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海夜航】《第四十一》+《王者归来 阿富汗战记(1839――1842)》

 稻读公社 2020-09-22

作者:  [苏联] 拉夫列尼约夫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译者: 刘志权 
出版年: 2012-8

《第四十一》书评


富有技巧的一部小说。年轻时候读它时的震惊,至今记忆犹新。我们都知道,任何小说故事经不起质疑,所激赏的是历史情境和人物心理的相对真实。

红军女射击手马柳特卡贫苦渔民家庭出身,为人善良,富于幻想,战斗间隙热衷于诗歌创作,是整个故事推导的基本框架。而在叶甫秀可夫带领红军队伍冲出敌人的包围圈之后,另一次行动中,白军中尉因为马柳特卡分神侥幸活下来,显然是作家的有意安排。叶甫秀可夫知道了白军中尉是邓尼金的心腹使者以及他的潜在价值,派马柳特卡和两名会游泳的男战士从海上赶往司令部,不想途中船只倾覆,两名男战士葬身海底,只有马柳特卡和中尉冲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小岛上。在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上,近乎无望的对接应船只的等待中,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发生?特别是白军中尉由于浸泡发高烧昏迷期间,马柳特卡守护照看,使两人互生怜悯和感激,渐渐放下敌对,将要面对的是基本的生存。诗歌话题、中尉的学识和魅惑人的仪表,使马柳特卡情难自已。这里面有人性,也有特殊境遇中无法抑制的生理冲动。这种复杂,构成了这部小说渐进的内在丰富肌理。

所有这一切,直到有一天中尉在海滩上跑向驶近的白军船只,瞬间唤醒残酷的敌我意识,一声枪响,中尉成为被她击毙的第四十一个白党分子。从某种意义上,马柳特卡是代替作家扣动板机,作家的清醒,是这部小说成功的关键。急刹车一般的悲怆结尾,又留下足够多的马柳特卡后续命运的想象空间。

《第四十一》表现了战争中的复杂人性一面,把敌对双方还原为活生生的人,于温柔乡中酝酿突如其来的生命对决,大开大合,令人瞠目结舌,远非鲁滨逊和星期五所能类比。

作者: [英] 威廉·达尔林普尔(William Dalrymple)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译者: 何畅炜 / 李飚 
出版年: 2019-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