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执念成蛊!9成收入来自房地产业务的中天金融执意要拿下华夏人寿

 全球财说 2020-09-22

作者:魏雪

出品:全球财说

但凡跨界转型做金融的公司,成功的并不多。

中天金融(000540.SZ)对向金融转型有执念,为此公司名称进行了变更、为收购一项金融资产不惜停牌一年多、一度剥离曾经的主营业务房地产业务等,可以说为了能成功向金融转型,中天金融也是拼了。

然而,有执念不代表就能快速成功。从中天城投更名为中天金融两年多后,其金融业务板块依旧深陷亏损泥沼,剥离的房地产业务又重新收了回来,为了收购华夏人寿在付出极大努力及代价后,至今看不到能够成功的希望。“401米贵州新高度”的荣誉与金融业务无关,被外界肯定而获得的奖项殊荣却仍是归于房地产。

更为尴尬的是,更名为中天金融后的经营状况看起来也不甚理想,营收连续下降,金融板块持续拖后腿,房地产收入在营收中仍是绝对主流,去年末占比在9成以上。

一家房地产公司执意要做金控集团,你看好吗?

控股华夏人寿的执念

日前,中天金融发布公告提示重大风险,公司收购华夏人寿事项存定金损失风险。公告显示,如因公司原因导致本次重大资产购买事项无法达成,则本次重大资产购买事项70亿元定金将不予退还。

为了这笔收购,中天金融已经投入了近三年时间,为了“迎接华夏人寿”,中间一度不惜剥离房地产业务,还卖出自己包括宾利、兰博基尼、法拉利等豪车在内的70辆汽车,给外界一种砸锅卖铁的感觉。

2017年11月21日,中天金融发布公告收购华夏人寿部分股权。公告显示,中天金融或其指定的控股子公司拟收购北京千禧世豪和北京中胜世纪持有华夏人寿21%至25%的股权,此次收购计划不超过310亿元。

彼时,中天金融资产规模远远不及华夏人寿,公开数据显示,华夏人寿2017年总资产为4555亿元,营业收入为1027亿元,实现净利润41亿元。而据《证券日报》统计,2018年前7个月国内寿险公司原保费排名,华夏人寿居第五位。而中天金融2017年营业收入约为158亿元,同比下滑18.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82亿元,同比下降29.18%。因此当时被称为“蛇吞象”。为了此次收购,前前后后中天金融付出了70亿的定金。

“蛇吞象”果然艰难,自公告后,中天金融步入华夏人寿漫漫收购路。

为了筹谋华夏人寿的收购,中天金融2017年8月就开始停牌,停牌时间达16个月,近500天,堪称停牌“钉子户”。在停牌期间,中天金融所爆出的新闻都与“找钱”有关。

2018年3月传出令市场震惊的消息,中天金融要剥离房地产业务,拟将全资子公司中天城投100%股权转让,转让价格246亿元,且交易完成后不再经营房地产业务。

如果这笔交易成功,中天金融拟收购华夏人寿的资金就会够了。不过,历经9个月的百转千回,出于规模和盈利的考量,中天金融又将房地产业务收回。在又收回房地产业务同时,中天金融又再次向外界表达仍将坚持推进华夏人寿股权收购的决心。

事实上,中天金融旗下已经有一块保险牌照,2019年半年报显示,中天金融间接持股中融人寿36.36%股权,为什么还要冒着损失70亿的风险执着于华夏人寿?华夏人寿的魅力就有这么大?

业内人士分析称,华夏人寿保费规模攀升,并且保持连续盈利,可为股东带来稳定的资金流。保费飞速增长的同时,该公司已连续五年保持盈利。其中2014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11.54亿元,2015-2018年,该公司实现盈利分别为14.63亿元、9.6亿元、40.76亿元、26.38亿元。截至2018年底,华夏人寿总资产达5102亿元,比2012年增长了22倍。截至1月3日,华夏人寿人力规模突破50万人。

反观中融人寿,其净利润今年上半年又重回亏损。

虽然中天金融有收购华夏人寿的执念,但惦记华夏人寿的对手并不少,华资实业、正大集团等都对华夏人寿股权有极大兴趣。

收购华夏人寿,中天金融不仅有资金能力、强大竞争对手等压力,还有一道监管红线。

按照现行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两个以上的保险公司受同一机构控制或者存在控制关系的,不得经营存在利益冲突或者竞争关系的同类保险业务,保监会另有规定的除外。

换句话,如果不是保监会特批,如果想实现收购华夏人寿,那么中融人寿或需被剥离。


房企OR金融

如前所述,中天金融在更名前叫中天城投,主营业务是房地产公司,也是贵州省第一家上市公司。

随着房地产调控的深入,其前身中天城投暗戳戳开始谋求转型,不过其转型的跨度有点大,其选择了金融为方向。2014年起,中天城投开始发力“大金融”产业布局,接连拿下多块金融牌照,并在2017年将公司名称变更为中天金融。

更名后的中天金融集团,将自己定位为首个民营金融集团上市公司,形成了以保险为龙头,以实业为支撑,以证券、基金、民营银行及其他多元化金融板块为辅翼的全产业链金融体系。

尴尬的是,直到目前,中天金融依然依靠房地产盈利为生,金融板块还属于拖后腿因素。

数据显示,中天金融自2016年起就步入净利下滑趋势。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141.3亿元,同比下降10.51%;实现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14.67亿元,同比下降29.53%。同期,中天金融旗下的基金、保险公司净利润同比前一年都下降了八成以上,分别是-84.06%和-89.01%,而证券子公司净利润更是亏了7个多亿。其中,房地产营业收入在营收中占比高达9成以上。

今年上半年,中天金融实现营业收入 73.05亿元,同比增长32.27%,取得净利润12.14亿元,同比下滑1.35%。期间,中融人寿的营业收入为45.79亿元,净利润为-3327.11万元;基金净利润亏损也继续扩大,由亏损231万扩大至6376万。

金融板块不仅拖净利后腿,甚至爆出负面舆情。

去年8月中天金融旗下P2P平台招商贷出现大规模逾期,截至2018年9月,招商贷平台累计融资184.42亿元,逾期约17.25亿元。而此时正值中天金融付完定金为筹齐剩余200多亿资金奔忙之际,对此尚无暇顾及。

喊着金融的口号,挣着房地产的钱,中天金融是房企还是金融企业?

不仅是经营下滑,债务也在攀升。

2个月前,信用评级机构东方金诚发布了《关于中天金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当年累计新增借款净额超过上年末净资产百分之二十的关注公告》,并声称:“将持续关注中天金融债务增长情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