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高僧遗墨:书法3

 禅艺会 2020-09-22

中国的教育与媒体是成功的,它们让一部分人听到日本就反感,说到日本就反对;中国的教育与媒体却又是失败的,它们同样让一部分人看到日本品牌就抵制,听到日本文化就抵触,却不明白许多货品是中国制造,许多文化来自于中国,书法便是其中之一。——纯道题记

日莲书《观心本尊抄》 法华经寺藏

1907年,“日本书道会”成立,表明日本书法开始走向团体化。

日莲书《立正安国论》卷首 法华经寺藏

同年,日下部鸣鹤、河井荃芦(1871-1945)由他们作为主导的“谈书会”成立,相当于沙龙性质的,由于他们老师的见识、水平比较高,影响比较大。

宗性书《弥勒如来感应抄》 东大寺藏

这是日下部鸣鹤手下的几员大将,比田井天来、近藤雪竹、渡边沙鸥。现代书法寻根寻祖的话全都寻到这几个人,日本现代书法的源头就在这里,他们都是日下部鸣鹤的手下。

寒岩义尹书《伽蓝首创偈》 大慈寺藏

比田井天来(1872-1939),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比田井天来有组织才能或者说教育才能,在他的门下又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组织。

西涧子昙书《与梦庵尺牒》 五岛美术馆藏

现代的书法相当部分的组织都是通过他的教育而出来的,或者说都是他的门生,尤其是现代派。

南浦绍明书《墨迹》 真珠庵藏

现代派的大部分作家都是他的学生。西川春洞的门下虽然没有那么多有才能的人,但是在他的手下也有一些杰出的人士,比如说丰道春海。

徹通义介书《三代嗣法书》 大乘寺藏

在当时日本,如果习字的话一般都是向老师学习,可是丰道春海提出来,不能学老师的字,应该有自己的个性,所以他的字根他的老师不一样。

无住道晓书《梦想记》 长母寺藏

1922年,日下部鸣鹤去世之后,日本成立“日本书道作证会”。这个会的成立,真正意味着现代书法的产生。

高峰显日书《游高雄山诗》 五岛美术馆藏

战后,日中两国书法家之间的交流更是连绵不断。1958年,以日本著名的书法家丰道春海为团长的日本书道代表团首次访华。


无学祖元书《与长乐寺一翁偈语》

1963年,日本书法代表团第一次来中国,举办过书法表演。当时一个书法家拿了一个巨大的笔写了一个巨大的字,给中国震撼很大,因为那时中国还没有人写这么大的字,那样拿大扫把写字的人。


义堂周信书《华严塔劝绿像》黄梅院藏

这个人就是丰道春海,当时端墨的是青山杉雨。建立日本近现代书法的有三位,其实真正对日本现代书法有影响的就两位,一位就是日下部鸣鹤,一位是西川春洞。


隆海灵见书《重光》光明院藏

而中林梧竹比较独往独来,是不收学生的一个人,在他之后几乎就没有传承的人。传承下来的主要是日下部鸣鹤和西川春洞这两个大的体系,以这两大门派为基础形成了日本的书法体系。


石室善九书《大梅山清凉塔院挂御书额佛事》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1973年起,“全日本书道联盟”每年都派日本书法家代表团访问中国。

玉畹梵芳书《三益斋图轴序》静嘉堂藏

1977年,著名的日本书法教育家上条信山、种谷扇舟等发起成立了“日中友好书道教育者协会”,为增进日中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作出了贡献。

绝海中津书《雪峰义存东山偈》林光院藏

书法起源于中国的汉字,中国人书法把传统放在首位,是有一定意义的。

绝海中津书《书状》长德院藏

而日本书法家认为,中国书家没有想象力,缺乏幽默感。

绝海中津书《太初理淳大姉道号颂》梅泽纪念馆藏

中国的传统书法,受到太多历史和现实的羁绊,以致于形成十分坚固的现实主义传统,使得个性和浪漫主义的地位被削弱。

愚中周及书《道号松严歌并序》服部玄三藏

在日本,考虑最多的是艺术构思,他们会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风格,运用自己的想象,进行创新,突出书者对传统的独特见解和风格。

愚中周及书《观瀑诗》常盘山文库藏

中国传统的书法和日本现代书法的审美观又有所不同。

梅山闻本书《书状》竜泽寺藏

最充分、最有力的体现就是在纪念上海、大阪结成友好城市十周年的书法展览作品中。

亁峰士昙书《圓悟克勤法语》(第一幅)大光藏

看到中国人的书法就像是在看古人的字帖。从整个书法的完整性来看和作者的基本功来说都是十分棒的,但是作为艺术品来看,所表现出的形式都是历史再现,中国书家都十分忠实于传统。

亁峰士昙书《圓悟克勤法语》(第二幅)大光藏

日本的现代书法尽管大体上忠实于传统,但大多数书家才气横溢,大胆在传统上进行突破,不受迷信的限制。

亁峰士昙书《书状》大光藏

整个书法带给大家的感觉就是再创造的韵味,以及他们对传统的理解和认识。尽管他们的书法功底不深。中国人对书法是死守传统,很少有书家致力于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铁舟德济书《贾岛题灵隐寺诗》东京国立博物馆保管

日本著名书法篆刻家金城昭二认为日本书坛对用墨的讲究几乎达到了苛刻的程度。用墨有两种,一种是一次研磨成一个颜色,用这个颜色从头写到尾的。另一种是研磨之后根据需要加水,在宣纸上展现不同的浓淡变化。

寂室元光书《永源寺山号字号额草》永源寺藏

谈到日本书道的现状,金城昭二表示,当代日本书坛正在丢掉传统文化的经典。

寂室元光书《遗诫》永源寺藏

确实有高手写得很好,但也有部分作品发展得很畸形,年轻一代的现代派书法中,融入了西洋抽象派的审美意识和西方现代主义的理念,其中中国古典书法的影子越来越少。


徹翁义享书《言外号》大德寺藏

金城昭二对这种现象很不理解,不注重研习中国古代经典碑帖,是日本书坛一个不好的苗头,有时百姓几乎完全看不懂作品的内容和字面表达的意思,只看作品好不好看。

中岩丹月书《谢赠盆石诗》灵洞院藏

相比之下中国书法首先就能让人看懂,总之,日本注重形式,中国注重内涵

竜湫周泽书《慈圣院置文》慈照院藏

在金城昭二看来,书法的根在中国,在古城西安,更在一千多年前的长安,这里是书法艺术追随者梦中的殿堂。

春屋妙葩书《有马温泉入汤偈》鹿王院藏

30多年来,金城昭二几乎每年都要来西安与这里的书法篆刻家一同交流、学习,“无论这座城市的现代化脚步走得再快,这里古典唯美的书法环境和氛围都没有改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