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学|我心中的毽子飞扬

 稻读公社 2020-09-22

文/Gracehy

过年大扫除时,我在门口的垃圾桶里见到一只破烂的毽子,顿时想起我的学生来。

去年放假前的大课间,我们全校进行冬锻炼,做完课间操就是自由活动时间。当时我问我们班学生,你们怎么都选择打球和跳绳呢?又要排长队,又要人挤人,踢毽子、跳橡皮筋也行啊,你们会踢毽子吗?这些五年级学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一个班级四五十个人,几乎没人会踢毽子,也不用说跳皮筋了。

当时,我凭着自己对童年游戏的美好印象,兴高采烈地向他们提议:踢毽子很有趣的,又很容易学,下学期的班队课,我们举行一次踢毽子比赛怎么样?我更没想到学生们竟然面露难色,面面相觑,有的甚至直接说不要。这让我有点沮丧,就没有人想学吗?多好的一项活动啊,怎么在这一拨人眼里,倒像成了一件苦差事了呢?我越想越觉得,我有必要把踢毽子这股“清流”注入到学生们枯燥乏味又缺乏创意的日常活动中去。

趁着放寒假,我从一年级的儿子开始试验起来。要踢毽子,首先得有个好毽子。买一个当然非我所愿,一来我小气,不太愿意花钱,二来我平日对待儿子玩具的原则就是,凡是能自己做的就别去买。来个DIY多好?既能废物利用,又可以丰富亲子活动内容,比起买来的东西,一个人往往更珍惜自己做的,如此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大年初五,我剪了一小块儿子去年穿过的棉毛裤,从抽屉角落里找出几个环形金属垫片,拿来一小截粗粗的鸡毛管,下端剪开成十字型,然后用针线把它们缝成底座,虽然针脚不太匀称,但在儿子惊喜眼神里,我已经是个艺术家了。只要在鸡毛管的上端插上几根鸡毛,一个毽子就做成了。说起那几根鸡毛,还是我过年时从会杀鸡的邻居那里要来的雄鸡毛(我和老公都不会杀鸡,所以从来不买活鸡),尾巴上的那几根,都很长,毛色是呈暗绿到棕色的渐变色,在如今这个吃鸡常吃肯德基的年代,已经算是一种罕见的漂亮了。

毽子做好后,我就急着到客厅给儿子上踢毽子辅导课。只可惜技能如书本,都是用时方恨少啊!我记得大作家高尔泰在《寻找家园》一书中曾经写过这样一段,“班上年龄最大的同学朱开泰,是一家大文具店老板的儿子,全校踢毽子踢得最棒的一个,能连续打三十几个后跳,引来许多同学围观。”看,无论在哪个年代,毽子踢得好,都可算是一技之长啊!只可惜我小时候学的那几招,很快就教完了,加上人到中年缺乏锻炼,懒散成性的我体力大不如前,所以很快我就由踢着变成蹲着,可儿子却几乎连个一招半式都还没学会。我只好动口不动脚,使劲挤出几个干巴巴的句子来夸赞他:不错了哦,加油,再来一次,再踢几下……等到自己体力恢复了再上场示范,“课”的内容虽然稍显苍白,好在毽子在儿子的脚上渐渐能蹦跶几下了,后来离开我的指导,他自己也能变着法子找乐子了,一个毽子打发了娘儿俩一个下午的光阴,总算不枉费为娘的一番身体力行,也对得起那条破棉毛裤了。

2018的春晚,王菲和那英再度携手,一首《岁月》又一次打动了许多人:云很淡,风很轻……我心中开着一扇门,一直等待永远青春的归人。虽然,下雨的日子,便没有了云淡风轻的惬意,人生路短,也没有人能享受永远的青春,不过至少,我们的记忆还在,快乐可以传承。年味淡了,人事变了,能留住心中的那些烟火,也就够了。

下学期开学,我要带孩子们踢毽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