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飞哥谈影|“先天条件一般”的你,也能在成功之路上领跑

 报春晖131 2020-09-22

本文著作权归属许华飞老师,特表感谢!

我相信,每一位影友都希望自己能拍出名堂。但是不可否认。现实生活中只有少数人能具备“高人一筹”的天赋、资源、环境或者机遇。咱们多数人没开主角光环,必须是“先天条件一般”。这可能是困扰很多影友的问题——我确实“先天条件一般”,那我能成功吗?我需要做什么呢?

对于这个问题,答案其实很简单:

如果你的先天条件能达到“一般水平”,只要有足够、持续的付出,又有正确的方法,就能有一番作为。

具体该怎么办?学习你身边的成功案例就行啦!

口说无凭,咱们今天举一个我们身边的例子。

王奇杰,四川泸州市文化馆干部、当然对我来说更亲近的是“壹课公益课堂”群友。他创作态度认真、刻苦,才华上不吃亏,但也不是特别突出。环境不算闭塞,但也不算优越。但他的“成功”,大家可以看看:

这是他作品的专题研讨会

这是人民网对他的报道:

这是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对他的报道:

当地媒体的报道就太多了,我们放不全。

有人为了,他是不是自己花钱造势了?正相反,他所有的宣传都没有花过钱,都是人家主动找他的。更气人的是,他的作品集还入选了当地的“农家书屋采购推荐目录”——人家经济上居然还有回报!

先天条件一般,但是成功了,那必然是后天努力不一般。弄懂了他的“不一般”,就弄懂了一套成功的密码,也许就能复制出自己的成功来。

他的“风光”,源于出了这么一本书

《我的田坝我的村》,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出版出版,作者王奇杰,选题编辑陈馨

凭什么这本书给他这么多好处呢?我们看三个问题:

首先,我们看看这是本什么书?

2016年开始,王奇杰按照泸州市的安排,对口扶贫国家级贫困县——四川叙永县水潦乡的田坝村。三年多里,他在田坝村跑了几十次,住了几百天。扶贫干部是要真正帮老百姓解决问题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也和老百姓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优秀扶贫干部很多,王奇杰和别人不一样,他有一门照相的“手艺”,从一开始他就在工作中随时拍摄扶贫工作的资料,也记录了贫困村百姓的生活。他还有一点有心的地方,就是他一直坚持写贫困日记,《我的田坝我的村》,其实就是他扶贫日记和扶贫照片的集中展示。

其次,我们再看看这本书是怎么出版的?

2019年1月18日周五,网名是“杰哥”的王奇杰在壹课三群跟我说,他人在北京出差,希望第二天见一面。我正好第二天要加班,就约在办公室。老哥第二天早上六点就到协会门口等我,给我看了他在田坝村三年的拍片和扶贫手记。

那时他已经在田坝拍了三年,作品技巧性一般,当时编排的也不算好,但是生活的味道浓厚,特别是有好几户人家认真跟拍了三年的,从贫穷到脱贫有完整的影像记录。我当时想,我们天天喊扶贫攻坚,其实多数照片就是浮皮潦草样子货,在基层拍摄一次,前情后续全靠文字补充。真正能扎到老百姓生活里,把这个全过程从头上拍下来,才有几个故事?当时我就说:这套东西如果做临时性活动,活动做完烟消云散水过地皮湿,那就可惜了。这套片子——得出书啊!

当然杰哥在基层,身边一流的出版单位不多,他对这行也陌生。所以我马上联系了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摄影分社的陈馨社长——陈社长也是《飞说不可》的选题编辑。那个上午我们的时间表是:6:00杰哥到协会,6:45我们见面看照片,9:00我和陈社长通话,确定了出书意向和初步的细节,9:30杰哥离开协会去赶火车的时候,已经带上出版社给的任务了。

《我的田坝我的村》内页
接下来一年这本书逐渐成型,最终整合成了口碑和效益都不错的作品。还是我出面,请解海龙老师专门作序。出版之后,因为正好和当下的社会中心工作契合,基本上没有运作,研讨会和报道就都有了。媒体报道有了动静之后,进入采购推荐名单的事情也就顺理成章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这本书的“风光”是怎么来的?杰哥做对了几件非常要紧的事情。大家希望自己的作品有价值,一定要学会做这几件事情。

01

创作要“顺势而为”

首先咱们必须承认,这本书我能找到切入点、出版社会看好、特别是出版之后媒体宣传的红火(确实超出了我们的预料),很大程度上在于今年(2020)年是国家规划的“脱贫攻坚决胜年”。所以今年这个题目读者关心、媒体关心、有关部门关心,总之啥啥都关心,谁谁都重视,这样自然而然走到哪儿助力都多。

古人说凡事要“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其实优秀文化产品都是一定历史背景和社会潮流的产物,所以创作才有“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说法。我们并不主要大家在创作中一味讨巧,但是关注读者关心的问题、关注社会发展的趋势,一定会事半功倍。

02

从自己的身边取材

飞哥说过好多遍,摄影的第一个“制胜元素”就是新鲜,一张中等水平的“新鲜事”秒杀一千张美轮美奂的“大俗题”。可是这世界上没有处女地啦,所以取材就要从你身边取材,“好题材”只有一个标准,就是你能拍别人不能拍,你能多拍别人没法多拍。只有这样的题材,你才有找到新鲜事的优势。

杰哥他拍自己的扶贫工作,这是他的工作,那个细节他都熟悉,可是读者陌生。他拍农村怎么吃饭、怎么盖房、怎么修路、怎么养娃,这些细节读者生活里没有。他还拍了一家一个人办的幼儿园,这件事不深入生活,编都编不出来,对读者是完全新鲜的,每一张照片对读者都有视觉和内容的双重刺激,吸引读者把书翻下去。

03

 讲有头有尾的故事

摄影世界里什么最香?故事的味道最香。不去管高深的理论,普通读者最爱的一定是故事,而且不能是一个孤零零的场景,必须是有头有尾的故事。小孩看电视都知道问“后来呢?”,故事没头没尾,一定没人爱看。

《我的田坝我的村》内页

《田坝》的内容深谙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这本书有几个核心人物:贫困户蔡大娘、马贵文,“一人幼儿园”的老师曾安文,驻村书记许建军……认认真真由头拍到尾,家庭的境况、人物的命运都交代的清清楚楚,这个做法符合咱们中国人的审美习惯,看着舒服。

04

注重平时的积累

其实这几年,“新旧对比”是个常见手法,但是多数很不成功。症结就在于“新”照片可以拍,“旧”照片没法拍,结果对比不起来。杰哥的有心之处,在于从2016年就开始拍摄和写手记,到了2019年“新东西”出现的时候,“老东西”的积累不缺,这就可以充分的对比。其实他在见着我之前也没有一定出书的计划,但是对于脱贫攻坚这个主题已经足够敏锐,随时进行记录。特别是他同时完成的扶贫手记,让后来的编辑增加了许多可能性,给“后来的自己”帮了大忙。

05

选择适当的表达结构

有了好的素材,必须有合适的呈现方式,才能让素材的优势充分发挥。杰哥的素材积累特别丰富,而且是图文双强,按照一般的摄影集编排反而不能展现优势。陈馨社长是资深出版家,最终做出了“日记为线索、图片为主体”的方案,这本书的线索是杰哥三年的扶贫日记,图片根植于手记之上,构成了全书的主体。因为有手记作为叙事,图片的背景清晰、叙事也更加合理。田坝故事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在图文中前后闪现,逐渐形成每个人物自身的生活脉络,反而形成了独特的阅读趣味。在摄影作品集当中这样灵活搭建结构使用文字,我还很少见到,确实增加了亮点。

《我的田坝我的村》内页

06

找到合适的助力

一个好汉三个帮。找到合适的助力,对于咱们自己的成功至关重要。那么什么是“合适”呢?简单说就是三观一致

摄影界优秀的评论人策划人很多,杰哥为什么找到我?除了有“壹课”这层渊源,更主要是因为我曾经在农村当志愿者,在国家级贫困县村办小学里,拼课桌当床睡了一年,他所拍摄的农村题材,别的老师或许不屑一顾。我是一定会动感情,会全力帮忙的。

《我的田坝我的村》内页

那么我为什么找陈社长出书,找解老师作序?解老师的行业地位当然比杰哥高出很多,但是对贫困地区的帮助和热忱,他们两位没有不同。陈社长是我自己出书的编辑,《飞说不可》是我第一次出书,编辑也是下心思认真考察的。我不但相信她的业务能力,也相信她的眼光和思想,能认识和发掘这本书的价值——你看,说来说去,都是三观那点事

07

热爱才是最好的驱动力

前面说了那么多,很容易给大家一个误解,就是这本书的功劳都是许老师“点石成金”,话真不是这么说的。一本书后面的思路编排再重要,也不可能比前期的创作重要。杰哥的成功,首先归因于他自己几年来下的“笨功夫”,拍摄了那么多素材。这种持之以恒“苦力”的价值,是任何“技巧”替代不了的。坦白的说,他开始拍摄的时候自己也没有明确规划,按下快门更多是出于对摄影本身朴实的热爱,和由热爱带来的长期坚持的付出(我要特别强调,一时的激情谁都有,稳定输出久久为功才是真爱)。本文还有一个题目叫做“认真做自己喜欢的事,总有机会成功”——我想,这才是杰哥成功的关键吧。

好了,最后总结一下我们的“成功密码”

1. 文章因时而做,创作要顺乎社会发展和人民关心

2. 选择身边的,有能力挖掘细节的题材

3. 要讲一个完整的、有头有尾的故事

4. 平时多注意拍摄和积累细节,说不定那天就用上了

5. 作品的呈现结构可以多多样化,求新求变,不怕和别人不一样

6. 到三观一致的朋友,帮助你成功。

最后,爱摄影,认真把这份爱拍好,是你成功最最重要的基础。

好了,今天就是这样,最后,还是祝贺杰哥,出了一本好书。本文写成的时候,他还在田坝拍秋收,这样不自满的态度,值得给他点个赞。也希望他的经验对大家有帮助,希望大家学习他的经验,取得属于自己的成绩!

小编的话:谢谢许老师洋洋洒洒的讲授,确实多数摄影人的天资一般,但是平凡人有正确的方法,也有机会取得自己的成绩。王奇杰老师的著作,确实给了我们很大启迪。我们也从网上找到了王老师的作品购买链接,大家有兴趣可以找来看看。

最后,日常吹爆许老师,摄影界最懂影友的理论家,最有公益心的大咖。关注许老师,关注我们下面链接的《飞说不可》,距离摄影道路的成功就近了一大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