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茶的品质由它们主宰,两张图看清怎么回事

 茂林之家 2016-11-02

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茶友答疑解惑。我们的原则是:不忽悠,不卖弄,不恶意攻击,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观、中立地回答您的问题。即使是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我们也会尽量做到客观。

红茶的品质由它们主宰,两张图看清怎么回事

前几天,茶友“一蓑烟雨任平生”问了懂茶帝一个问题:“红茶为什么有不一样的汤色?有的很红艳,有的很灰暗,有的很浓厚,而有的滋味又很淡?网上搜了一下,有茶黄素、茶红素之类的,太复杂了,能给我简单介绍一下吗?”

是的,如果要彻底弄清这个问题,确实不容易。不过作为一个茶叶爱好者,对其中的一些基本原理,也是应该了解一些的。今天,小懂就希望能从最简单易懂的角度来解释这个问题。往下看,图文并茂哦!

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是形成红茶品质最重要的物质,其在鲜叶中的含量以及加工过程中量与质的变化,是红茶制造中品质形成的关键。

多酚类物质在红茶制作过程中复杂的变化(尤其是发酵工序),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1、未被氧化的多酚类物质,主要是残留儿茶素,并以酯型儿茶素为主;2、非水溶性转化产物;3、水溶性氧化产物,主要是茶黄素(TF)、茶红素(TR)、茶褐素(TB)。

红茶的品质由它们主宰,两张图看清怎么回事

▲红茶多酚类物质在制作过程中的变化(懂茶帝制图,转载请注明出处)

红茶“三素”的特征及功用

红茶的品质,主要由多酚类物质的氧化产物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俗称“三素”)的组成比例决定的。

茶黄素,是红茶中的重要成分,对红茶的色、香、味及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具有辛辣和强烈收敛性,是红茶汤色“亮”的主要成分,也是汤味强度和鲜度的重要成分,同时还是形成茶汤“金圈”的最主要物质。

茶黄素与红茶汤色密切相关,其含量越低,汤色亮度越差,反之则越好,呈金黄色。

茶红素,是红茶中含量最多的多酚类氧化产物,约占红茶干物质总量的5%~27%。它色泽棕红,是红茶汤色“红”的主要成分,也是汤味浓度和强度的重要物质,但其刺激性不如茶黄素,收敛性较强,滋味甜醇。

茶褐素,是一类十分复杂的化合物,可分为透析性和非透析性两部分,除含多酚类氧化聚合产物外,还含有氨基酸、糖类等结合物。其色泽暗褐,滋味平淡,稍甜,量多,茶汤味淡发暗,是红茶汤“暗”的主因,含量一般占红茶干物质重的4%~9%。

看文字太累了,小懂整理了一个表格,亲们一起来看看吧!很直观哦!文字记不住,保存表格就行啦!

红茶的品质由它们主宰,两张图看清怎么回事

▲红茶多酚类物质在制作过程中的变化(点击可查看大图,懂茶帝制图,转载请注明出处)

冷后浑

此外,红茶茶汤冷却以后(约40℃以下)常产生乳凝状浑浊,这种现象俗称为“冷后浑”,这也是茶黄素、茶红素与咖啡碱的络合产物。

是否产生“冷后浑”,以及冷后浑的颜色如何,主要决定于茶黄素含量的高低。只有当茶黄素含量较高时,才容易产生冷后浑,而且浑后呈亮黄浆色至橘黄浆色。

茶黄素含量过低,不容易产生冷后浑,即使产生,颜色也常常成暗黄浆色。

红茶的品质由它们主宰,两张图看清怎么回事

▲热时茶汤清澈,杯底图案可见

红茶的品质由它们主宰,两张图看清怎么回事

▲冷后茶汤混浊,杯底图案已模糊

小窍门

如何鉴别茶汤中茶黄素、茶红素的多少?有一招很有效:往茶汤中加入牛奶,一看便知。

如果茶汤中茶黄素多,茶红素少,加入牛奶后乳色一般呈姜黄色,反之则会使乳色黄中带灰。如果茶黄素、茶红素含量都很高,乳色就较为红艳;反之乳色就显得褐黄,甚至灰暗。

这主要是由于牛奶中含有大量蛋白质,它们能与茶红素结合形成茶红素-蛋白质盐类,是红色转淡。如果茶黄素过低,便反映不出红茶鲜艳明亮的汤色。茶黄素遇牛奶后,只有一般的稀释作用。

红茶的品质由它们主宰,两张图看清怎么回事

(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您答疑,可添加懂茶帝公众号,随时随地提问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