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古今研究:青葙子

 时宝官 2020-09-22
中药古今研究:青葙子

一、典籍摘要:

《神农本草经》:“主邪气,皮肤中热,风搔身痒,杀三虫,……主口唇青。”

《名医别录》:“无毒。主治恶疮、疥虱、痔蚀,下部䘌疮。生平谷道傍。三月采茎叶,阴干;五月、六月采子。”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青葙子,味苦,性微寒,无毒,入心、肝二经。主邪气、皮肤风热湿痒,杀三虫、疥虱、恶疮、痔蚀、下部䘌疮,镇肝脏,坚筋骨,益脑髓,明耳目。一名草蒿。”

《本草纲目》:“青葙子治眼,与决明子、苋实同功,《本经》虽不言治眼,而云一名草决明,主唇口青,则其明目之功可知矣。目者肝之窍,唇口青者,足厥阴经之证,古方除热亦多用之,青葙子之为厥阴药,又可知矣,况用之治目,往往有验,尤可征。”

《药性歌括四百味》:“青葙子苦,肝脏热毒。暴发赤障,青盲可服。”

《冯氏锦囊秘录》:“味苦寒,入肝经。青葙子,多治眼科,去肝脏热毒上冲,青盲翳肿,除心经火邪暴发,赤障昏花。”

《得配本草》:“ 味苦,微寒。入手少阴、足厥阴经。清肝火之上冲,祛心经之邪热。皮肤风湿,目中翳障,皆可施治。瞳子散大者禁用。(恐散阴气。)”

《本草备要》: “味苦,微寒。入厥阴(肝)。祛风热,镇肝明目。治青盲障翳,虫疥恶疮。瞳子散大者忌服(能助相火)。”

《玉楸药解》黄元御: “味苦,微寒,入足厥阴肝经。清肝泄热,明目驱风,治眼病赤肿,红翳青盲。此庸工习用之药。”

《本草经集注》:“味苦,微寒,无毒。主治邪气,皮肤中热,风瘙身痒,杀三虫。恶疮,疥虱,痔蚀,下部䘌疮。其子:名草决明,治唇口青。一名草蒿,一名萋蒿。”

中药古今研究:青葙子

《本经逢原》:“青葙子,治风热目疾,与决明子功同。其治风瘙身痒,皮肤中热,以能散厥阴经中血脉之风热也。”

《本草正义》:“青葙,即鸡冠花之同类。其子苦寒滑利,善涤郁热,故目科风热肝火诸症统以治之。”

《药性论》:'治肝脏热毒冲眼,赤障、青盲、翳肿。主恶疮疥瘙,治下部虫露疮。'

《日华子本草》:“治五脏邪气,益脑髓,明耳目,镇肝,坚筋骨,去风寒湿痹。”

《滇南本草》:“明目。治泪涩难开,白翳遮睛。”

《本草原始》: “除心经火邪。”

《会约医镜》: “去风热。”

《饮片新参》“去皮肤中热,清肝明目”

《药笼小品》: “除风热。治一切目疾,惟瞳子散大者忌”

二、现代:

1、成分:研究主含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苷A、B,以及多种氨基酸。

2、作用:本品有降血糖、保肝、扩瞳、抑菌等作用。

3、药理:有降压和扩瞳作用,其扩瞳成分为油脂。本品煎剂对绿脓杆菌有较强抑制作用,感染伤口经用10%煎剂,绿脓杆菌不再生长,对伤口无明显刺激。

4、临床报导:用子1两水煎服,治疗5例高血压,经1周治疗后,血压从160~230/100~135毫米汞柱降至125~145/78~90毫米汞柱。

中药古今研究:青葙子
中药古今研究:青葙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