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下方面孩子越自私,长大越不容易被欺负,家长别纠正 | 趣看天下

 沈默0j8pr61vn8 2020-09-22

“分享是一种美德”,这是我们从小听到大的道理。无论是多么喜欢的东西,只要有其他小朋友表达出想要,那我们的父母就会要求我们拱手相让,以示礼节,却忽视了这种强制性分享会给幼小的我们带来怎样的伤害。

起码现在的我,从不逼迫乐乐去分享任何东西,在有些方面,我甚至还会教他要自私一点。现代社会弱肉强食,太热爱分享的孩子很容易被欺负,因此,不如从小就教会孩子试着自私点,以免长大后错过真正重要的东西。

今天就来跟大家总结一下,哪些方面孩子越自私越好,家长要心中有数,孩子将来才能不被欺负,更不会被坏人利用,一起来看下吧。

哪些方面不适合分享

①在喜爱的人或事方面

早先我曾看过一部家庭伦理剧,内容讲述了两代人之间的爱恨纠葛,其中就牵涉到共同爱上一个人的问题。

从小习惯了分享的人,长大后很容易迷失自己的本心,忽略掉内心真正的欲望,以至于在事业或者感情方面做错事。小孩子也是一样,从小被父母强制要求分享,会让孩子误会自己不配拥有任何喜爱的人或物,从而放弃去占有。

这种放弃,就是物权意识的丧失。

家长或许不明白物权对孩子意味着什么,当一个孩子因为发自心底的喜爱去获得拥有一样东西的时候,强迫分享会让孩子在瞬间失去兴趣。发展到人脉关系方面,就会造成孩子对社交的不积极不主动,长大后容易被他人利用。

最重要的是,当孩子不再对喜爱的人或事产生兴趣的时候,孩子的人生就会丧失主动性,也不再有个人底线。当孩子认为自己得到了也会失去的时候,那从“获得”阶段就会主动退让,甚至退缩。长大后即使面临机遇,错过的概率也会更大。

②在对自己的爱方面

曾经有人说过,爱人先爱己。对此,我深以为然。

现实中,太多问题的产生都源于孩子不够爱自己,没有重视个人价值,或者错估自己的能力,导致一系列事情扩大化。因此,在爱自己这件事上,我认为孩子越自私越好,越看重自己越好,这样才能避免自我牺牲。

在我周围,我看到了太多为了家人或孩子奉献人生的故事,他们没有自我,个人所有的成就感都通过他人的需要获得,最终把自己的生活过得一团糟。

这里要提醒下各位,奉献要有度,不然就会变成讨好型人格。而一个不懂得爱自己的人,就很容易被欺负,不自尊的人得不到他人的尊重,小孩子也不例外。家长还是让孩子明白,自己的感受最重要,不要逆来顺受、委曲求全。

自私的孩子为何不容易被欺负

说到“自私”,家长总认为这是一个坏毛病,中国是人情社会,太过自私不会让自己出门寸步难行吗?事实上,还真的不会,因为分享也是充满界限的。三毛曾说过一句话,牙刷与丈夫不可分享。放到现实中,一个代表物质,一个代表精神。

孩子的世界很单纯,但长大后面临的社会就要复杂多了。身为家长,我们必须让孩子明白自我保护,在上述两个方面自私一点,反而无伤大雅。

那么,为什么自私的孩子不容易被欺负呢?原因有三:

①懂得捍卫个人利益

现实中,但凡被欺负的孩子,无一不是因为脸皮薄。我小时候曾经历过校园霸凌,连值日的时候都会被欺负,直到一次我忍无可忍,跟学委大吵了一架,整个年级的教学楼都能听到我的大吼,我在班上的地位才发生改变。

如今想来,无非是因为性格原因不懂得反击,但自私的孩子不会这样,他们从一开始就明白个人利益的分界线在哪里,养成了“过线就反击”的条件反射。而这种懂得捍卫个人喜好的孩子是不可能被欺负的,长大后也是如此。

②不在意他人的看法

就我观察,自私的孩子大多不在意外界的看法,他们个人价值和成就感的获得从不依赖外人,他人的眼光都属于可有可无的存在。面对这种孩子,外界自然无法轻易撼动对方。

不知道大家是否发现了,一旦你把外界的目光隔离在生活以外,你的选择范围就会骤然无限制,只要不侵害他人利益,你可以尝试一切可能,成功的概率也会更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