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尔茨海默症真的无药可治吗丨混乱博物馆

 zsw77792 2020-09-22

我们在上集讲了阿尔茨海默症到底是怎么回事,本集会聚焦于医学界做了哪些努力工作。以及,家庭中的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进行预防,治疗与护理。让病人活得有一点点质量,活得有一点点尊严,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可能是我们自己的未来。

-文字稿-
 

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困惑、迷失于自我记忆的迷宫时,医学界一直在试图治疗这种疾病。

500

在上一集中我们已经知道,关于阿尔茨海默症的两种主流病理假说:beta类淀粉样蛋白假说和tau蛋白假说。制药业一直想针对这两种病理特征,开发出根本、有效的治疗药物。自1998年到2017年的20年间,全球146个阿尔茨海默症药物研发中心都做出了类似的努力,投入了数以百亿美元计的研究经费,却均以失败而告终。

500

500

曾被寄予厚望的药物,由美国百健公司和日本卫材公司联合研制的阿杜那单抗
   C6472H10028N1740O2014S46
   ),正是基于beta类淀粉蛋白假说,旨在清除脑部的淀粉样蛋白沉积。但在2019年3月初步实验后,却得出了无法证明该药效果的结论。

500

极具戏剧性的一幕是,半年后的10月22日,研发者又宣布,在进一步扩大了实验范围,采集了更多数据之后,发现在高剂量组对于早期患者的认知官能有了显著的改善。他们计划于2020年向FDA递交许可上市申请。

500

然而即便成功上市,阿杜那单抗也有难以回避的问题:

第一,该药物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例如脑水肿现象。

500

第二,在两个独立的临床试验当中,只有其中一个的高剂量组显示出了统计学差异,而另外一个没有。目前原因不明。

500

第三,两项临床试验招募的都是早期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也就是现有药物临床数据显示只对早期患者有意义。

500

第四,剂量太小又难以发挥药效;而高剂量使用阿杜那单抗,对于每个早期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尤其是中国患者是否都有效(尚未在中国境内做临床试验),乃至对于晚期患者是否有效,这些都还是未知之数。

500

如此种种,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们对这种疾病的了解不够透彻。

不过,阿尔茨海默症也并非完全无药可用。因其病变特征,除了我们前面已经提到的beta类淀粉样蛋白假说和tau蛋白假说,还包括神经元缺失、突触损伤和神经递质水平下降。目前对其他的病理特征暂时还没有什么好办法,但是神经递质却是一种相对容易操作的东西。

500

我们知道,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并不会直接相连,在它们的突触之间存在一个20纳米左右的间隙,当一个神经冲动到达时,就会由这一侧的突触小泡将一些储存化学物质放出,像飞鸽传书一样送往下一个神经细胞,这也就是神经递质,比如著名的多巴胺、内啡肽、血清素等等。

500

下一个神经元上,又有着被称为受体的蛋白质,专门捕捉结合特定种类的神经递质,以此获得前面想要传达的信息。

500

正是以这种方式,人类大脑中八百亿个神经元之间,形成了大约一万亿个突触连接,是一切记忆、情感和认知能力的基础,

500

而在皮层海马体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神经递质之一,就是乙酰胆碱。正常情况下,它们与突触上的受体结合后,在几秒钟内就会被乙酰胆碱酯酶(AchE)迅速分解为胆碱乙酸,并被神经细胞回收合成新的乙酰胆碱,留待下次使用。

500

但在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大脑中,乙酰胆碱的合成水平明显下降,乙酰胆碱酯酶(AchE)却有些过于勤勉:每一个乙酰胆碱酯酶分子能在一秒钟内解决掉大约25000个乙酰胆碱,这就造成了神经递质的严重不足,继而导致记忆和认知能力的下降。

500

所以虽然没有办法挽回神经元和突触的损伤,但是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就可以提高乙酰胆碱的水平,加强突触功能,从一定程度改善病情。目前大多数获得上市批准的阿尔茨海默症药物,都是基于类似的原理,主要适用于早期和中期患者。

500

500

这类药物依然有着不可忽视的副作用,导致很多病人不愿长期服用。更重要的是,作为只是针对症状改善的药物,并不能彻底阻止疾病的继续发展,更无法治愈。

500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不论作为病人家属或是潜在的病人,我们应该如何直面这样一种疾病。也就是:预防治疗护理

500

从预防的角度讲,保持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多用脑、多运动、健康饮食等等,都可能对预防阿尔茨海默症起到一定作用。

500

而对于治疗来说,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要尽「早」,早发现早治疗,至少可以减缓症状的恶化速度。

500

比如在阿尔茨海默症早期,敏感的人能够感觉到自己的记忆力在下降。但是,因为这一疾病多发于65岁以上的老人,他们有着自己作为长辈的骄傲,于是就常常通过回忆往事来掩饰自己健忘的尴尬。

500

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该提高警惕,寻求有经验的医生的帮助,或是带老人前往具有资质的医院,进行阿尔茨海默症临床前期筛查,更重要的是,家人们需要积极地帮助他们接受事实,疾病本身并没有什么可羞耻的。配合专业医生的建议,给予药物与非药物的联合干预,可以增强患者的认知功能,减少他们在生活中的困难。

500

更进一步的想,会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患者,通常并非只是一个「患者」,而是我们的亲人。

500

为了保护他们的安全就需要注意更多细节:外出有人陪同、身上有联系方式卡片、如何保证睡眠质量、如何适量运动锻炼、帮他们选择合适的衣物。

500

500

而在沟通时,也有一些小技巧:比如每次都主动介绍自己是谁,尽量使用一些可以简单回答是或否的问题(「你吃了吗」「饭好吃吗」回答:「是」「不是」「好的」),而不要老是问「你最近过得怎么样?」这种让人为难的问题。

500

即便沟通存在障碍时,也请给予他们真诚的尊重和理解的态度,而非虚假的应付。让他们活得有一点点质量,活得有一点点尊严。

500

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可能是我们自己的未来。

  家里老人不记事,真的是老糊涂了吗

  中国儿童第一大意外死亡原因,你我可能都没意识到

  你为什么还在长智齿

  怎么才能证明一款药有效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