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好友跟十三夷喝茶,期间聊到他去年买了一罐正山小种红茶,刚开始满怀期待喝的时候,滋味很淡,就将它闲置在一旁了。最近,又偶然间翻了出来,再喝时竟然发现滋味甜了不少,口感也上升了一个度,仿佛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实这都跟多酚类物质的氧化产物——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的变化有关,这“三素“会影响红茶的品质。
总的来说 茶类科研人员就对红碎茶做过专门的研究,结果表明:红碎茶贮藏过程中多酚类物质总趋势是下降的。 从时间上划分是贮藏头三个月,含量由贮藏前的12.60%下降至11.68%,降幅仅为7.30%,偏小;贮藏至第六个月,含量急剧下降至10.45%,下降幅度高达17.06%。 第六个月之后,茶多酚基本稳定在一个相同水平上,降幅会逐渐变小。直到储藏够12个月,多酚类物质绝对值减少了2.44%,减少幅度19.37%,变化详情如下:
了解完红茶内多酚类物质的变化趋势,接下来十三夷带大家一个个解读“三素“是怎么变化的。 茶黄素直接影响着茶汤的汤色明亮鲜艳程度、滋味鲜强度等。 从研究结果看 茶黄素在前两个月的变化是很平稳的,等到贮藏了5-6个月,含量会上升,而且增幅达9.10%;但是贮藏6个月后,含量又急剧下降,下降幅度高达15%。从第6个月后开始,茶黄素都稳定在同一水平线上了,只是在逐步缓慢下降。 这个数据告诉我们,短期贮藏红茶(比如半年),是有利于提升红茶品质的。
茶红素是汤色“红”的主要成分,收敛性较强,滋味甜醇。 从研究结果看 贮藏前3个月,茶红素的含量略有下降,等到贮藏了16个月,才是茶红素含量的巅峰期。第16个月之后,茶红素又开始逐步平稳下降。要注意的是,茶红素含量的巅峰期恰恰就是茶多酚类物质含量的骤减期和茶黄素含量的剧增期。 这也告诉我们,茶黄素和茶红素含量一起增加,是有利于红茶品质转化的。
茶褐素能让茶汤汤色变暗,茶汤滋味变淡,可以说是茶黄素和茶红素的死对头。 根据研究表明 茶褐素的含量会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贮藏头3个月加幅度还比较小,贮藏到6个月的时候,含量由贮藏前的6.6%急增至8.16%,直到贮藏结束,含量增加至10.1%。
这个时候茶友们会疑问:贮藏到6个月的时候,茶褐素含量明明增长明显,红茶怎么会在这时候品质更好呢? 其实,茶褐素的含量低于10%时,茶汤变暗变淡一点都不明显,而且这个时间段茶黄素、茶红素也在增加,茶汤也就加强了甜度和亮度。 总而言之,刚做好的红茶还没有完全剔除“火气“,滋味也就更加霸道,建议茶友们贮藏个半年几个月再喝,滋味会更甘醇呦~ 【END】 与我们一同喝茶、说茶、玩茶 下方海报,扫码报名~ —— 点 击 图 片 阅 读 精 彩 文 章 —— 喝茶,你见过这些令人窒息的操作吗? 望周知!这几款茶最容易被拿来造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