折桂”则以自月宫中折取桂花一枝而喻科举中的。传说月亮上的广寒宫中有一株由爱恋天女嫦娥的凡夫吴刚以心血化生出的桂花树,因越界之爱违反天规,玉皇令吴刚入月宫中,每天砍伐这株桂树,每砍一刀吴刚则心痛无比,但只要吴刚对嫦娥的爱忠贞不渝,这株桂树就不会被伐倒。所以桂花的花语象征着贞洁与崇高。宋代张敏叔所撰“名花十二客”中,封桂花为“仙客”。

在佛教禅宗灯录《五灯会元》卷十七中,还记载了自称为“香痴”的宋代文人黄庭坚一则“晦堂木樨香”的悟道公案,苏州著名古典园林留园的中心水池西侧,有一“闻木樨香轩”,即是引黄庭坚闻木樨香悟道公案为典故而建。

在上海也有一处园林以桂花而闻名,即是位于桂林路漕宝路口的桂林公园,他的创建者与黄庭坚同姓,是近代上海滩风云人物黄金荣。桂林公园中栽培了廿余个品种的桂花树一千余株,从桂林公园南门进园,步道尽头即是“问香亭”,应是桂林公园里的品香佳处,只可惜问香亭目前并未开放。如能精心修缮规划一番,倒是传播江南传统香文化的一处好地标。

作为传统节日的八月十五中秋节是团圆节,以木樨香来拜月焚香,可谓“月中桂、花中桂、香中桂”一香三喻:情长久,人长安,家美满。

关于木樨香的做法,在《香乘》卷十八“凝合花香”中录有木樨香方八个,卷廿四“墨娥小录香谱”中录有藏木樨花的方法和木樨印香方一个、木樨香珠方一个,对此香有兴趣并且动手能力强的朋友可参考古籍所载香方一试。

《香乘》卷十八 木樨香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