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青做青,看天做青,才能把岩茶做“活”了

 茶人老武 2020-09-22

五月份的武夷山,离不开做茶两个字。走到茶山脚下,满眼郁郁葱葱,闲逛到茶农人家,阵阵茶香扑鼻而至。

这个时节的武夷山,是如此诱人,如此婀娜,引得天南海北的游客蜂拥而至。为了一赏当地迷人的自然风光,更为了一睹武夷岩茶是如何诞生的

说到武夷岩茶是如何诞生的,其中一道很重要的工序,那便是做青了!

当地的茶农经常念叨着这样一句重要的口诀: “看青做青,看天做青”,你得把这句口诀牢记于心,运用自如,你才能把岩茶给做“活”了

我们先来说说这个“看青做青”

你别看那一片片鲜叶似乎长得都一样,其实每片鲜叶都有着自己的个性,在做茶过程中,你首先得尝试与“他们”交朋友,经常关心“他们”。

别以为摇青就是让“他们”聚集在一起,然后使劲摇晃着,就能出好茶了。

其实不然,制茶师得时刻关注着鲜叶的变化,操心的地方还不少呢,用眼睛看看,用鼻子嗅嗅,用手摸摸,身体的各个器官都要调动起来,给他们全方位的呵护,即时调整。让他们能发挥出最佳的品质状态,散发出最独特的个人魅力。

叶片的形态,老嫩度,含水量等的不同,也会影响摇青模式,哪些该轻摇,哪些该重摇,就看制茶人的功力了。

至于“看天做青”

大家知道,做茶很受天气的影响,做茶季,茶农们最怕遇上下雨天了,前几天武夷山降水量过大,一些茶农很忧桑,“水煮茶叶”不好做,最利于做青的天气,是晴朗的北风天,白天晴朗,夜间凉爽。

雨水青的含水量较大,内含物质会被稀释,后期制作中,走水的时间就要拉的更长。而且雨水青湿哒哒的聚集在一起,很容易粘在一起,可能会产生闷味。老天爷的心情我们无法预测,该下雨的时候还得下,可面对雨水青,制茶师还能人为挽救,减少损失。

到了晚上,摇青间的环境也得好好把控,包括空气的温度、湿度、新鲜度等因素。比如,温度范围在24-26℃最适宜,相对湿度在70-85%最适宜。当然这些温湿度也不是定死的,在做青前期和后期,温湿度也要作相应的改变。

总之,要做出茶青最理想的状态,实属不易,需要长期的实践经验,才能慢慢悟出里头的门道,才能赋予岩茶最精彩的“生命”

【END】 

与我们一同喝茶、说茶、玩茶

下方海报,扫码报名~

——  点 击 图 片 阅 读 精 彩 文 章 ——

海拔越高,能代表岩茶的品质越好吗?

岩茶品种成百上千,为何大家只知道大红袍、水仙、肉桂?

"明前茶,贵如金" ? 对不起,武夷岩茶不凑这个热闹!

为何泡岩茶的首选茶器,是这最简单的盖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