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山关帝庙前的这张照片为何再次成为民众焦点?

 彭允好 2020-09-22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家庭、重视亲情、重视家风家教的优良传统。

《易经》家人卦中云:“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家庭和谐与否,不仅关系到家人之间的幸福感觉,还关系到双方父母的孝养,关系到子女的培养,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前途,关系到不良情绪对个人及社会的潜在危害和隐患。

儒家一向把“齐家”视为“治国”的前提条件,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和谐的家庭对整个社会的风气和风尚都具有着积极正面的影响。

家庭的和谐首要在于夫妇。夫妇之道是人伦之始。《易·序卦》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

阴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夫妇是最显明、最直观的阴阳关系,东汉才女班昭的《女诫》中说:“夫妇之道,参配阴阳,通达神明,诚天地之弘义,人伦之大节也。”

夫妇顺,则家庭顺,家庭顺,则事业顺,事业顺,则百事皆顺。良好的家庭环境,良好的事业基础,即是从良好的夫妇关系开始,从家庭的日常琐事中开始。

孔子说:“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夫妇之间,讲究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

平等是夫妇之间相互尊重的前提。《释名》曰:“妻,齐也。”《说文》曰:“妻,妇与夫齐者也。”

天尊地卑,男主外,女主内,只是传统哲学思想的形象表达,源自古人朴素的自然观。不是主观情感上的上下层级,尊卑贵贱的差异。《易经》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男女之间各守其位,夫妇之间各尊其道。平等相待,鹿车共挽,家庭结构自然稳定。

包容是夫妇之间相互理解的前提。男女之间因莫大机缘走在一起,结为夫妇,共同为营建爱巢费心费力。在携手走过人生风风雨雨的过程中,人总会有着各种各样的过错。相互包容彼此的过错,相互体谅其中的辛劳,一份体贴、一声关怀、一句赞美、一个微笑、一杯热茶,都足以让爱情永葆常青。

俗谚云:“夫妻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夫妻不是仇敌,无需一较高下,斗个死活。夫妇之间,包容越多幸福越多;夫妇之间,包容越多感情越浓;夫妇之间,包容越多事业越顺。家和万事兴,只有家庭的和睦,才能万事兴隆,诸事顺畅。

真诚是夫妇之间相互信任的前提。夫妇由情侣到亲情,走过了必经的人生历程,组建了血浓于水的家庭,人类社会的血脉传承由此开始。组建家庭,追求的是一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人生理想,要的是一种永恒。《易·序卦下》说:“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

真诚是夫妇之间感情不变质的基础,如同盖房子的地基,缺少了这个基础,夫妻之间的感情就会散架。互相猜忌容易导致不信任情况加剧,会引发更多的矛盾,真诚相对,以心换心,加强沟通,才能消除彼此的误会,弥合感情上的裂痕。

感恩是夫妇之间相互支持的前提。爱是相互的,懂得感恩不仅是夫妇之间共同前进和进步的精神动力,而且是建立亲密无间、永结同心的基础。感恩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够对每个家庭成员起到感化、激励和促进的效果。

夫妻之间相互感恩于对方,就能相亲相爱,共同支撑起对家庭的责任与担当,郁闷时,就会相互给予情调;落寞时,就会相互给予关怀;忧伤时,就相互给予坚强;困厄时,就会相互给予希望。家的温暖,会在相互感恩中获得真切的体现,家的和谐和安宁,也会在相互支持中获得最坚实的保障。

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夫妇和顺是家庭和谐的柱石。《女诫》云:“夫为夫妇者,义以和亲,恩以好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