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作文要重视三种基础能力的训练

 人生底色看语文 2020-09-22

我们的语文一向承载得太多,也一直忽略得太多。

具体到语文的考察,每一年都是综合性的,除了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有思想和情感,以及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

从学科教育立场出发看高考作文,只要“考查学生自由发表思想的书面表达和交流的能力”一条就可以。但实际情况却是,高考作文还要考查考试对象的思想品德、政治水平、国学素养、民族豪情、家国情怀以及文化底蕴等。

让一道小高考题负载许多,无疑会模糊其本来的目的,不免有走向扭曲和异化的危机。

但现实不可改变。

语文教育无疑也要有所担当,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高考作文,更是责无旁贷。“带着镣铐跳舞”,成了高考作文所面对的不可改变的事实。

深刻,清楚地了解这些基本的情况,不是给我们自己添堵,而是更有利于备考。

无论是从前的命题作文儿半命题作文,还是后来的驱动写作,以及今年的关键词作文,虽然看起来在形式上总是变化的,但内在的考核则是稳定的。

如果不能准确判断潮流,明确考试方向,或者信心不够坚定,不免会在备考的过程中出现摇摆。

可以看到的是,与科举时代“一文定终身”不同,高考作文地位不像古代那样显赫,而是与“阅读”和“基础知识应用”并列。具体的题目,也尽量避免重复考查阅读和文言,应尽量避开政治的内容,算是侧重了对写作能力的考查。

但高考作文仍有考试属性选拔功能,和自由写作、或者文学创作不同,属于典型“限制性”“任务型”写作。它需要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按规定要求、依一定标准进行写作。

那么,写作的核心能力主要有哪些呢?

  1. 1. 写作内容生成能力

“内容为王”。写作内容的本质其实是作者所记忆、所感知并在大脑中不断生成出来的信息。文章的内容要靠作者头脑中相关的长时记忆、工作记忆以及即时思索出来的信息。写作内容当然主要靠平时的生活观察、读书和思考所形成的“长时记忆”,然而,对考场作文来说,生活、读书所形成的“长时记忆”信息需要激活。

这种临场激活信息的能力,就是所谓的写作“情思”“才情”。这种现场的内容生成能力是写作技能的重要构成,其关键在于写作思维。

写作思维即作者对一个具体话题进行思索。它包括激活、联想、想象、分析、界定、分类、比较、鉴别、评价、延伸、拓展、关联、发散、聚合等多种思维方法的运用。运用这些思维方法,现场生成并梳理资料,然后将它们转化成文字材料。在此过程中,善于观察体验生活、喜欢读书思考的人,记忆里的信息自然就丰富,思考起来左右逢源,内容生产源源不断。像 2017 年全国卷Ⅱ作文题中提供的那些名人名言,只不过是思考的原料和引子,如果不会思考或思考不深不透,作文质量就会大打折扣。

可以说,写作内容生成的核心就是作者的现场思维能力。当然,这种思维能力的高低、成色的优劣,取决于作者生活、读书、思考所形成的见识和经验。“作文即作思”,作文教学是以人的思维力、创生力、表达力为核心的生活读书思维训练。

  1. 2 篇章构造能力

当有了足够的信息、思维之后,如何将它们转化为一篇文章呢?这就需要“选材、组材并构造”文章能力。这是基于文章图式经验,寻找“最佳关联性”材料,形成“结构化文本”的能力。这个过程需要基本的谋篇布局能力、遣词造句能力、多样化的篇章组织能力、构思立意能力,以及各种书面表达的能力和技巧。

  1. 3. 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当今存在“文采”重于“文笔”的泛文艺病症。文采着眼于文辞,文笔着眼于语境。评判作文主要应该看主题、材料、细节等所形成的文笔,而非一味看所谓的文采。

因为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选择与之适切的表达形式。一篇好文章,总要先看其内容是否切题、条理、丰富、清晰、新颖、有趣、深刻,然后再看其语言和形式是否得体。没有适于所有文体的通用文采。有比喻、排比、拟人的句子并非就是有文采,比如写通知就不需要这种修辞方式。

是否需要文采,取决于写作目的和话语语境。是文采华丽,还是逻辑严密,取决于文章功能和目的的需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