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别策划】《旁观》第1期前瞻那不远处的2018年中国涂料市场

 涂料经文库 2020-09-22


《旁观》第一期,前瞻那不远处的2018年中国涂料市场。


《旁观》


——用思想推动中国涂料产业发展——

文| 涂料经 巴莫

中国涂料正进入深度调整年,发现市场二次增长的利器是人的思想。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些人有很前卫及理性的思考,他们开始可能只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有影响。

可是我们今天试图找出这样的人,挖掘中国涂料产业变化背后的创造性力量。我们希望听到这些人对于未来中国涂料产业的严肃思考,看到他们关于产业大势和消费升级的大智慧。

《旁观》是这样一档栏目,我们意图将之打造成为涂料行业内的“锵锵三人行”,每期围绕设定的(热点或非热点)主题发散属于一个旁观者(跳出所从事的组织)个体对整个产业的思考,但我们与“锵锵三人行”不同的是,《旁观》全年12期,其中11期是以笔为嘴,行之成文,第12期才视频录制。

《旁观》栏目专注思考的深度及操作的实用性,预期,《旁观》栏目我们希望借助《涂料经》媒体矩阵平台引发一场关于整个涂料行业健康发展的“思想运动”,并在这场“思想运动”中塑造几个“大咖级”的行业专家,让“大师”的“好声音”传播更广、更远。

▲涂料经智库成员

嘉宾简介

『王德纯』现迪邦涂料品牌运营总监,曾任职于美涂士、华隆涂料等知名涂企,是业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名职业经理人

『袁从寰』涂料经匿名智库成员,是业内知名人士,曾在嘉宝莉、巴德士等知名企业任职高层,神秘面纱将会年终视频环节揭幕。

『梁时东』曾在涂料行业工作13年,服务过骆驼漆、鳄鱼漆、丹麦福乐阁涂料等品牌,专注品牌管理、市场推广与互联网化营销;近几年作为品牌营销顾问,为多家互联网家装、家居企业服务,以互联网思维结合传统渠道与产品,专注家居领域的新零售。

---------第一期议题---------

————————————————

主题背景资料:2017年,房地产、家居建材等行业增速放缓,原材料、人工、物流、税费等综合成本持续上升,致使涂料行业的市场竞争变得异常残酷。另受国家多项环保政策的打压,国内大量不符合规范的中小型企业面临着限产、停产甚至关厂的境况。

虽然2017年的中国涂料产业有上述种种的困难,但在我国宏观经济保持稳步发展的大前提下,2017年的中国涂料市场亦悄然发生着喜人的变化。譬如艺术涂料的火爆、全屋定制概念的萌芽、共享涂装的诞生、水性/UV的落地漫延、服务的延伸价值倍受重视等等,都预示着整个产业环境的改变。

但无论如何,站在2017年的尾巴上,我们都得把眼光向前看,前瞻未来会发生哪些改变?而这些改变我们应该如何迎接来能受益?当然,预测永远不可能是100%准确的,所以我们在设置议题的时候尽量从个体方面设计,不要求数据论证,不问出自何处,即我们只负责前瞻,不负责现实,故有了我们《旁观》第一期主题。


《旁观》第1期


前瞻那不远处的2018年中国涂料市场

一、您觉得中国涂料行业2018年会比2017年好吗?那类型的企业会活得更好?

正如主题背景资料所述,其实不单2017年,在过去几年,中国涂料行业都受原材料、物流、环保等各方面的影响,但原材料上涨是否有临界点?环保政策重压是否有放宽时?2018年中国涂料企业的生存环境会比2017年好吗?

王德纯:物竞天择,这是自然生态发展规律。大家所面临的中国经济环境是同样的,只有在不断思变与创新的企业才会赢。2016年国家推出供给侧改革,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解决再分配的问题,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高速发展经济过热所带来的产能过剩,要去产能去库存。作为涂料行业,在大背景下,无论是原材料上涨,还是环保政策的压力,都有受此影响的因素。从企业角度讲,我们要跟上产业升级的步伐,练好内功,打铁还需自身硬,从“生产型”向“高效率型”进行转变,从低端向中高端发展。2018年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将会更加困难。生态平衡是基本国策,十九大在报告中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和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环保政策就可想而知了。

『梁时东』:对于涂料企业来说,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会形成两极分化,有核心技术、生产优势的大牌厂家,由于成本的等优势,并且对政策早就有提前的预判,只要质量把控和成本控制上没有大的偏差,会越来越好,虽然各方面原材料啊环保政策等因素客观存在,但影响很小;而专注涂料某个垂直领域细分定位的中小企业,虽然和大企业相比无法面面俱到,但具备专注核心产品的能力和优势,随着时间推移,一样会越来越好;而最难的就是中间一层,一方面受市场影响,一方面竞争不过大企业,而也不具备细分领域的优势,2018年会逐渐走低,最终是否会被淘汰,还得看企业是否愿意转型。

『袁从寰』:首先,可以很肯定的说,2018年中国涂料企业的生存环境一定会比2017年更严峻

而生存环境的更加严峻不仅仅因为上游原材料上涨是否达到临界点,或者政策重压是否放宽。来自市场的快速变化和来自企业内部的僵化将是更致命的。

中国市场已然不缺涂料产品,消费者所需的产品已经越来越细分且越来越精准,或“性价比优先”、或“环保优先”、或“品牌优先”、或“品质优先”等。消费者已经从需要涂料演变成了需要满足自己需求的涂料,而涂料行业真正去发掘消费者的需求,真正去潜心研究产品的却不多,“重营销轻产品”已经成为大多数企业是否能够继续发展的一大问题。

而中国涂料行业的中坚力量——经销商们,无疑更早的意识到这一问题,而涂料生产企业内部的僵化却导致他们的需求难以实现,进而催生着他们逐步在实行“逃离计划”——投资其他领域。这势必又将是2018年乃至今后涂料企业不得不面对的另一个问题。

活得简单,才能更好。2018年哪些真正注重终端市场、真正注重经销商、真正注重产品、真正注重不断给企业带来新鲜活力大力改革的企业势必会活得更好。

二、2018年你更看好哪些领域或品类会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亦再如主题背景资料所述,2017年的中国涂料市场悄然发生着变化。譬如艺术涂料的火爆、全屋定制概念的萌芽、共享涂装的诞生、水性/UV的落地漫延、服务的延伸价值倍受重视等等,你觉得那些领域更有挖潜的潜力?

王德纯中国市场巨大,中国经济还有20-30年的“正常高速增长”,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引领全球,虽然作为低频消费品受到的影响较小,但新的服务模式已经诞生。不管涂料行业的哪个渠道,做好大市场中的小市场,垂直细分领域。家具行业的油转水,环境友好型的UV、水性漆一定是未来趋势,怎样与自动化涂装结合,谁抢先一步,谁将是赢家。家装市场对品牌和服务的要求更高,近年来可替代涂料效果的新型材料的发展也给涂料的家装市场带来更大挑战,需要不断推陈出新。据统计中国市场现有新旧房3.2亿套,未来翻新市场潜力巨大,需要提前布局。

『梁时东』艺术涂料在10多年前就已经引入到中国,但一直没有形成影响力,而从2016年开始几乎每家都把艺术涂料捎上了,把刷新带上了,一方面产品升级换代,一方面从卖产品转变为卖服务体验,大势所趋,一味还在强调产品本身,没有带上服务属性的,很难再有大发展,无论是针对家具工厂的木器产品,还是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的墙面产品,必须是整体解决方案,但只是简单的把产品和服务打包并不是核心竞争力,而是如何提升效率上花功夫,例如针对终端消费者的涂刷服务,标准化基础上如何实现互联网式的管理,从消费者用户、厂商、经销商、设计师、施工团队等有效连接,才是竞争中胜出的根本。

袁从寰:无论是艺术涂料还是共享涂装,无论是水性/uv还是粉末涂料,无论是服务延伸还是全屋定制,我都看好。

三、2018年对渠道商来说会是一个更好的年份吗?他们应该怎么办?

转型是2017年提到最多的关键词之一,对制造商来说,是,对渠道商来说,更是。商业的本质和目的就是创造利润,各种渠道模式的诞生、各类企业的招商,其实就是为构建新的利益平台,营造以“利”为链条的生态圈。但2017年的涂料渠道,利润渐薄也成事实,2018年他们会过的好点吗?或者说他们应该怎么做才会过的好点?

王德纯最近与一位行业要好的朋友(某知名品牌代理商)聊天,就问到同样的问题。转型“转”的是什么?亚马逊CEO贝索斯认为,亚马逊采用从顾客需求出发的“逆向工作法”,从顾客需求出发。涂料行业大多数代理商还是以“差价思维”去做生意,越做越难。用“价值思维”去经营,从“经销”商向“服务”商转型,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能真正解决当下的痛点问题,并超越期望值,才是经销商的最大价值体现。

梁时东渠道商转型应该比厂商更早些,我觉得根本不用担心,船小也好调头,甚至渠道商的发展会比厂商更好,见过不少渠道商从代理一些涂料品牌做起,如今不是入股工厂就是自己开工厂,研发和生产产品,因为掌握了渠道,更贴合市场,不仅从产品上快速跟进,服务上也是响应很快。

家具漆渠道目前还是民族品牌较强劲,控制了90%以上的国内市场。但就民族涂料家装渠道而言,在一二线城市几乎全军覆没,除非开辟新渠道、新模式的方式再进入。局部省份已出台精装房政策,针对一二线城市可以联合地产商发展。三四线市场还具有一定渠道基础,在此基础上梳理品牌自身优势,强化自身渠道,深耕细作,单点突破。

袁从寰2018年对于渠道商来说或许会更艰难,或许会找到新得发展道路。这一切取决于自身的定位和行动。

2015年开始涂料市场已经开始有了很明显的变化,渠道商是否在近几年在这些新的变化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又是否已经开始行动或卓有成效?将直接决定其2018年是艰难维系还是跨越前行。

四、回归一二线城市还是继续深化城镇化的蓝海市场?

国家“双向调控”政策下,当房地产龙头大佬再次回归一二线城市时,民族涂料企业如何去应对?,静下心来,深耕一二线城市这两亩三分地?抑或继续深化3个1亿人新型城镇化建设催生的大量住房需求和城市基础设施需求?

王德纯家具漆渠道目前还是民族品牌较强劲,控制了90%以上的国内市场。但就民族涂料家装渠道而言,在一二线城市几乎全军覆没,除非开辟新渠道、新模式的方式再进入。局部省份已出台精装房政策,针对一二线城市可以联合地产商发展。三四线市场还具有一定渠道基础,在此基础上梳理品牌自身优势,强化自身渠道,深耕细作,单点突破。

梁时东如果某个涂料企业还在强调一线二线市场,那实在是太传统了,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透明,市场透明,根本无需再区分一二线,我们一直在说消费升级消费升级,实际上消费也是在分级,这种分级并不是以区域来分割,而是以市场用户的不同属性来区隔;中国的城镇化还在继续,并没有停滞不前,红利没有消失,只是从粗线条转变为抓细节,供不应求时代过去,并不意味着供大于求。

袁从寰回归一二线,还是死守三四线需因人而异。

五、预估2018年中国涂料产业的整体增速?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1-6月累计964.1万t,同比增长了10.5%。据中国涂料工业协会孙莲英早前预测,2017年涂料产量将历史性地突破2000万吨,预计为2030万吨,增速在7%左右;产值预计为4620亿元,增速约为6%。那么2018年你预计增速多少?

王德纯通过2000-2016年中国涂料产量增幅曲线与中国经济GDP增长曲线对比来看,有极为相似之处,两次增幅峰值都在房地产发展高峰期的时间段。樊纲教授在混沌大学《中国经济的近期波动与长期发展》一课中讲到,从中国宏观经济看,供给侧改革才刚刚开始,中国经济近期不会进入新周期。对各种因素分析,中国仍有可能再有20-30年的“正常高增长”。因此,预计近期中国涂料产业的整体潜在增速仍在7%左右。

『梁时东』这个对于大部分涂料企业来说,不应该关心,产量与利润不是完全成正比,对于涂料企业来说,要忘记粗线条的发展,放弃以量来作为考核点,而是更多追求利润的增长,只有获得足够的利润,才能投入到产品研发与市场中,才能有序的不断进步发展。

袁从寰产量增速6.7%,产值增速5.8%。

——

巴莫,资深涂料行业新闻从业者,隶属于《涂料经》新媒体矩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