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静默之下,潜流暗涌——观《我和我的祖国》之《相遇》有感

 稻读公社 2020-09-22

文 | 江陵雨


人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相遇》是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七部短片中的第二部,公交车上的对白,高远静默至极,却最是动人心扉。

导演张一白极力展现了内敛的功夫,在开头千钧一发的场景之后,面对着脸色苍白鼻血涌出的高远,原子弹研究领导内心百端交集,却只是一句,“他叫什么名字,我都不知道。

镜头就这样切换到了北京的一所医院,宏大的背景隐退而去,影片的节奏似乎在静谧的环境里放慢了下来。背影慢慢推进,伴随着脚步声是医生和高远领导的对话,“我知道你们在保密,但都这个时候了,应该叫家人来了。

没有渲染和铺陈,只有坚守沉默的决心,只有身着蓝白相间病号服的高远在病房里孤独的等待。安慰的话过于苍白,领导在告别前轻轻拍了高远的肩膀,俯下了身子悄悄地说了句,“最近几天,街面上可能会有些响动。”于是,高远有了等待的希望,他的目光便成了镜头的焦点,清晨,窗外是常春藤叶的特写,那象征着希望的绿叶在风中轻轻摇曳着,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镜头,是致敬,也是升华,在生与死面前,还存有一种更为崇高的信念。夜色中,橘黄的灯光照暖了病房一隅,高远望向了窗外,黑暗中的寂静会有他期待中的爆发吗?高远在用生命等待。

一天,又是一天,进出的护士是不同的护士,得到的回答却是相同的答案,“不,外面没有什么动静。

电影的节奏依旧如静静流淌的河水,高远等这个响动,等了很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决定走出医院,去看看熟悉的地方,去看看曾经熟悉的一切。一切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当高远坐上三年前每天陪方敏坐的那趟公交车,他们相遇了。可世间安得双全法,已许国,再难许卿,面对方敏的相认,高远再次选择了沉默,“我不认识你,你认错人了。”这是他与女友分别三年之后相遇时唯一的一句话,也是在他有生之年对她说的最后一句话。大话西游里说,失去后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莫过于此,可对有些人来说,是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

静默,依旧是静默,高远默默地坐在了公交车的最后一排位置上。方敏把即将夺眶而出的泪水收了回去,她不相信她生命中善良淳朴的高远会负了她,她相信自己三年来的等待和寻找。她坐到他的旁边,对他告白,1964年10月16日,临近下午3点整,十月的阳光从车窗射入,方敏的脸上笼罩着圣洁的光芒,国家历史性的一刻跟个人的生死情爱融汇在一起,导演用了多么细腻的手法来告白这一场相遇。镜头里只有方敏深情的倾述,只有高远隐忍的眼神,第一次的遇见闪耀着《青春之歌》的光芒,第二次的相见闪耀着高远的憨直和纯良,于是方敏认定了高远是值得等的人,在她高烧不退的时候,她终于等到了为她苦苦寻找西瓜来退烧的高远,一切都是值得,遇见了生命中对的人。高远只是听,只是沉默,已许国,再难许卿,可是,怎能不动容,高远忍不住看向了她,眼神中是隐忍是不忍……

“三年为什么不给个信儿,哪怕门缝里塞张纸条呢?”这世上有千千万万句“我爱你”,可有时会抵不上一句“我在这里”。面对方敏坚守的爱意,面对方敏痛苦的不解,选择了沉默、选择了另一份坚守的高远,在生命的尽头可以做的也许只是摘下面罩,让她可以看得见,“是我,我在这里。”高远的手缓缓地伸向耳朵后,想要解开口罩,动作似乎定格,定格了他三年来的隐忍与压抑。

一切孕育在静寂之中,“轰”地一声巨响,潜流汹涌而出,国家历史性的一刻和个人的命运在细节的定格中完全交融在了一起,个人的生死情感、人潮的激情澎湃、国家的自立强大,原本就是一个整体。无需赘言,只要一个眼神,隔着人山人海,你懂我的付出,我懂你的坚守,我爱你,我爱脚下的这片土地,爱千千万万如你一样的幸福,一眼万年,生而无憾!

故事就这样落下了帷幕,可真正的相遇是潜藏在心中的一股暗流,它永不止息。十多年后,那是一个寻常而又温暖的夜晚,已经有了新生活的方敏在电视里看到了高远,那些为了科研奉献牺牲的无名英雄终于被报道宣传,窗外传来了青年们为国呐喊的口号,方敏感慨怀念,眼泪再也止不住了。

窗内,昏黄的灯光下,柜子上有一本陈旧的《青春之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