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山西雁门关游记

 刘志斌书馆 2020-09-22

      雁门关古时边关要塞,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古城北部勾注山脊。南控中原,北扼漠原,是中国古代关隘规模宏伟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中国长城文化、关隘文化之瑰宝。

  在仿古建筑的烽火台墙体上的草书,“雁门关”三个红色大字为毛泽东手迹。

  雁门关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我们在历史名人壁前留影)

   雁门关的最早由来是《山海经》。相传每年春来,南雁北飞,口衔芦叶,飞到雁门盘旋半晌,直到叶落,方可过关。故有“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的说法。

   (图:我们在历史名人壁前留影)

  雁门关,“边关要塞”的始祖,天下第一关!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在雁门一带大破匈奴十余万骑,使“其后十余年,匈奴不敢寇赵。”秦代,蒙恬率兵二十万从雁门出塞北击匈奴,将匈奴赶到阴山以北。汉武帝时,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都曾经驰骋在雁门古塞内外,与匈奴浴血鏖兵。雁门既是中原汉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兵戎相见的战场,也是民族和解的见证。

 (图:我们在历史名人壁前留影)

   关道北通塞外高原,南衔中原腹地,在三千多年的历史中,始终为中原北出和草原南下之咽喉要塞,战时为戌守之关卡,平时为商家营输之必经,行人往来之通衢。

   历史名人壁浮雕墙位于雁门关景区明月楼广场,长63米、高28米,依山面南而立,上面以浮雕形式展现了59位与雁门关有关的历史人物。在战国以来两千多年的历史中,雁门之险成为汉击匈奴、唐防突厥、宋御契丹、明阻瓦剌的重要国防要塞。清代以来,随着中国北部疆界的逐渐北移,内长城作为“内边”的作用已经失去,雁门关也随之废弃,完成了历史使命。

  (图:我们在历史名人壁前留影)

   雁门关古战场,经历了1700多次的大小战争,贯穿了中国军事史的全过程。留存至今的战国赵长城、明长城,围城、关城、瓮城、隘城,堡寨、兵洞、烽火台,校场、兵盘,村落,古关道等等,构成了雁门关景区苍凉、凝重、雄浑、大气的边关特色风情,被誉为“中华第一关”。

 名人壁景区公路对面有两组汉白玉雕像,东面一组为以佘太君为首的杨门巾帼女将,西面一组则是杨继业率领的杨家须眉男儿。他们一个个身披戎装、精神抖擞、整装待发,不禁让我们回忆起了那段风烟滚滚的岁月。我们仿佛听到了战鼓连连、旌旗飘展、战马厮鸣、刀枪重击的喊杀声!

   从两组雕像中间的石板路南行,跨过一座石拱桥,即来到雁门关村的村口明月楼前,明月楼是古代雁门围城的北门,围城里面有关城,是进入雁门关城的第一道门户,城楼上方镶嵌着“雁门寨”石匾,石匾高处有“名月楼”三个字。

 穿过明月楼,进入铺满石块的道路,来到“边关村落”古雁门寨。

 在寨子的南端有一座六角攒尖顶井亭,里面有一眼古井,井内有泉水涌出,名曰“豹突泉”,是雁门关景区保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古迹之一。与济南的“趵突泉”同音,但此“豹”非彼“趵”。

 由豹突泉继续南行,即是根据历史记载新建的边贸街。边贸街北口竖有一座十分古拙的四柱三门牌坊,北面坊额为“边贸街”,南面坊额为“漠北达”。

 边贸街是由70多间仿明代建筑所构成,这里主要展示具有雁门关地区特色的手工艺制品和纪念品,同时也再现了当年边关贸易的盛况,是一条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风情街。

   过边贸街,有一座四柱三门三楼卷棚顶木牌坊,北面坊额与之前那座牌坊的坊额相呼应为“江南通”,意思是说,过此牌坊即是去往中原江南的道路。

  雁门关由关城、瓮城和围城三部分组成。作为古代中国北境著名的咽喉要塞,雁门关见证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作为中原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汇点,雁门关见证了民族融合的艰辛历程;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千古商道,雁门关成就了晋商的辉煌。

 小北门,又称瓮城门,位于关城西门外,没有建楼顶,拱形门洞上方嵌有一方镌有“雁门关”字样的青石,门两侧有联“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据说,这门额和对联都出自明清之际山西籍著名思想家、书法家傅山之手。傅山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李颙、颜元一起被梁启超称为“清初六大师”。

 关城,位于勾注山顶铁裹门外。铁裹门因石峡呈黑褐色而得名,为人工开凿关隘。关口呈“V”字型,顶宽30米,底宽3米,谷深200米,长50米。所建关城形势险要,壁垒森严,东西宽约20米,南北长约200米。现存周围墙基,南有屋基4处,北有 烽火台1座。

 踩着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上坡走进瓮城,左手边是地利门城门,右手边是一座关帝庙。

图:关帝庙

 雁门关内外有许多精彩纷呈的故事,周武王巡边、三家分晋、李牧镇边、秦太子守边、汉高祖北征、昭君出塞、武则天筑关,浴血奋战、精忠报国的杨家英烈、宋钦北掳、雁门关伏击战等等重大历史事件均发生于此。

      沿着斑驳的青石板路继续前行,这里便是有名的点将台,正中央悬挂着三个青面獠牙的盾牌,两旁还摆放饱经风霜的古战车,台下陈设着立下汗马功劳的十八般武器……

 天险门上建有面阔五间重檐卷棚顶关楼,称雁楼。该楼1989年在明代残址上重建,2010年进一步整修,基本恢复了明代原貌。雁楼上悬有“中华第一关”匾额,站在城楼上,举目远眺,绵延群山,挺拔险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紧挨天险门,路左有一组建筑是镇边祠。镇边祠又称李牧祠、武安君祠、靖边祠,始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年),原为纪念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而建。清咸丰六年(1856年),僧人善全在李牧祠旧址上兴建佛寺,改称护国镇边寺,但仍在过殿内奉祀李牧像,使镇边寺成为以供奉佛祖为主,兼祀李牧的复合祭祀场所。

 镇边祠的南邻是一个由11孔窑洞和其它附属设施构成的独立院落,是历史上接待过往宾客的驿站。驿站见证着雁门关自古以来是战略要地,是戍边军政中心,也是行人往来的通行之地。

 历史上驿站曾接待过汉高祖、唐太宗、宋钦宗、清光绪等22位帝王,卫青、霍去病、薛仁贵、杨业等22位将相,还有西汉王昭君、东魏兰陵公主等5位出塞和亲的公主。这里也记载着毛泽东同志于1948年去赴西柏坡途中登临雁门关并短暂停留。

  其中大名鼎鼎的杨家将在此处保家卫国、浴血奋战的故事被人们广为传诵!

   雁门关,上迄秦汉,下至明清,太多的故事发生在这里,在3000多年的历史岁月中,雁门关始终与中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这座名关在中华民族大融合进程中做出了具大的历史贡献,其厚重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得天独厚、无与伦比。

 继续拾阶而上,爬上了雁门关长城,远看长城宛如一条苍龙蜿蜒曲折的卧在高低不平的青山翠岭上。

   从这里上去是雁塔,雁塔,原建已毁于1937年,现存主体为1989年重建,2010年补建。在雁塔之下, 是雁门关碑林。在历史发展和社会更迭的进程中,雁门关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不仅形成了丰富的军事文化、边关文化特色,同时还集聚了众多的文化名人,在雁门关留下了千古名篇。唐代李白、卢照邻,北宋司马光、范仲淹,金代元好问,明代顾炎武等历代文人墨客,都曾在雁门关登临吟咏。

  这里,现有石碑200多通,呈七层阶梯状分布,一块块石碑在城墙绵延起伏的衬托下,整齐醒目。碑文精选历代名人咏诵雁门关的诗文,由当代著名书法家所书写。

  望着眼前这个曾经的古战场,面对尚存的工事和兵器及人物雕塑,我们感慨万千!昔日边关的凄凉在心里翻腾,曾经的刀光剑影、鼓角争鸣的情景又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雁门关,是让每一个有英雄情节的人魂牵梦绕的地方。雁门关,这里曾有无数的战马猎猎而过;曾有无数次战火熊熊燃烧;曾有无数个热血儿男在此血染疆场。今天的雁门关虽然刀光剑影黯淡,鼓角争鸣远去,但历代守关将士的英雄豪气并未远离,从未消失!雁门关,留给我们的将永远是悠悠久远的回忆和历史的传承!

   再见了!雄浑悲壮的雁门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