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公领袖”一词为何不可乱用?

 彭允好 2020-09-22

中国的汉字是人类最优秀的文字,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的结晶,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具有着独特的魅力。每个汉字、每个词语都有其特定的含义,不可乱用。

比如“领袖”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领袖”有五种解释:(1) 衣服的领和袖;(2)谓为人仪则,为他人作表率;(3)带领,率领;(4)比喻同类人或物中之突出者;(5)国家、政治团体、群众组织的最高领导人。

在一个组织系统中,能被称为“领袖”的,不仅要具有尊贵的人格魅力和影响力,还要具有出众的智慧,远大的抱负,宏大的格局,以及凝聚众人思想的领导力和权力。如,共和国的缔造者、人民领袖毛泽东;如,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的

即使在某个行业协会中,“领袖”也是特指在行业中德高望重、备受尊敬,在整个行业中具有着举足轻重地位,对行业发展具有指引方向、规范标准、并做出过卓越贡献的人。

在关公文化中,是否有人有资格称为“关公领袖”?恕我孤陋寡闻,无从得知。但至少遍查历代典籍,历数敬崇关公的忠臣名将、社会贤达,无论当时及后世名气有多大,地位有多高,都没有自称或被称为“关公领袖”的记录。

惟一有史料可查的是,有后世人将公忠体国,勋德卓著的名将称为“关公转世”,如岳飞、徐达、戚继光等;也有当世人将风骨高标,忠义可感的将军称为“活关公”,如吴佩孚、张自忠等。

但这些都只是当世人或后世人对他们的尊崇和爱戴,没有一个来自自封,或者有意图用之为自己包装的。

为什么宗教界的大德可以称为“宗教领袖”,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可以称为“国家领袖”,行业的精英可以称为“行业领袖”,唯独关公文化领域的佼佼者不可称为“关公领袖”?

首先,关公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群体智慧的结晶,是历代百姓集体意愿的精神寄托。

经过1800年来全体华夏儿女共同参与的神化、圣化的塑造过程,“关公”已经完成了由历史上关羽忠孝节义智信勇礼等的人格典范,上升为儒释道三教共尊,朝廷民间共仰,古今中外同奉的至尊至圣之神。关公也成为中华道德文化史上唯独代表“义”的化身,代名词。

各地广泛流传的关公显灵传说体现了华夏子孙对关公的信仰,展现了民众渴望关公护国佑民、斩奸除恶、有求必应的心理诉求。

其次,关公是忠义神勇的象征,被尊为“武圣”。形象威武,威灵丕显,气冲云霄。

明万历皇帝敕封关公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并提高其神权,谓其掌儒释道教之权,管天地人才之柄。上司三十六天星辰云汉,下辖七十二地土垒幽酆,秉注生功德延寿丹书,执定死罪过夺命里籍,考察诸佛诸神,监制群仙群职。

这种气质气概是关公精神的最基本展现,是维护传统的道德秩序、社会秩序的根本保障。不是涂脂抹粉,拉虎皮当大旗就能包装出来的。

第三,关公文化是道德实践的文化,是知行合一的具体规范。

拜关公的目的,是为了学关公,学习关公的忠义精神、信义精神、仁义精神、侠义精神等。不是摆摆样子,走走形式,那也不是关公文化,更非关公精神。

而且,关公精神的“义”是一种有意识的自我节制与约束。荀子说:“夫义者,内节于人而外节于物者也。”董仲舒在谈《春秋》时说:“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我不自正,虽能正人,弗与为义。

中华民族之所以把关公提升为至尊至圣之神,就是因为这个社会需要有道德规范和礼法制度,需要人民用理性之“义”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节制自己的贪念欲望。先做到了自律,正了自身,才能更好地传播传承关公大义精神,为社会做表率。

第四,信仰关公者也需要对关公有敬畏之心,有了敬畏,才会心正行正,做人做事才能符合关公精神的特征。

《关圣帝君觉世真经》中云:君子三畏、四知,以慎其独。”有了敬畏之心,才能更好地按照关公精神的要求自查自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清代第一清官之称的、四川遂宁人张鹏翮任河道总督时,于行署厅事中供奉关帝像,傍周将军持刀侍立。自设几案,端坐办事。有时集寮属商略,稍有不当,即拱手曰:关夫子在上,监察无遗,岂敢徇隐。”间有干渎者,即曰:“周将军刀利,尔独不惧耶?

历史以来,很多忠臣名将在关帝圣像都很谦卑,对关帝满怀敬畏之心。

明代思想家李贽在《关王告文》中说:盖公以正大之气压狐媚之孤,虽不逆料其诈,而呼风震霆,犹足破权奸之党;驾雾鞭雷,犹足裂谗贼之肝。固宜其千秋万祀,不同海内外足迹至与不至,无不仰公之为烈。盖至于今日,虽男妇老少,有识无识,无不拜公之像,畏公之灵,而知公之为正直,俨然如在宇宙之间也。

第五,关公在中国乃至全球华人社会的各类组织形态中,如商帮社团行会等,都是被视为“精神领袖”的,代表着最高的道德规范,维系着组织系统的有序运行。

自古“天无二日,民无二主”。能够在华人社会的组织形态中,居于“领袖”地位的,只有关公尊神一位而已。凡夫俗子不要说凌驾于其上,哪怕与神尊并驾齐驱,也不可以。

在关公信仰形成的历史进程中,武圣关公击杀那些不可一世的狂妄者的显圣灵迹还少吗?中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董侹《重修玉泉关庙记》的碑文中,记载的正是:关公显灵助战,击败了自称“宇宙大将军”的侯景。

不久前,有某所谓世界关公协会,在北京举办了一场“世界关公文化领袖”论坛,公然以“关公领袖”自居,如此狂妄,如此霸道,这简直就是“逆天”的节奏啊。

我不清楚这些人的能力和野心达到了什么样的地步了,但我相信,无论该组织有多庞大,实力有多强悍,要想自称“关公领袖”,我不会答应,十亿关公信众也不会答应。望好自为之。

作者:关公文化彭允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