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瑶茶大观之茶道篇》第一篇:序言

 全媒资讯 2020-09-22

瑶家茶文化是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瑶族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而源远流长的瑶家茶文化,以瑶家棍棍茶为载体,以古朴的形式传承下来,阅尽了中华茶史两千多年的历程。瑶茶以其朴素的风格,书写了自己特殊的制作工艺,茶俗,茶礼等等,以其简单的煮泡品饮方式,诠释了茶的养生护体,延年益寿,和的理念和大爱大舍的精神,并将自身融入至简至朴的大道之中。

何谓茶道?凭谁说瑶茶无道艺!茶之道在于护体养生延年益寿,茶之艺在于贻情养心,以形示道可表之。昔神农尝百草识茶,洞开咀嚼生叶三千年;巴蜀干制,干品贡赋武王启西周;晏子羮煮,蔬食嫩芽亦春秋;祭贡之珍,问马王堆茶魂;魏晋茶风,添米脂花果增香味;唐宋茶韵,茶圣陆羽碾舂焙烤制团饼。茶合丹术,煎煮点泡长安药市罢,尽显养生护体之妙药,延年益寿之灵丹。茶市初兴,促市井茶场斗汤,茶风日上,亦不乏茶事之盛景。一三九一,明洪武帝罢作团饼,令茶形改道散叶,六大茶系各千秋,色香味形入茶戏,千姿百态竞峥嵘。茶品三味诗百篇,诗词歌赋慰茶风。市井普及,开门七事茶入榜;商贾趋利,洪武太祖斩爱婿。边茶紧压,走茶马古道,不列颠商,船过海飘洋。一八四零,外国列强船坚炮利剑开国门,鸦片换茶丹,国民体弱,外夷强壮。一九四九,共产党立共和,民族兴,茶业旺,国虽贫,人刚强。至现代,土地“鸦片”悄声入,食品农残应声来,保基因防农残,食品安全第一关,千言万语问茶丹,溯本清源正茶道,考古问祖拜瑶王。

一篓篓带着浓浓烟熏味的瑶家棍棍茶,原始地传承了秦汉时期古散叶茶风,一饼饼用石磨压缩的紧压大饼茶,却彰显了魏晋紧压饼茶的古风,这是古人对剩余产品原始保存的茶品,也许存储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浓浓的烟熏味逐渐淡去,厚重的陈香味如期而至。不管是瑶家的散叶茶还是紧压饼茶都是药茶并性的茶丹,都有着极朴素而又丰富的茶文化支撑。红白喜事,节日集庆,民俗祭祀,访友迎客,赠友送礼,一包包粗茶,一块块茶饼传递着无边的情意。劳作闲遐,亲朋临门,宴请佳宾,一锅开水,一把瑶茶,喝出了这个民族的团结和气,喝出了这个民族的健康体魄,喝出了这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和谐。这是最高境界的茶文化,也是最高境界的茶道和最美的茶艺!

他们用粗茶煮水加盐泡澡除风寒等症,衍生了瑶家的茶浴。瑶家油茶令三伏暑消,令三九寒去,把茶叶与其它有特殊药性的植物拼和成茶治病,衍生了瑶家的药茶。他们延伸了茶道的内涵,两千多年一路走来,一阵阵温和的瑶家茶风,一款款朴素的瑶家茶俗,一道道热情的瑶家茶礼,融合在一个“采时粗,制时糙,泡时简,藏时燥”的瑶家古茶之中。凭借其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凭借其一茶多用的功能,凭借其生长在灵山秀水生态原始的大瑶山,因而造就了独有的灵性!虽然在唐宋饼团茶期断代,在明代散叶茶期沉默,这只蛰伏一千八百多年的“龙蛹”一定会化蛹成龙,飞天降甘霖去荡涤非安全食品带给人们千奇百怪疾病的污垢,护天下人一个健康的体魄,这就是茶道修炼的目标。研茶问茶,搜茶舍其茶,还有何茶?

据马王堆三号墓出土文物考证,其出土的茶叶为江华苦茶,为轶侯利苍之子利扶屯兵江华时所行的“兵屯之贡”。这也说明一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期物种迁徙至江华瑶山的茶树,由大乔木大叶种转化为小乔木中叶种之后,品种之纯,品质之优。加工的散叶茶品在西汉时期己成为一代名茶,由于一代王族的衰败,也由于地理因素和族群的历史变迁等诸多因素,名茶之星陨落,因而也造成了饼团茶期的断代和明清时期散叶茶制艺发展的空缺。清朝末期,大墟镇东冲村赵姓村民,学用炒青法制出了江华最古老的毛尖,品质之优享誉一时。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江华牛牯岭的绿茶产品奠定了江华为全省生态绿色茶优产区。但外地名茶产区经过长达五百年的散叶茶淬火,加工制艺早已炉火纯青,过去的江华毛尖和现在的江华绿茶与他乡名茶相比可谓相形见绌,一路走来,古江华毛尖也就淹没在瑶王古茶之中。虽然江华苦茶的茶多酚含量为全省茶产区茶叶之最,极负盛名,但一些茶场的凋蔽更能说明把江华苦茶产业建立在悠远苦茶文化之上的重要性,注重瑶茶文化茶品的研制,苦茶品种的保护,现代散叶茶制茶技艺的研习和创新,生态原始绿色有机茶产品基地建设的必要。目前,江华个别茶企己经着手对自己的茶产品在生态优势和品种优势上作文章,有的小微企业直接把茶产品瞄准古树野茶的加工,但是由于山区的“小气候”有别,树龄有别,树型树势有别等因素制约,虽然加工技艺有很大的突破,要想成为高端名茶茶品,仍有漫长的路要走,还得化大气力补短板。

大观瑶茶,可探视天下茶品。一个爱茶研茶的人,生在江华是人生幸事,江华是古今茶品同在的一块宝地,古瑶茶既是一本古书又是一部宝典,穷极终生能悟其真谛,十分难得!《瑶茶大覌》是一篇探索、挖掘、记载江华瑶茶茶史和文化内涵的一书,分为茶道篇,文化篇,茶艺篇,制茶篇和异茶篇。本人作为一名茶客,一位非专业人士的研茶见解,受知识面的局限性制约,难免会有错误和遗漏之处,还肯请专家学者们批评斧正!(文/张高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