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为四高剩女代言

 零壹贰012 2020-09-22

(本文照片都是我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的世界第一个迪士尼乐园里拍摄)

我为四高剩女代言

剩女未婚,父母急,左邻右舍急,亲朋好友急,毫不相干的吃瓜群众似乎也很急,有用吗?

最近,我越来越觉得剩女就是时代的产物,是国家在发展的历史长河里出现的一种漩涡,不必过分渲染,而应当顺其自然。

我为四高剩女代言

(此图中,蓝、红两色球分别代表美国国土上的单身男女分布情况)

一、有关剩女的报道

有人统计,在北京的一个高端相亲平台上,最近五年里,有28万人在关注,4万余名符合条件的单身男女参与应征。复旦、清华、上海交大,是应征嘉宾本科学校分布的前三名。26到32岁,是参与者最为集中的年龄,最大的不能超过35岁,这是主办方的上限。而清华北大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从事金融行业、高薪、照片中高颜值跃然而出的,才是最终入局的嘉宾条件。由此可见高智商高学历高颜值的单身男女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的未婚大军。

在众多的未婚男女中,女性占多数,即所谓的剩女。现在,北京剩女的数量已经突破80万,不仅高居国内第一,更是创下世界之最。接下来依次是上海、深圳、广州、成都和重庆,这些一线城市的单身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上海单身男女比例是1:4,成都的单身男女比例接近1:2,六大城市五个是剩女之都,只有深圳可称剩男之都。

我为四高剩女代言

二、造成剩女的因素

1、出生年代

如今30~35岁的年轻人,大都是独生子女。在他们出生的时候,正赶上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执行的最严格时期。凡是国家正式工作人员,无论哪个行业,只要是城镇非农业户口的工人、教师、医护人员、机关干部,等在职人员,一律都是一对夫妇只能生一个孩子,否则就被开除公职。农业户口也是生一个娃的多。

这批独生子女,不言而喻,在家没有玩伴,吃惯独食,被六位长辈宠着。在校没有兄弟姊妹情谊,独来独往,和身边的每个同学都保持着间距。

独字当头,多多少少会形成一种单身度日的嗜好。

2、成长环境

当代剩女大多出生在改革开放不久。那时,国家经济尚不发达,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很大。任何一个在职人员都不敢以身试法,只能也只敢生一个孩子,而这一个孩子,有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若生在夫妇都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家庭里,多半都是女孩。

生在知识分子家庭里的独生子,夫妇双方都会精心打造,以自己的读书阅历,不惜一切引导这个孩子靠读书走上一条光明灿烂的道路。而独生子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尤其是女孩子的性格多半是温顺乖巧,坐得住就是她们的硬功夫;死记硬背就是她们对付应试教育的杀手锏;逆来顺受的个性就是她们冲破层层选拔的保障;坚持不懈则是她们攻克通往梦想途中那一道道关卡的法宝。

我为四高剩女代言

所以,生在知识分子家庭里的女孩,在成长过程中,几乎都在与教科书打交道,家庭生活中的乐趣,对她们而言不是最有趣的事情,一次次考试才是她们的着眼点,考试成绩的高低才对她们有刺激,除此之外,都比较麻木。她们的父母,多属于科研型,培养她们的时候,正处于为国家发展做贡献的重要阶段,整天奔波于工作单位和家这两点确定的一线上,直来直去,没有精力和财力演绎丰富多彩的爱情故事。加之这唯一的女孩被娇生惯养着,基本没有做过体力活,家务也极少参与,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她们不习惯于自己动手做家务,也不愿意为别人付出更多的时间去做饭洗衣收拾家。

因为她们是第三代城镇居民,脱离了农村粗俗,不以追求奢侈为目标,不以强势气人为个性,反而富有同情心,甘愿助人为乐,被阅读养出足够高的认知品味。这也给今天的剩女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我为四高剩女代言

3、淘汰比例

大多数的男生是没有女生的坐功、背诵能力、韧性和耐性,他们比较好动,注意力持续时间不如女生,机械背诵能力也不如女生,典型表现就是语言天赋弱于女生,无论是文言文,作文,阅读理解,还是英语学习,应试结果都要落后于女生,尽管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还有创造性思维都胜于一般的女生,可惜,这些能力在应试教育过程之中,得不到正常发挥和正确的检验,以至于如今在30~35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当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时,就有相当一部分男生被淘汰出局。比如,一个班有60人,进入重点高中的升学率最好的不过是40%,一般都在20%左右,偏远地区会更少,而且名列前茅的大多都是女生。作为那时的普通中学教师,我亲眼目睹一大批头脑灵敏的男生因为语文和英语成绩差而没考上重点高中,意味着被淘汰出局,从而失去高考资格。这种淘汰为造成剩女又提供了一个因素。

三年的高中学习期间,能参加高考的优秀男生人数本来就落后于女生,有些颜值高的男生,赶上了情窦初开,经不起早恋的诱惑,分散了学习的注意力,和人家整天专心致志刻苦学习的女生相比,当然是力不从心。于是,不可避免地丢失了进入985、211高校的机会。

我为四高剩女代言

截止到这,就不难看到2010年前后走进顶级高校里的大学生们,为什么一眼望去女生占多数。相比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学生男女比例的9:1,和我们八十年代二类大学里的男女生比例5:1,这批30岁左右的985高校里的男女生比例已经变成1:3,个别院校的甚至更高。

本以为那些全力以赴战胜高考的女学霸们走进高校之后,可以谈场轰轰烈烈的恋爱,结果她们环顾四周时,才发现人外有人,天南海北的佼佼者汇集一堂,明显僧多粥少,如果就此停止拼搏撕杀,将来出了校门就没有好工作,也没有高薪酬。

于是,女学霸们再次选择了一条单打独斗的艰辛之路,可惜她们的精力有限,尤其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力不从心,根本顾不上欣赏打拼路上的各种风景,一门心思直扑那颗高薪职位上的明珠,在努力摘取明珠的同时,耽误了恋爱和结婚,历练出一双火眼金睛,不仅重视学业成绩,而且对劣质男零容忍,眼里绝对不容男生小觑。要知道,科学领域里的女掌门,最是男生望而却步的异类。

我为四高剩女代言

4、观念更新

过去,人们组成家庭的目的大多是为了结婚生子,代代传承,延续香火。但是,每个时代,很多行业,都出现过卓尔不凡的终身未婚的女子,尽管她们或多或少会收到歧视,但她们毕竟在历史的长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对一些独立生活能力很强的女孩势必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婚姻的本意,是让夫妇二人相辅相成,将各自缺少的,无论是精神还是肉体,无论是物质基础还是上层建筑,都能得到夫妇双方的相互补偿,从而将生活水平提高到更好层次。

可是,随着国民经济增长,物质财富积累,人的精神率先达到目的地,以至于很多不轨丈夫,对妻子不忠,对家庭没有责任心,导致各种怪异家庭层出不穷,不能不说,这种现象对有智慧的剩女而言是一种警钟,与其屈尊俯就与一个几十年不曾谋过面的男人共度令她担忧的余生,还不如自己潇洒自如过着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自由安全裕富的生活。

我为四高剩女代言

当大量的女孩们终于完成学业,走入职场时,又遇到了与之PK的男士或更高级别的女前辈,当务之急就是站稳职场,恋爱、结婚和生子,会影响她们的仕途。历经近二十年学海里的乘风破浪,无数次的落水、呛水,锤炼出坚定的意志,终于靠岸时,岂能轻易被那朝朝暮暮的男女之爱所打动。获得高薪的女孩们,一路走来,认清了自己的终极目标,不满足于男欢女爱的普通生活,她们想要的是有尊严、能独立、会享受、自由并快乐的在大城市里的高层写字楼里做自豪的自己。她们手里有钱,不但生活有保障,还能用钱使鬼推磨,住高档小区,衣食住行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消遣人生,消费生活,何必卑躬屈膝去邀请一个男人站在自己的屋子里指手画脚,或者碍手碍脚呢?

我为四高剩女代言

三、我为四高剩女代个言

有些剩女没有高学历,是流水线上的打工妹,亦或是服务行业的职员。她们未婚的原因要么是工作时间太长,没有时间恋爱,要么就是高不成低不就。

还有一些剩女是容貌美丽的俏佳人,她们一心寻找的是风流倜傥玉树临风的富二代英俊小生,可惜,这样的小生寡不敌众。

我这里所说的四高剩女,是指那些拥有高智商、高学历、高收入、高品味,超过27周岁,尚未结婚的单身女性,她们兴趣广泛,认知能力强,对婚姻的诱惑力不大。在她们的心目中,有担当、有理想的绅士才可以与之匹配。可惜,历经层层淘汰后的今天,这样的绅士早已凤毛麟角,况且四高剩女们是宁可偶尔选择用影视剧中完美无缺的帅哥来养养眼,提提神,也不愿去浪费时间在现实生活中,大海捞针一般寻找那一位的踪迹。

我为四高剩女代言

不得不承认在四高剩女们的眼里,有容有颜的,未必有脑有心,她们胜券在握的唯一优势就是多年来读书培养出来的尊严、独立、果敢和品味。宁缺毋滥就是当今四高剩女们未婚的原因所在。

世间万物都是均等分配的,任何事情都会有人喜欢评头论足,定论对错。幸好还有:情场失意赌场得意。

纵观全球,四高剩女未婚,对社会不但不能造成任何危害,还可以说是人类的一大进步,她们创建了新的家庭模式。她们不用像自己母亲那样伺候老公和孩子,以及公婆,也不用为了顾及老公的感受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更不用为一日三餐操心,只要快乐地将自己的高智商发挥到工作中,把自己的高品味施展在社交平台上,换取高薪,赢得认可,业余时间,花钱买舒服,大把时间归自己,这种活法,已婚的你我又怎能体验得到呢?

所以,我要呼吁:四高剩女是时代的弄潮儿,你们只管理直气壮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吧!我支持你们!

我为四高剩女代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