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山】在家禅

 禅艺会 2020-09-22

禅茶共修

茶道修习,除了从理论上明了之外,还要在事项上用功,这样才能有所成就。所谓理,就是理论;所谓事,就是具体的修习过程。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必须讲究方法。我们在讲席上也一再强调:修习茶道,要从正坐入手,从折叠茶巾、抹拭茶碗入手,这就是方法。不仅仅是技法的训练,还包括礼法、心法的训练,这一点大家要清楚。

茶道修习,除了礼法、心法的训练,禅修的训练也必不可少,特别是进入茶道高阶修习阶段,禅修训练尤其重要。茶道中的禅修训练,我们称之为茶禅共修。茶禅共修,就是要我们从茶道入手,以禅宗明心见性为归趣,由茶道直入禅境,茶禅不二,禅净一如,达到圆满无碍的茶禅境界。真正圆融了,茶道修习就是禅的修行,通过茶道修习,到达禅悟的境地。这样一种通过茶汤顿悟禅意的方法,就是茶禅共修。此时读颂灵云禅师“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的偈子,才能有真实受用,所谓“原来只是旧时人,不改旧时行履处”,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寺庙禅与在家禅

禅有寺庙禅,有在家禅。禅宗最初由达摩祖师传来东土,无论出家在家,都可以修习,原本是不分寺庙禅和在家禅的。但因为历代参禅者几乎都是出家人,住在禅寺丛林中,所以我们给他一个名称:寺庙禅。历史上的各宗各派,沩仰宗、临济宗、法眼宗、曹洞宗、黄龙派、杨岐派,都是寺庙禅。所以寺庙禅有两个特征:一是参禅者为出家僧众,二是都在寺庙丛林里参禅修习。与之相应,在家居士在家庭或精舍里修习禅法,就称作“在家禅”,以便和“寺庙禅”相区别。

参禅,不一定要像寺庙里僧人那样,打坐、参话头、听开示,不都是如此。禅是共法,参禅的方法有八万四千法门,寺院僧人参禅只是其中的宗门之一,因而称作禅宗。所谓参禅,更注重信解行证,更注重实际修持。我们在家茶人通过什么途径来参禅呢?就是通过煎水烹茶的方法,来体悟一碗茶汤的真实意蕴。这是非常好的一个修习法门,很契合我们现代人根性。

在释迦牟尼佛时代,就已经有出家修行和在家修行的传统,大家所熟知的维摩诘居士,他就是在家修行的,成就和释迦牟尼佛一样,相当了不起。《维摩诘经》中说:“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虽处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现有眷属,常乐远离。虽服宝饰,而以相好严身。虽複饮食,而以禅悦为味。”沙门,就是出家人的意思。维摩诘居士是在家人,所以称作“白衣”。可见佛陀在世时即有出家人与在家人的区别,但对佛法的修习则是一样的成就,世尊和维摩结居士就是最好的示现。

茶室露地

禅法传入中土,虽有“如来禅”“祖师禅”的分别,但都局限在丛林寺院或茅庵里传承,因而有马祖建道场、百丈立清规的说法。除了寺院禅,在家居士有达成就者也很多,如:傅大士、庞蕴、甘挚、裴休等。而凌行婆等许多女众成就也不可思议,都可视为“在家禅”的践行者。早期的在家禅仍以参禅、坐禅、行禅为功课,和寺院丛林禅修法门并无不同,区别仅是以白衣身份修行而已。

“在家禅”这个概念最初是由日本京都派学者久松真一先生提出的,专指在家茶人的茶道修习。日本茶道的核心是“禅”,所以用“在家禅”来形容茶人的茶修生活是很恰当的。久松真一先生对茶道的推广在近代颇为有力,他认为:“茶道文化是以吃茶为契机的综合文明系统,具有综合性、同一性、容纳性。其中有艺术、道德、哲学、宗教以及文化的各个方面,其内核是禅。”(久松真一《茶道文化的性格》 )“闲寂茶将禅从禅院移到在家的露地草庵,将禅僧转化为居士之茶人,创造了禅院、禅僧所不能的庶民文化。说得夸张一些,闲寂禅也可以说是禅的宗教改革。”(久松真一《茶道之哲学》东京 理想社 1973)此时茶人是在家居士的身份而行禅修之事,以茶室为道场,以茶汤为方便,以吃茶为机锋,来教化参与茶席之有情众生,这是有关“在家禅”的最初出处。“在家禅”可以看作是唐代赵州和尚“吃茶去”禅风的延续,是皎然禅师“三饮便得道,何需苦心破烦恼”的演绎。

在家禅

茶人以在家居士身份而行禅宗之事,以茶室为道场。在这里,茶室已不仅仅是世俗间的一座建筑,而是茶人修行的道场,远离世俗,远离尘纷,成为茶人心目中的白露地。茶室还包括茶庭、茶寮、水井、茅亭等建筑,使茶人得以安顿身心,专事茶禅修习。在煎水烹茶过程中,在茶烟水声中,在季节更迭和人世变迁中,安顿身心,最终领悟生命实相。

茶室就是茶人的禅修道场,茶庭、露地、步石、洗手钵、石灯笼等,皆是茶室道场的延续。寂庵宗泽曾说:“茶意不可以词说之,不可以容教之,而在于观己而领解,此乃教外别传。”(寂庵宗泽《禅茶录》)禅宗直指灵山一会,是佛教的“教外别传”;茶道首创于初唐,是禅宗的“教外别传”。此时茶室居士担任俗世“禅者”的脚色,以茶室露地为道场,进行茶道修习,以期领悟禅意。山上宗二也说:“茶汤出自禅宗,专于禅修。珠光、绍鸥皆禅宗行人。”(《山上宗二记》)茶道集大成者利休居士在《南方录·觉书》中说:“草庵茶乃是以佛法修习得道为第一。”

由此我们给出“在家禅”定义:茶人在茶室里的茶道修习,称作在家禅。以茶道修习为契机,最终领悟一碗茶汤中的禅悦之味。

甘露法门

这里大家要注意,我们提倡在家禅,决定不是要和“寺院禅”对立,恰好相反,是为了补充寺院禅之不足,是为了将佛陀教诲传播给更多有缘人,也是对当前佛教世俗化、商业化、利益化的一种反思。如果能从茶道修习入手,不啻是一个方便法门,最适合我们这个时代众生根基,堪称无上甘露法门。

茶室露地,既是茶人的修习道场,也是佛陀的教诲道场,也是选佛场。茶禅一味,禅净一如,煎水烹茶,发露真如,在茶室露地得到圆满之体现。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宗教、哲学、艺术、科技、生活将出现多元化,茶道修习,“在家禅”这样的禅修方式会愈来愈受欢迎,很可能会成为未来世界禅法的主流。

【作者简介】马守仁,号冷香斋主人、南山如济、如济居士、煎茶翁等,是中华煎茶道—南山流宗主。号称生平无它好,唯嗜茶、书而已,著作有《领上有白云》《无风荷动-静参中国茶道之韵》《冷香斋煎茶日记》等。

展读

【南山】茶禅之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